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七任人唯親
新區(qū)的這一次調整,不論是新區(qū)的領導還是中層,吳昊更喜歡用自己熟悉的人,或者是過去一起搭過班子的同事,或者是戰(zhàn)友,當然,還有一部分同學。
之所以這樣,還真的不是完全出自私心,更多的是,這部分人,與自己有著共同的道德標準、理想和信仰,這種安排是可以廣而告之的“陽”的一面。
如果你手下的官員與你并沒有操作共同道德標準、理想和信仰的空間,除了采用多交流溝通、展現自己的個人魅力等傳統(tǒng)方式提升自己的向心力之外,最可靠、最穩(wěn)定的方式就是利益關聯(lián)。
追根溯源,所謂的下級服從上級,從心理分析,無非有三種:一是崇拜上司的個人魅力,二是恐懼上司駭人的手段,三是直接對下屬索取,也就是張嘴直接要。
這里且不談崇拜,因為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就算是吳昊,也不容易做到。而恐懼和索取的目的,說到底,就是利益,一者恐懼不會讓現有的利益受損,二者索取可得到更大的利益。
而這些利益的核心,是職位,這也是官員掌控的最大的資源。
當官的在分配職位資源時,需要考慮很多因素,但不外乎三個考量:
一個就是任人唯賢選任賢才,借此提高行政效率,這是主流。第二就,要營造自己的權力體系,可以讓指令上下通暢。
在華廈的官場,這些當官的并不認為自己的權力來源于老百姓,在這些人的認知里面,自己的這個官員職位,是提拔自己的官員給的,所以,無論是出于恐懼和索取,對下面的這些人來說,一般的情況,都會惟命是從。
第三個就是獲取支持。凡官場的人都明白這樣的一個道理,那就是官員無論是想勵精圖治,在政績上有所斬獲,還是在出現錯誤、升任提拔時需要有人說話,離不開的,就是上上下下的支持,而換取這些支持,就要對關鍵人物為某人升遷打來的電話鄭重對待。
上面的這些領導,最希望自己提拔的人,應該具備以下三個特征: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信任,這種信任是無條件的服從,對自己,一定全力的支持和矢志不渝的忠誠。
排在第二位的,是才干,能夠高效地實現上級領導布置下來的任務,明白上級領導的意圖。準確的說,這個才干不僅僅包括個人看待和處理復雜問題的科學素質,更多包含個人所具備的人的資源,因為這才是決定一個目標能否在體制內實現與否的關鍵因素。
排在第三位的,就是提拔這個人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最低,正面效應最大。這里面有一個現實的問題,那就是提拔甲必然讓乙和乙的團隊不滿,但可以讓丙和丙的團隊很滿意。乙和乙的團隊的不滿是無足輕重的,而丙和丙的團隊的滿意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很重要,其實很多官員,一生都在玩這種游戲,尋找著這種動態(tài)的平衡。
之所以說在官場信任是首要的,那是因為,作為當官者,在官場首先要排除不確定性、獲得安全感。這就是說,如果你獲得了上級官員的信任,對方就把你視為自己人。如果你獲得了他的提拔,同樣的道理,作為被提拔者,你也會把自己視為對方的自己人。信任關系從心理上建立了連接,職位升遷從利益上建立了更穩(wěn)定的連接。
平時一直強調的個人的科學素養(yǎng),在一些技術性崗位上很關鍵,但在官場上,那些官員的崗位上,是次要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官場上的管理體系相對來講,已經非常的成熟穩(wěn)定了,這樣結果就是,一個人在其中的作用,以及他能決策的空間,就越小。以前在報紙上曾經有過這樣一條新聞,那就是,在MG可以選出一個全無行政經驗的、十幾歲的學生來當這個城鎮(zhèn)的市長。這就說明一個問題,其實,這些官位,并沒有外面看起來那么神秘,只要你不是傻子,就能夠勝任。
所以,這時候更多需要的是能夠聽自己指揮的人。如果當官的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權衡和標準選任下級官吏,不用說,你也可以想像出來是一個什么樣的局面:當官的指令,會毫無阻力的得到上上下下由衷的認同和支持,從而在實際的工作中,得到徹徹底底地貫徹執(zhí)行,不用有任何的懷疑,一定會按照他所設想的步驟一步步推進,計劃中的目標會順利的實現。
當然了,事情都有其兩面性的,這樣一來,就有可能會出現另外一種局面:這位當官的錯誤指令也會被全力執(zhí)行,帶來不可避免的危害;下面的這些屬下,不能發(fā)揮補充和監(jiān)督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調任到另一個崗位,或者退休了,他個人對這些自己人的影響力,以及利益連接,會阻礙繼任者與這些忠心耿耿的官吏建立新的信任關系,從而導致繼任者的政令難行。
這也是為什么吳昊在新區(qū)人事調整過程中,盡力用上自己人的一個原因:防止其它后繼者,對原有經過實踐已經證明正確的方向進行更改——如果你不按原來的方向走,就有可能執(zhí)行不下去。
對吳昊來說,盡量的用自己所熟悉和了解的人,這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因為整個華夏官場的體制就是這樣。
如果有一天,人人都能以規(guī)章制度為準繩,下級的那些官員能夠嚴格按照上級服從下級的原則行事,不管上級是誰,都能真心、全心地貫徹其指令,那個時候,也就不存在以上問題了。
真的到了那個時候,一旦官員被委任,他的下級官吏們都自動成為他的“自己人”,一旦他離開,這種規(guī)章上的服從關系自動消失得無影無蹤。
當然,這種理想狀態(tài),吳昊明白,他這輩子怕是實現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