陳以安覺得自己的腦袋很沉,窗簾半掩著,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天邊滾圓的滿月,泄下一地清光。
她睜開眼睛,看見墻壁上的時鐘,指針正走向凌晨四點。
摸了摸手上棉被的質感,在黑暗中環視了一圈,陳以安松了口氣。
還好還好,這個位面還是在現代。
她盯著窗外的月亮,覺得這輪滿月大得出奇。一陣烏云飄過,將黃色的圓月一點點遮蔽,整個天地,如同被蠶食一般,失去光彩。
不知為何,陳以安忽然覺得心里一陣窒悶,心里升起一種恐慌感。
她往床頭柜上摸了摸,拿過自己的手機,一打開就是短信頁面,最后一條是:“好,不客氣。”
往上一看,原來是她自己發過去的:“謝謝你今天幫我提東西哈,我叫秦汐,以后鄰居之間多多照應哈~”
往上看了看,收件人寫著:“君浩。”
秦汐這個名字她不太清楚,可是君浩卻是很熟悉的。這個君浩,正是她一本末世文的男主角。
等等,末世?
陳以安在心底哀嚎起來:“不是吧,系統,你這是要累死我啊!”
系統哼哼兩聲:“都讓你做一只貓嬌生慣養這么久了,總該活動活動筋骨了吧!”
“可是我做貓的時候除了不用費腦子干活,也沒多好受啊,大半的時間,不都在被發情期折磨嗎?”
“這些位面都是隨機的,都是你自己寫的文,我也沒辦法呀,你還是早點熟悉熟悉環境吧。”系統表示自己愛莫能助。
陳以安皺起眉頭,這個位面的難度可就高了,過不了每天吃吃喝喝的神仙日子了。
她看了看手機上顯示的日期,驚得一下子從床上坐了起來。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是世界末日來臨的前三天!
“統統,我這個角色……”憑著自己的印象,陳以安有些猶豫,“不會是故事開頭的時候,那個引起喪尸潮的女人吧?”
系統想了想:“是的哦。”
“你這不是坑我呢嗎!”陳以安氣憤地攥起小拳拳,“那三天之后,不就是我的死期了?”
“怎么可能呢,為了保護你在這個位面的安全,我決定給你開個后門。”
“什么后門?”陳以安好奇。
她低下頭,看見自己的手指之間,忽然縈起一團微弱的綠光。
“這是木系異能,通過控制植物來進攻或者防守,你可以用來保護自己。”
“木系啊……”陳以安聞言有些失望,“你就不能給我個火系的,讓我強悍一點,來一個喪尸燒一個嗎?木系就是個打輔助的,沒意思。”
想不到自己給陳以安開后門,還被她挑三揀四的,系統有些無奈:“姑奶奶,你現在要求越來越高了。那這樣,我再給你開一個空間倉庫,總可以了吧?”
陳以安眼前一亮:“這倒是不錯。”
話音未落,陳以安忽然看見自己的手指上出現一枚戒指,一圈精巧的白金戒托之上嵌著一粒小小的綠水晶。
那枚綠水晶閃出粼粼的亮光,隨后,從里面迸發出漩渦一般的綠光,挾裹著強大的氣流,將陳以安吸了進去。
“原來是空間戒。”
腳落在實地以后,陳以安看向眼前的空間,雖然看起來只有一百多平的大小,但是聊勝于無。
一般這種空間都會隨著自己實力的增長而慢慢變大,陳以安在自己的空間里轉了一圈,左敲敲右摸摸。
以前她只是個寫文的作者,哪里會想到有一天,自己真的會擁有書里多寫的異能空間呢?
陳以安的心中燃出一點興奮感和新鮮感,剛開始的不情愿一下煙消云散:“趁著世界末日還沒來,我得先去買點東西,填滿這個空間!”
以前的陳以安就是個月光族,但是花錢的時候還是得省著點,畢竟除了買買買,還得吃飯喝水不是。
可是這會就不一樣了,當末日還有三天來到的時候,金錢已經變成一種可以隨意揮霍的東西了。
陳以安從抽屜里摸出原主的錢包,數了數里面的鈔票。
嗯……兩百五十六塊三毛?
再查了查銀行卡余額。
更糟糕,竟然只有五十六塊?
陳以安真沒想到,秦汐是個比她還要窮的窮鬼。
無奈之下,她只能抽出錢包里的幾張信用卡,揣進了自己的兜里。
陳以安推著推車在超市里購物,那些什么泡面、面包、壓縮餅干、火腿腸、礦泉水,塞了一整個推車,堆成了一座小山。
周圍逛超市的男女目瞪口呆地看著陳以安艱難地推著那輛推車。
“小姑娘,你買這么多東西啊?”
一個滿頭銀發的老奶奶推了推自己的老花鏡,有些好奇地開口。
“奶奶,今天超市打折,你也多買點吧!”
老奶奶搖了搖頭,眼里透出幾分年輕人不懂事的同情:“小姑娘,你不曉得,今天這個打折力度根本不算什么的喲。我聽說下個星期還要五折的活動咧,到時候再囤東西才劃算!”
下個星期?下個星期就天下大亂了好嗎!
陳以安不能告訴他們快到世界末日的消息,只能堅定地看著老奶奶:“奶奶,多買點東西準沒錯的,現在這些商場的打折都是套路,下星期的五折沒準提價了,還不一定有今天便宜呢。”
陳以安拿起幾包小面包塞進老奶奶的手推車里:“這個面包又香又軟,保質期還長,奶奶你多買點!”
老奶奶聽她這么說,遲疑地點了一下頭:“你說得好像也有道理的哦,那我多買點好了。”
說服了奶奶之后,陳以安頗有成就感,又往推車里拿了幾大盒巧克力,終于推向了收銀臺。
連逛了幾趟超市,把食物和飲用水囤了半個空間,陳以安又往生活用品區進發,收銀員都認識陳以安了。
“你怎么買這么多東西啊?”
看著陳以安又買了四位數的東西,收銀員終于忍不住開口:“我們超市都快給你搬空了。”
“你也多買點東西回家吧,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