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精品视频,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颇多野结衣,在线曰本亚洲AV无码电影成年女人大片免费观看版,伊人久久偷在

紅豆小說網 > 其他小說 > 吳昊雅潔 > 第三八四五章 血酬定律
第三八四五章血酬定律

雖然嘴里這么說,但吳昊的心里,對孫非透露給自己的這個消息,還是有些擔心的。當然了,這種擔心,也如孫非一樣,有兒子的一部分。

“看來這個小丫頭,還真的不是一個簡單的主兒呢。”放下孫非的電話,吳昊躺在沙發上,微微的閉上眼睛,說道。

對小丫頭的手段,吳昊早有了解,但吳昊沒有想到,戴娜這么小的年紀,就如此的心狠手辣,對自己的兩個親哥哥痛下殺手。

不過,吳昊在心里并不是完全的否定或者贊成小丫頭的這個作法。

想成為一代君王,戴娜這么做,一點也沒有錯。

華夏的歷史(不止是華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在華夏,自古君王,由于掌握著全天下人的生殺大權,終其一生,時時與殺戮和鮮血為伍。

暴君昏帝自不必說,連被當作賢明皇帝的代表的李世民,也是早期跟著父親戎馬倥傯,功業始自殺掉親兄親弟。清算起來,那些名垂青史的賢君偉帝,也大多難逃一個重級殺人犯的罪名。

這就是皇權的血酬定律。

所謂血酬,就是對暴力的酬報,就好比工資是對勞動的酬報、利息是對資本的酬報、地租是對土地的酬報。

不過,暴力不直接參與價值創造,血酬的價值,決定于拼爭目標的價值。如果暴力的施加對象是人,譬如綁票,其價值則取決于當事人避禍免害的意愿和財力。

這就是血酬定律的內涵。

對于皇權的爭奪、皇帝的暴力傾向來說,血酬定律同樣適用。

凡通曉一些華夏歷史的人,就會悲哀地發現,皇帝的成績幾何,與他的殺人數量往往成比例,殺人越多,酬勞越大。

真實皇權中的生存游戲,就是那么殘忍。

在華夏的歷史上,大量資源和財富是依據殺戮和破壞能力分配的,破壞力直接打造了社會結構,直接決定著各個社會集團的社會地位和權利義務邊界。

細想一下,還真有些道理。其實不只是華夏的歷史,翻開世界歷史,有哪一位當權都(皇帝、國王),不是雙手沾滿鮮血?

而且還有一點,那就是越是雄才偉略,越是殺人如麻。

還別不相信,比如,在世界各國的史書上,鐵木真幾乎都被描述成了一個偉大的帝王,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成功者之一。

我倭國的一位學者,在《成吉思汗》一書中稱其為“世界古今蓋世之英雄”,“亞歷山大、愷撒、拿破侖等較,基業之偉,領域之大,亦故不能同日而語耳”。就是這么一個被認為是震古爍今的偉大帝王,換個角度看,也是一個大量制造災難的殺人狂。

只要學過歷史的人,都會發現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每個皇帝或者國王,要上臺或者上了臺之后,都或主動或被動地大肆屠殺。

對這些統治者來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因為不是你一個人覬覦王位,要成為九五之尊,首先要征服九五,在古代,征服的唯一辦法就是武力,皇權,只能用血酬換得。

不過,話說回來,古語云:“殺人償命。”

隨意侵害了他人的生命,就要以犧牲自己的生命為代價,這是一個國家保持安定的必須的法律,但是,皇帝或者國王總是例外者,有句話叫:“君要臣死,臣不敢不亡”。

皇帝或者國王,一人掌握著對整個國家所有臣民生殺予奪的大權,可以說,老子想殺誰就殺誰,不用擔心遭到懲罰,因為沒有人敢懲罰皇帝或者國王。

還有一點,那就是,在世間,從來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不可能有想取得權力而雙不殺人的事兒發生。

從歷史上來說,唐王李世民,應該算得上一位賢君明主了,可就是這樣一位賢君明主,也是在殺了親哥哥李建成之后才登上王位。

李世民大家知道,不是變態狂,從史實來看,也算是血性男兒,那么,殺死哥哥,逼父親傳位,殘忍血腥,大逆不道,你能說他做決定不對嗎?當然了,在此之前,相信他也會猶豫。畢竟殺的是自己的親哥哥,所以,最后即使坐穩了皇帝,午夜夢回,相信也會自責,也會產生恐懼的,這就是代價。

還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在權力爭斗過程中,很多時候,不殺人者被人殺。

對于皇權來說,從來只崇尚叢林法則:

那就是,你不殺別人,別人就可能來殺你。仁慈的皇帝或者國王,因為心慈手軟,最后落得被他人殺掉的結局,不是沒有這樣的例子的,比如朱元璋的孫子建文帝朱允炆:

那還要從洪武三十一年說起。

朱元璋不行了,病逝,朱允炆正式即位,史稱建文帝。

從年號上不難看出,一個建文,一個洪武,祖孫二人性格截然不同,朱允炆過于柔弱,過于仁慈。

建文帝即位之后,在改革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削藩,當時的藩王多是朱允炆的叔叔,而且手中都有兵權,他們在自己的藩地為非作歹,有的甚至摩拳擦掌準備造反。

在這些人中,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他是朱允炆最大的威脅,但建文帝的軟弱果然害了他,他并沒有先削燕王,而是從其他親王下手,這樣打草驚蛇,使得燕王加緊作出準備。在建文帝決定對朱棣下手的時候,為時已晚,燕王朱棣迅速扯起了靖難的大旗。

在最初的戰斗中,朝廷的兵力占絕對優勢,但此時,朱允炆的心慈手軟再一次顯示出來,他的一道圣旨:

“我要活的叔父”。

這樣的一道圣旨,使得朱棣逃過了多次劫難,最終將朝廷推向了深淵。朱棣的靖難之役宣告成功,登上皇位,朱允炆則不知所終,從已經知道的資料中,判斷,這位心慈手軟的帝王,多半已被朱棣燒死。

從這些國內國外的歷史上可以看出來,殘酷的皇權爭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這沒有什么好說的。

歷史上的好帝王,大多都不能算“好人”。

“好人”往往當不了好皇帝——大概也就是過于善良慈悲、不忍殺人的原因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后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