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酒足飯閉,便有宮人來撤了宴席,宮里面的樂師舞女便會來表演新編的歌舞。貴婦小姐們便會三三兩兩聚在一處,談談時興的紋樣,說說各家的孩子,邊欣賞歌舞,邊度過這個年節。
薛梓沁便領著寧宛,同定國公世子夫人楚清鳶、英武侯夫人孫芳惠坐在一起,三人自打未出閣就是好友,如今各自成家,雖薛梓沁離開朔京六年,可一直書信往來,倒也不很生疏。
“來宛兒,這是你芳惠伯母,是娘在你這么大時候開始一起玩的手帕交。”薛梓沁牽著寧宛坐下,向她說道。
“伯母。”寧宛喊了人,行了禮,這才規矩地坐在旁邊,偷偷打量這位伯母。孫芳惠今日穿著寶藍色繡花的襖子,下裙上繡著繁復的紋樣,頭發盡數梳起,看去很是和藹,雖不似薛梓沁弱柳扶風自成一股美態,可看起來倒是健康多了。
孫芳惠也摟過她的女兒道:“悠兒,這是你梓沁伯母,這是寧宛姐姐,早你半年出生,只是寧宛姐姐那時還不在朔京。”
被稱作悠兒的小姑娘也行了禮,一雙大眼睛瞅著元寧宛看。
“一晃都這么些年了,那時我走的時候,凌遠和凌塵還都是小孩子,如今大概也都長大了。”薛梓沁感嘆了一句,“悠兒和宛兒都這樣大了,那時還在肚子里呢。”
便聽一個稚嫩的女聲道:“我大哥和二哥可厲害了,我爹說,哥哥們以后要上戰場,上戰場的都是大英雄。”
一席話逗得眾人都笑起來。
“月悠妹妹真厲害,你哥哥戰場的邊都沒上,就是大英雄了。”安靜坐在一邊的薛凝嫣卻冒出一句來。
“哼,你哥哥不會打仗,你是羨慕我。”燕月悠嘟嘟嘴,不滿道。
“好了嫣兒。”一旁的定國公世子夫人拉住自家女兒,“就你話多,還和妹妹抬杠。”
燕月悠和薛凝嫣沒什么大仇,就是愛抬杠,見面就要抬一下,兩家的大人看也就是孩子們玩鬧,只是笑笑罷了。
孫芳惠摸摸寧宛毛絨絨的小腦袋,笑著同薛梓沁道:“當年你離開朔京,這孩子還沒出生呢,如今長得這樣好,你可不能反悔那時答應我的。”
薛梓沁低頭笑了笑,倒是一旁的燕月悠和薛凝嫣一臉好奇地問:“答應了什么呀?”
楚清鳶也捂著嘴笑道:“就你精著,怕自己相中的小媳婦跑了不成?”說著推了孫芳惠一下。這句話可把燕月悠和薛凝嫣的好奇心給激起來了,誰家的小媳婦啊,雖說大家還小,可媳婦是什么還是知道的。
原是當年還懷著孕時薛梓沁和孫芳惠的約定,若是將來生個小小姐下來,便嫁給孫芳惠的小公子,其實也不全是兩個閨閣婦女一時的玩笑話,這件事情,不僅恒親王世子、英武侯知道,恒親王和老英武侯也知道,連圣上都知道,女人家當然是開玩笑說著,可當時圣上、恒親王、老英武侯,可不是隨便說著玩的,只不過這事,薛梓沁和孫芳惠也不知詳細。
元寧宛呆呆地看著母妃,小媳婦她大概知道什么意思,只是,她還這么小,就定親嗎?不是說女孩子要及笄之后才出嫁的嗎?
元寧宛一頭霧水地被燕月悠和薛凝嫣笑了半天,到有公公傳話,圣上來了,一行人才依品級站好,跪拜圣上。
至和帝身后還跟著一干王公貴族臣子等等,過來不過是意思意思喝一杯,取個與民同樂之意。
而就在浩浩蕩蕩的人群里,元寧宛竟然看見了剛才救她的少年!見他看向自己,元寧宛心虛地低下頭,以后還是不要再見了,畢竟不是什么好事
“今日宴會,諸位愛卿不必拘禮,熱鬧些。我大周國力強盛,諸位愛卿功不可沒啊!”身著明黃色華服的至和帝,站在上首,笑著說道,手中的酒杯舉起,象征著這位帝王與民同樂之心。
“吾皇圣明!”下首按品級立著的王公貴族、一干大臣,以高高舉起的酒杯,表示著對這位君主的尊敬。
“夢如啊,今日宴會就是為了高興,眾位女眷朕招呼不到,還要靠你了。”至和帝攜著建德皇后方夢如的手,溫柔地說道。
“圣上還不了解我嗎?今日如此佳節,臣妾必定照顧好眾女眷。”方夢如微微一笑,眼波流轉,儼然同皇上夫妻恩愛,一派和睦。
這邊話音剛落下,那邊臨湖的舞臺上,燈火次第亮起,宮廷樂師們奏起華美的音樂,穿著艷麗奪目舞衣的舞娘們從水上舞臺的兩邊乘舟而來,登上舞臺。樂舞表演,這個每年都會有的項目,卻年年都被翻出新的花樣。燈火亮起的一剎那,看著兩邊臣子女眷們驚訝的神情,建德皇后坐在上首,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往年的樂舞由淑妃負責,今年淑妃身體抱恙,方夢如親自同皇上請命,監督樂舞排練,總算是不負她的期望,這水上舞臺,乘舟登場雖耗費大些,可效果到底好很多。皇上正在她身邊鼓掌呢。
建德皇后輕輕瞥了眼侍座的德妃和淑妃,神情里滿是身居高位的優越。
今年這別具一格的樂舞表演,令一眾大臣、夫人都贊不絕口。
“今日之樂舞,實是令朕驚訝,非常精彩。福臨盛,傳朕旨意,賞!”
