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出去!”
這一次不論是朝臣還是手下的兵將,沒有一個人說好話,都在罵著納蘭王爺和顧承軒,不過他們倒是不敢動用兵器,畢竟有一句話說的好,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若是真的將他們給傷害到了,以后傳出去了對赫連國的名聲也不好,所以頂多就是罵罵而已,但是這兩個使者在皇甫國的地位想必也不低,這么一罵也讓這兩個人很沒面子了,這也算是無形之中的出氣了。
納蘭王爺的面色難看極了,他從來沒有被人這樣的辱罵過,而且這些人曾經都對她低眉順眼的,甚至還不停的巴結,可是現在倒是好,被罵的這么難聽。
此刻他恨不得好好的反駁一句,可是一看身旁的顧承軒整個人是那么淡定,納蘭王爺瞬間不淡定了。
難道他沒有聽見那些人的辱罵嗎?難道他沒有看見那些人的目光嗎?
就在納蘭王爺質疑的時候,顧承軒卻是笑呵呵的看向了赫連國的皇帝。
“赫連國皇帝,給你最后一次考慮的機會了。”
話語輕飄飄的,可是總給人一種很嚴肅的感覺,仿佛只要今日赫連國的皇帝拒絕了,到時候就會有說不出來的后果一般,然而赫連國皇帝也不是嚇大的,只是冷聲開口開口。
“滾!”
就這么一個字,也沒有其他的話語,而那雙冷冽的眸子就那么直勾勾的看著顧承軒,根本就不給他絲毫的面子。
顧承軒聽了,只是微微勾唇,更沒有任何要生氣的意思,反而是笑著點點頭。
“如此,那便告辭了。”
整個人的氣質都是那么的隨意,甚至給人的感覺,他仿佛不是在隱藏他的生氣,而那笑容就像是發自真心一般,這讓所有的人都有些詫異,難道皇甫國真的有后手么!
還有納蘭王爺剛剛說的話,難不成皇甫國真的比赫連國強的太多了嗎?赫連國占據的是易守難攻的趨勢,可是納蘭王爺為何那么說?
一時之間,所有的朝臣都陷入了困惑之中!
只是事情并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簡單,而赫連國的皇帝卻是越發的冷冽了,他就坐在那里一言不發,讓所有的朝臣感到了慌亂。
“皇上,這……”
一個朝臣只是說了這么幾個字,后面的話都沒有說出來,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他的為難,知道他想要說什么。
“皇上,您覺得剛剛納蘭王爺說的話有幾分可信度?”
一個朝臣深思了很久,才說出來這么一句話,只是卻依舊沒有得到皇上的回應,停了一會兒,有另外一個朝臣開口說著。
“一分都不可信,他就是在威脅我們,想讓我們將赫連國的土地拱手相讓,說不準他和皇甫國還達成了什么契約呢,萬一以后為他來管理這個國家,我們還活不活了。”
所有的人都沒有吭聲,因為大家都有些贊同他的話。
“雖然話是這個道理,但是皇甫國的人我們的確不容小覷,畢竟他是第一大國,而我們赫連國如果不是占據這易守難攻的優勢,怎么可能到現在都屹立不倒,我們的兵器、我們的人力都沒有皇甫國強,這點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說就算納蘭王爺說的不對勁,但是我們也應該早做打算了,畢竟我們今日將使者給趕了出去,如果他們回去之后皇甫國的人知道我們赫連國如此對待他們,那必定成為敵人了!到時候他們若是攻擊過來,給我們一個猝不及防,那就完蛋了。所以皇上您還是要早做打算啊。”
那朝臣說的一臉誠懇。
赫連國皇帝眉頭緊皺,所有的朝臣這一刻也不再說話,反而是將目光放在了皇帝的身上,畢竟那個朝臣說的并沒有錯,赫連國如此對待皇甫國的使者,那么皇甫國的人必定會記仇,尤其是皇甫睿怎么可能忍受這樣的屈辱。
那么皇甫國的人一旦近期攻擊過來的話,那么可就是打了赫連國一個措手不及了。
皇帝咬了咬牙,衣袖下的雙手更是緊緊攥起,他不可能當著那么多朝臣的面前受如此屈辱,投降于皇甫國,可是如今不投降的話,他沒有兵力,沒有糧草,又該如何和人家那么強大的皇甫國來對戰,這絕對是一般人所達不到的,他該怎么辦?難道真的要用那個聲東擊西的辦法了嗎?所有的虛渺都要成為現實了嗎!
這是他的兒子最不想看到的,也是他也不想造成的。
“你們有何良策?”
皇帝想了想,終究沒有想到什么好辦法,隨即便將目光放到了那些朝臣的身上,可是看著他們左右為難的樣子,皇帝面色越發冷冽了,甚至看著那些朝臣的目光,都讓所有的人感到顫栗。
“這……”
有一個朝臣沉思了一會兒,終究冷聲開口說道說道:“皇上,如今這個樣子,我們只能采用其他的辦法了,那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這樣也算是效仿他國的做法,雖然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是這只是目前最有效的做法了,不然的話,一旦皇甫國的人真的攻擊過來,我們就是被人打的命啊。”
朝臣說的時候,神色有些不好,而其他的人聽到了,面色也是跟著一變,這個朝臣并不是武將,所以也沒有聽到皇上之前的做法,所以說他們兩個人真的想到一起去了,而這也的確是最好的辦法了。
“可是一旦這么做了,萬一那些百姓就此反了呢,我們該怎么辦?”
“國家現在到了有難的時候,也是時候讓那些百姓出力了,如果我們國家不在了,他們的平安,他們的太平又去哪里找?難道他們不應該幫我們嗎?”
“話雖然這樣說,可是百姓們都是想要一個太平的生活,誰愿意去幫皇家做這樣的事情?畢竟對于他們來說,誰是皇帝都無所謂。只要給他們一個寧靜的生活就好,如果說讓他們知道投靠皇甫國就有更好的生活,他們誰愿意來拿糧草給我們啊?”
皇帝坐在那里一聲不吭,朝臣們卻是已經爭吵起來,有贊同的,多數卻是不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