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四無一幸免
鄭全開著車,以最快的速度到達董文華的那套住宅。
這是一個高檔小區(qū),鄭全不但在這里為董文華買了一套住宅,還在地下的買了一個二、三十多平的車庫。
這個小區(qū)是濱海最大的小區(qū)之一,全部是高層,地下一共四層,鄭全的車庫在三層,是一個獨之立的車庫。
鄭車直接把車開到了地下三層,停在了車庫里面。
車庫的兩邊,裝修的時候,特意打了兩排放雜物的貨架子。鄭全把車停好后,把車庫的大門關上,里面的燈打開了,十分仔細的一個架子一個架子的翻著看。
有幾塊比較大的玉石雕件,擺在架子上,鄭全還隱約記著,這些雕件是兩個人到云南那邊旅游的時候買的呢,當時并不怎么貴重,一件也就是三、五萬,買好后,特意郵寄回來的。
除了這些雕件之外,并沒有發(fā)現(xiàn)有什么太值錢的東西,更沒有發(fā)現(xiàn)房照和帳本。
把翻過的東西重新擺好,鄭全從車庫里面出來,直接奔著電梯間走了去。
董文華的房子在七號樓,七層。原本是高層,最高三十五層,之所以選在七樓,就是因為鄭全比較迷信,七上八下,他和董文華還想在仕途往上撓撓,F(xiàn)在鄭全才明白,什么七上八下,都他媽的是唬人的。
進到屋子里,鄭全并沒有急著動手,而是先看了一圈,并沒有翻動的痕跡。
雖然這是與董文華的愛巢,但鄭全并不是天天來這里,平均下來,有時候一周還來不上一次。
沒有翻動的痕跡,這讓鄭全放心不少。
走進房子里,鄭全特意把從車里帶上來的白色手套戴上,然后從客廳開始,一個角落也不放過的,仔細的搜查了起來。
在翻到書房的書柜里的時候,鄭全終于看到了三本房產(chǎn)證,其中京城兩本,海南一本。
家里的擺設到是不少,十來件玉雕,還有一些字畫,但這些東西并不值太多的錢,只是擺設。
說起來,這里最值錢的,就是那張花了近百萬買來的紫檀羅漢慶及十三件了,這是從濱海最有名的明清家具廠訂制的,全部是紫檀料,據(jù)說現(xiàn)在隨著紫檀的漲價,這套十三件,價格已經(jīng)翻了一翻了。
差不多在房間里折騰了二個來鐘頭,鄭全還是沒有找到帳本。把鄭全氣得在心里差一點沒把董文華祖宗十八代給掘出來。
一陣的狂罵,但鄭全知道,這個房間可不是久留之地,隨時都有可能有紀委的人過來,所以,還是趕緊恢復了原樣,從房間里退了出來。
雖然找到了房照,還有那些玉石及字畫,但這些東西,此時對鄭全來說,都不那么重要了,最重要的就是那個帳本了。
從房間里退出來,回到車上,鄭全把車開出了車庫,但并沒有急著從停車場里面開出來,而是坐在車里點了根煙。
他要好好想想,王中華和董文華進去之后的各種可能,判斷一下自已目前的處境。
說起來,這些年在高新園區(qū),自已還真的沒少禍害,真要是把這些舊帳本全都翻騰出來,還真的夠挨槍子的了,所以,一定要把形勢判斷準了,實在不行,一旦這兩個家伙把自已供出去,還不如直接跑路的好呢。
鄭全在車里差不多點了十來支煙,想來想去,這個時候就跑路,還是有點早,因為現(xiàn)在并沒有涉及到自已。在說了,當年自已對這兩個手下,還真的不薄,又是給官又是讓他們發(fā)財?shù),鄭全對他們倆還是有些自信的。
當然了,最關鍵的是,現(xiàn)在跑路,還真的不太好跑了,一整就是國際紅色通緝令的,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還是盡量不走這一步。
權衡了一通,鄭全覺得還是應該先把情況搞清楚在籌劃下一步。
尤其是這兩個人,鄭全要知道,紀委掌握他們多少東西。
大家都不是傻,就算被抓,也不會竹筒倒豆子似的,什么都說。
不是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嗎,是這么說的,坦白從寬,牢底坐穿,抗拒從嚴,回家過年,這話你還別不信。
坦白從寬牢底坐穿,抗拒從嚴回家過年,雖然只是一句比喻,但細想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在確定沒有人證,物證或證據(jù)不齊全的情況下用些種打死不認賬的方式來應付審查人員或許能逃避法律。
國家鼓勵坦白,但是坦白會被判罪,并有可能被判重罪,法律禁止抗拒不供,但抗拒會導致證據(jù)不足,從而逍遙法外,既然坦白不一定從寬,抗拒也不當然會從嚴,坦白從寬就成了變相的誘供,抗拒從嚴即成了逼供的翻版。
現(xiàn)在的很多被抓住的所謂貪官,并不是全都判刑了,有的就是因為證據(jù)不足,給個處分就放了。
當然了,在被判刑的那部分人中,又有幾個說實話的?多數(shù)都有避重就輕的嫌疑。
一個小小的村長,就能貪污過億,但實際上,那些公開的大領導們,最多也就幾千萬,這怎么可能不被老百姓懷疑呢?但你懷疑也沒有辦法,法律是講究證據(jù)的。
就在前一段時間,濱海下面的一個縣城,就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兒,縣委書記因為受賄進去了,結(jié)果一審,不只是經(jīng)濟問題,縣里凡有點姿色的女干部,只要這位書記瞧上眼的,全都給睡了,一核查,一共有二十四位。
既然書記本人已經(jīng)交待了,那就落實吧,紀委人員挨著個的談話。
多數(shù)女同志沒有見過這種場面呀,所以,一找談話,馬上承認了——畢竟書記交待了,這些女干部一想,不承認怕是也過不了關呀。
結(jié)果這些與書記有染的女干部,無一幸免的全都被免去了職務。
但唯一一位,縣委宣傳女部長,外號林大美女的,紀委的工作人員找她談,沒等工作人員急,她先急了:沒有這回事兒,你們找我談這種事兒,是對我的侮辱。
“對方已經(jīng)交待了,你們倆在一起不是一次兩次......”工作人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