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九已經被洗腦
說起來,華夏連續這么些年的打擊,已經讓這種傳銷的危害臭名天下了,不少人談“傳銷”色變。
但是,為了抵消這種負面影響,“組織上”設計了一整套免疫、保護措施。
第一項目保護措施就是,“組織上”反復強調堅決反對傳銷,并且煞有介事地分析資本運作項目跟傳銷的多項區別:例如,傳銷必然銷售某種產品,資本運作項只是融資,不銷售任何產品。
被騙來的這些人,或多或少腦子不那么靈光,否則也不會這么容易的上當來石頭水槽村的。。所以,根本就沒有人了解國家法律關于何為傳銷有明確規定。
第二個保護措施就是,出于對“組織”的自我保護,這個傳銷網絡里還有一個“行業規范”。具體的說,這個“行業規范”。有“五類人不得進入”,這五類人是:公務員、現役軍人、學生、教師和濱海本地人。
也許有人會問題,現在網絡上不是對“純資本運作”有那么多的負面報道嗎?國家不是已經不允許這么做了嗎?
你別急,“組織上”卻有自己的解釋:
所有負面報道都是國家安排的,是一種宏觀調控的手段,目的是“既要有人來,又不要太多人來”。人來多了不好,會亂套,所以,政府經常搞一些負面報道,把膽小的、低素質的人嚇跑,讓聰明的人進來,這也是國家為西部開發選拔人才的機制。
看到這些平時在村里面走動的陌生的人了嗎?那到是國家秘密組織的工作人員,他們的任務,就是不讓一些新聞媒體的記者們,隨便把這里宣傳出去。
把你騙到這里來的朋友,會很認真、鄭重的告訴你,那口氣,儼然像知道國家層面秘密的高層領導。
這樣的解釋,讓組織和項目,更披上了一層神秘色彩,讓你不得不相信,國家對資本運作項目的真正態度是“宏觀調控、微觀支持”。
如果你還想深究,問一下怎么支持?朋友會告訴你:
因為是國家秘密項目,紅頭文件不可能讓你看到,你要通過我們濱海包括石頭水槽村所觀察到的各種現象和各種細節去“感悟”。而且,這些組織上的人,很有耐心,你如果想急著入伙,不行,一定要反復跟自己辯論,確實確認了是“國家在做這個事情”之后,才可以加入。
“組織上”會在適當的時候,組織這些新加入的同事,到濱海二日游。在二日游當中,所有的建筑設計含義,都被故意解讀為資本運作項目作暗示。
東海旭日廣場是必須去的地方,因為“組織上”說起來,東海旭日廣場是最有說服力的一個實證。每一個圖案,每一處裝飾,每一個階梯,每一燈飾,每一個……都是“組織”合法性的有力實證。
例如:廣場前的為什么會有二十一棵大樹,而不是二十二、二十三?因為好是二十一份之意。三道臺階數相加為二十九階,有意喻著有二十九個人就可以成功上平臺之意。最上去為五個臺階,地面有三個平面代表三個階段,代表連鎖銷售模式為五級三階制。
還有就是在海之韻廣場的那個華表,為什么華夏除了京城之外,其它的地方沒有呢?這是代表國家在渤海灣資本運作,獨一無二。
在參觀之后,“組織”上的人,會給介紹說,“純資本運作”項目,是華夏領導人去美國考察時引進中國的,放在渤灣的。上級給這里定位是:國家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這就是國家對我們這個行業的認可,讓我們先做試點,只是不便明說而已。國家對這種反傳統的經濟運行模式是支持的、肯定的,但是由于沒有立法,所以也很謹慎,表面打擊,暗地支持,不然的話,成千上萬外地人在這里,花高價租房子,整天吃飯、聚會、唱歌,就是不工作,當地政府怎么會不知道?你好好想想。
“組織”上的人指著石頭水槽隨處可見的密集的民房說:
看到沒有,眼前的這些,我所指的這么大一片,全都是違章建筑,都是在政府的支持下才建立起來的,目的是對外出租增加收入。
看著有人用那種不太相信的目光看的時候,這位負責講解的人接著說道:
你們知道為什么這個地方、國家級開發區,卻沒有企業和工廠嗎?如果不是政策寬松,可能出現這么多違章建筑嗎?你在別的任何一個城市,可能看到這種奇怪的現象嗎?
這是國家的一項宏觀工程,僅在我們石頭水槽村這一帶,就差不多有十來萬人。
朋友家里請客,加上兩天時間的參觀和“交流”之后,“組織”上的人,會拿出一本名為《新時代的見證》的書,讓“新鮮血液”進一步學習。而最絕的是,這么一個高大尚的書,只是在書的最后面一頁,印了一個“內部資料”,連個出版單位都沒有。
為了加強一下認識,對方還會找來“組織”上使用的大量的正規出版物來介紹,這些專業經濟著作當中的某些文章,跟傳銷組織所使用的措辭、引用的案例完全一致。
更讓人不得不佩服的是,“組織上”建構一整套理論、說法,把“資本運作模式”不但說成是美國西部開發的關鍵、日本崛起的法寶,還是中國參與大國競爭的利器。這套理論旨在令人“頓悟”:原來國家在下一盤好大的棋,而我堅持來這里來,終于捅破窗戶紙看到真相,有幸加入其中了。
有如此能力和影響力,顯然,背后的組織運作機構很龐大。
所有這些人,包括“朋友”家的,還有“組織”上的,他們衣著干凈講究,在來這里之前,大都在勤奮工作。他們熱情、友好、周到,固然,這是組織設計的“一榮俱榮”的機制在發揮作用,并真心實意的樂此不彼。
這些人深深地相信傳銷組織給他們建構的那個世界觀,他們沒有現代經濟常識、沒有分辨能力。他們十分真誠地希望別人跟自己一起致富,為此不擇手段騙別人前來——盡管這看上去十分矛盾:
走起來,初始的動機是發自內心的善良,但結果可能使別人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