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非常可惜的是,他們并沒有做到。
甚至,不但是沒有做到,而且還沒有能力,阻止華人在緬電不斷滑落的地位,在幾大軍閥的夾縫之中,求得一個平衡,茍且的活著。
但是,今天不一樣了!
被我帶回來的這些雨寨士兵,每一個都已經到了準宗師的境界,而且精氣神圓滿,身上的殺氣無形之中流露出來,讓這些老兵都感覺到了一陣陣的顫栗。
這種情況,也只有那些修行者身上,才會有的威壓,但是此刻這一千五百名的士兵,竟然全部都已經達到了這個程度。
雨寨的老兵,徹底的震撼了。
至于還在辦公室里處理文件的燕安,都見到我帶回來的這一千五百名的鐵血戰士的時候,眼角竟然無意之中流出來了淚水。
他太明白,這些士兵所代表的意義了,自從和韓英豪老大哥一起打天下的時候,他們就幻想著有如此的軍力,只是可惜,他們沒有實現。
而眼下,這個愿望,被我實現了,有了如此的軍力之后,別說是整個緬電,就算是緬電周圍的國家,也大可一戰。
唯一的缺憾,就是數量有點少。
這是燕安唯一有些感覺到遺憾的地方。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在雨寨之中,也只有這么多的年輕人了,剩下的那些士兵,只能是以前的老兵,身上帶傷,這種作戰任務,可能并不適合這些老兵來做!
“全體休息一天,明天我們出征,征伐緬電軍。”
“青山,你將第一次跳過壕溝的那些人,編入一個先鋒隊,這個我有用處。”
“燕安,你去做好后勤工作,無比保證這次我們雨寨的士兵,有足夠的后勤補給。”
“以后,我們雨寨的這支隊伍,就叫做血影軍團。”
整整四條命令發布,整個雨寨之中,如同一個機器一樣,立刻就運轉起來。
而雨寨的這支隊伍,也正是被我起名為血影軍團。
血影所到,到處尸山遍野,流的,是讓我們痛恨的敵人的鮮血。
而第一次就跳過壕溝的那些士兵,也被編入了一個大隊,這個大隊,是整個血影軍團之中最為優異的大隊,這個大隊之中大約有一百多人,這將會是整個血影軍團的核心部分。
以后,血影軍團的人,都會圍繞著這個百人團隊來配合。
當然,這只能是后話。
眼下,這支血影軍團的實力到底如何,還是需要打上一架才能夠知曉的。
雨寨之中,早就已經得到了緬電軍要攻打的消息,本來雨寨上下,籠罩在了一片惶恐之中。
但是自從我帶著血影軍團回來之后,雨寨所有人的眼神重新的煥發出來了希望。
如此厲害的士兵,定然能夠抵擋住緬電軍。
這時候我在雨寨所有人的心目之中,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大長老的地位了,所有雨寨人,都心甘情愿的臣服于我。
“是時候,讓緬電的人們,見識一下,真正的華夏戰力了……”
望著剛剛被我訓練出來的血影軍團,我的嘴角流出來了戲虐的笑意。
血影,第一支,完全由華夏古武組成的軍隊。
總人數,一千五百人。
而且,因為我的特別吩咐,這一千五百人,將雨寨之中最好的裝備,全部的裝備在了血影這支隊伍之中。
已經,武裝到了牙齒。
這樣一支隊伍,或許裝備在世界內,不是最為頂尖的,但是在戰力上,絕對是最為頂級的存在。
就在我帶著血影,朝著雨寨外面趕去的時候,外界之中關于緬電軍要攻打雨寨的消息,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了。
所有勢力,都已經知道了,緬電緬電軍最近要進攻雨寨的消息,態度各不相同。
高麗修法者聯盟本部。
數十個修法者身穿高麗民族的服飾,望著金千名,臉上露出了了慎重的神色。
而這個金千名,正是當初慫恿緬甸德欽吳將軍用熱壓彈對付我的那個人,眼下金千名已經回到了高麗的修法者界,此刻正著手如何對付我。
“大致的情況,我已經和大家說了,這次在緬甸的華夏的修法者,已經確定,就是曾經橫掃整個東瀛的趙鐵陽,而雨寨,正是在趙鐵陽的統治之下……”
此刻,金千名簡單的將我的身份和在座的近幾十名修法者說了一下。
“什么,趙鐵陽已經統治了雨寨?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如果讓緬電的修法者德欽吳和趙鐵陽兩敗俱傷,我們出來摘桃子怎么樣?”
“看來這下子麻煩了,雨寨雖然不及緬電軍,但是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軍閥,加上趙鐵陽的實力,恐怕戰力將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
金千名望著臺下討論的修法者,眼神之中,皺著眉頭。
從現場討論的結果上來看,很顯然,大多數修法者,都想要看緬電緬電軍和雨寨的笑話,一旦緬電緬電軍和雨寨兩敗俱傷的話,高麗在緬電的利益,則是可以擴大化。
一切,都是利益使然。
但是,金千名卻是微微的嘆息了一聲,隨后對著臺下的高麗修法者道:“趙鐵陽,能夠橫掃東瀛整個修法者界,這個人,極其恐怖,絕對不是可以輕易對付的……以緬電緬電軍的實力,想要打得過雨寨,這完全是不可能的……”
“那依會長您的意思,我們該如何做呢?難不成,我們高麗,要對華夏開戰嗎?要知道,華夏的實力,雖然一直孱弱,但那只是表面的現象,萬一驚動了華夏最為神秘的力量,那么豈不是得不償失?”
這時候,在金千名下方的許多修法者長老,都是一臉憂慮的看著金千名道。
在各個國家的認知之中,雖然華夏的修法者力量,目前只有一個龍部,弱的很,但是誰也沒有真正的就因為此認為,華夏的修法者力量,真的弱。
每每到了華夏生死存亡的時候,這個國家之中,就會涌現許多神秘的修法者高手,救華夏于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