至和帝身邊的親信,內務府的總管公公福公公,瞇著眼笑道:“是,皇上!”便著人安排賞賜事宜。
那邊樂舞進行著,這邊至和帝的兒子女兒次第奉上禮物。年節里子女為父母奉上禮物,和正月初一長輩向晚輩送壓歲禮一樣,是大周朝歷來的習俗。至和帝勤政愛民,于女色上并不貽誤,是以如今共有四子一女。
長子齊王元啟檀,乃建德皇后方夢如所出,因是嫡長子,皇后母家又是鎮國公方家,故在朝內民間呼聲極高,很多人都認為將來必是齊王繼承大統,只這話不敢明說而已。
次子寧王元啟淵,乃已故的皇貴妃楚憶鸞所出,皇貴妃在世時極得皇帝寵愛,卻因生寧王時失血過多而逝,故而寧王自出生起便備受皇帝冷落,十八歲成親后即遠去封地臨江,只在每年三四月時回京面圣,而今已有十年了。故而這年節的宴會,這位王爺不在。
三子淳王元啟名,乃德妃譚琪歌所出,因自幼受寵,如今有些養成了目中無人的性子,眾兄弟里他同元啟檀關系最好。
四子燕王元啟誠,乃李修儀李默頻所出,因生母位分低微,故自幼時起便處處謹小慎微,今年里剛成婚,卻還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
而至和帝唯一的女兒,便是大周朝鼎鼎有名的如意公主元清月,生母淑妃趙飛璐,承襲了母親絕美的容貌,卻隨了父親至和帝剛毅果敢的性格,貴為公主,卻精通騎射,便連一些世家公子都非其對手。至和帝自是寵著這個小女兒,只是這性子,著實在招駙馬一事上,成了阻礙。故而如意公主如今年已十六,卻仍待字閨中。只是公主身份高貴,旁人自不敢妄論。
這廂王爺和公主也將禮物呈了上來。三位王爺呈上的均是名貴珍品自不必說,唯這如意公主所獻,別出心裁。乃是親手繡了梅蘭竹菊四扇的矮屏風。眾人都道如意公主善騎射,卻不知竟還擅刺繡,一時驚訝不已。
“朕竟不知如意還會這等手藝?”至和帝面對女兒時,更像一位平常的父親,滿眼慈愛,不斷撫摸著精致的屏風。
“父皇不嫌棄便好,如意祝父皇新的一年身體康健,祝大周朝永世太平。”
少女清脆的聲音如泉水叮咚作響,將已有些昏昏欲睡的元寧宛驚醒了起來。這樂舞雖好看,只是小孩子們大多喜歡熱鬧些的東西,故而下面坐著的這些小點的小姐們,早都一副要睡著的樣子,如意公主這幾句話,倒是將這伙小不點們都叫起來了。
人對美的東西自是歆羨的,對美人亦如此。將及笄的小姐們羨慕如意公主身份地位、絕色容顏,而如寧宛這些小點的女孩子則是歆羨公主正值妙齡的那份出眾氣質,哪似她們這些小孩子,站在那里也看不出這分高貴氣度,還是更像貪玩的小孩罷了。
“公主姐姐好生漂亮。”寧宛小聲地同身邊的母妃薛梓沁道。
“宛兒,不能叫姐姐。”薛梓沁摸著寧宛的頭發,趴到她耳邊說:“如意公主是圣上的女兒,圣上是你祖父的兄長,所以呀,公主是我們宛兒的姑姑才對。”
寧宛眨眨大眼睛,反應了一下,進而笑道:“那,公主姑姑好生漂亮。”
薛梓沁笑了笑,不再言語,繼續欣賞起表演來。
寧宛卻一直盯著這個公主姑姑,直到如意公主獻完了禮物,下面的王侯大臣們一陣贊美后,才收回了目光,對著立侍的落雪悄悄招了招手。
落雪俯過身來,便聽得自家小主子在她耳邊壓著聲音道:“今兒見了幾位王叔和公主姑姑,回去你講講他們。”
落雪便捂著嘴笑笑道:“小姐想聽什么落雪就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