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嘛,不是過家家,從來也一直會是和人的斗爭,和同行,和對手,和員工,和客戶,和下屬,永遠無法避免。
徐楊在成立羚羊科技之前,就考慮過這些可能。
所以,真沒有顧慮。
他能做的,除了做大做強之外,就是盡可能的避免他自己出現(xiàn)意外。
好吧,有點夸張了。
但不管怎么說,成立董事會,對范曉萱、張曉穎、劉曉松這些高管來說,確實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
不過眾人也有分寸,知道現(xiàn)在不是高興的時候。
簡單慶賀過后,開始正式議事。
也算是羚羊科技第一次董事會。
雖然缺了個雷老板。
但雷老板身份特殊,暫時把雷老板屏蔽在會議之外,也是正常的。
因為說起來,雷老板還是羚羊科技的競爭對手呢。
徐楊坐在主位上,咳嗽一聲,笑道:“以后可以改口喊我徐董了,哈哈。”
眾人都笑。
十八歲的徐董。
看著像個玩笑,但小徐董的成就卻是真真切切的,誰也不敢小覷。
這可是真正的徐董,不是開玩笑。
徐楊第一次以董事長的身份講話,心里也真有一番別樣的感觸,但很快端正心態(tài):“范秘書,你先講講上市這塊準備的怎么樣了。”
范曉璇一本正經(jīng)的回答道:“一切順利,目前正在跟中金接觸,不出意外,很快就會走上正軌,咱們羚羊科技的各項條款都符合要求,除了成立時間有點短之外,幾乎沒有缺點,上市跟玩一樣,是他們求著咱們,而不是咱們求著他們,連承銷費用都能砍,其他條件更不用講,所以,徐董,你放心,這事兒我給你辦的妥妥的。”
“我記得還需要保薦人吧?”
“有的時候保薦人很重要,但對咱們來說,保薦人也是走個流程的事兒,錢給到位,一切都不是問題,何況承銷商那邊也會幫忙處理這些,”范曉璇信心十足:“還是那句話,是他們求著咱們上市,而不是反過來,這個他們,包括股市那邊,港島那邊剛剛從經(jīng)濟危機的打擊中復蘇,真需要羚羊科技這種高薪且有潛力的企業(yè)進入,所以,徐董,各位董事,你們要做的就是認認真真做事兒,做的約好,上市越簡單。”
行吧。
這是專業(yè)人士。
徐楊確實更相信專業(yè)人士。
至于上市之前的什么培訓工作,真就是走個流程,都不怎么需要他這個董事長出面的。
也沒有人會在這塊較真。
財務、法律、規(guī)章制度、公司結構這些硬性要求能不能達標才是最主要的,尤其是財務這塊。
券商和股市那邊,最怕的就是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爆出來就是大問題。
不過羚羊科技沒有這樣的問題。
畢竟有錢。
還能自己賺錢。
就是這么任性。
想到這里,徐楊點頭,“那這事兒就交給你了,好好弄,上市之后,獎金和股份都大大的有。”
范曉璇笑,“放心,如果是美股,可能會麻煩一些,但港股,真的……”
劉曉松在一旁問:“話說,徐董,真不考慮美股?規(guī)模和換手量可都不是一個等級的啊,在港島這邊,我怕耽誤了公司的發(fā)展。”
“目前看,確實如此,但咱們要看的遠一點是不是,美股那邊政治風險太高,咱們做的越大,被打壓的概率也越大,甚至有被要求退市的風險。”
“退市?不至于吧?”劉曉松皺眉。
“不,相反,非常至于,你太高看了燈塔國那些資本家的職業(yè)操守,現(xiàn)在看,那邊確實是千般好萬般好,但只要本質(zhì)沒變,這種風險就一直存在,國內(nèi)發(fā)展越好,這種風險就越高,而咱們這些企業(yè),一定會成為最早的攻擊目標,除非咱們愿意做燈塔國的買辦。”
“……會不會是杞人憂天?”
“相信我,絕對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就明晃晃的擺在眼前的危機,”徐楊神色嚴肅的說道:“和燈塔國的交鋒,從很早就開始了,各種限制和禁止條款,你們也都知道,而咱們羚羊科技要走自研的路子,這是燈塔國等西方國家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說不定國家層面的交鋒還沒有擺上明面的時候,咱們就會成為第一個被制裁的目標。”
這話一出口,會議室里一片安靜。
包括范曉璇。
因為這事兒怎么看都很荒謬。
堂堂燈塔國會制裁一家普通的民企?
這是在開國際玩笑吧?
有過類似的先例嗎?
哦,還真有。
可這事兒發(fā)生在自個兒身上,就感覺很不可思議。
而且很明顯,包括劉曉松在內(nèi)的絕大部分人都不相信這番話,只是礙于徐楊的威信沒有反駁罷了,反駁也沒用。
只有張曉穎若有所思。
畢竟是在體制內(nèi)混過的,在政治這塊的敏感性比一般的生意人更強一些。
徐楊也沒強求這些人真能意識到這一點。
反正若干年后,他們自然會明白。
到事后,他們就會佩服他的先見之明,雖然也沒什么用。
不過在港島上市的事兒就這么定下來了。
董事會全體同意,無一反對。
這很民主。
然后是下一階段的事業(yè)發(fā)展。
徐楊扭頭對王海洋道:“搬遷的事兒定下來了嗎?”
王海洋連忙點頭:“一周后就可以搬出去,目前正在打掃中。”
“好,不要太著急,一切以穩(wěn)妥為主,校花大賽不能出岔子。”
“明白。”
“莫洋,《卡丁車》準備的怎么樣了?”
莫洋很激動:“老板,年底前就能進行內(nèi)側,有你給的完整策劃,開發(fā)進程非常順利,而且可玩度非常高,剛談成合作的兩個公會在試玩過后都非常感興趣。”
“那就好,繼續(xù)努力,不過你好歹是個部門經(jīng)理了,也不要單純的盯著一兩款游戲,也可以嘗試著自己開發(fā)新的游戲,能不能做出來先不說,至少要嘗試著做些文案、策劃和創(chuàng)意,對吧?”
“是,我在努力學習中,”莫洋說到這里緊跟著道:“老板,有個事兒我覺得需要提一下。”
“說。”
“有宇宙國那邊的人嘗試著聯(lián)系我,向我打聽《勁舞團》的版權問題。”
“什么意思?我估摸著,他們是想引進。”
“私下聯(lián)系的你?”
“對,通過招聘廣告中留的聯(lián)系方式聯(lián)系我的,可能是想打探游戲的底細。”
徐楊扭頭看張曉穎,“宇宙國那邊有公司發(fā)過合作意向嗎?”
張曉穎搖頭,“倒是島國有一家公司聯(lián)系過,不過出價很低,我直接拒絕了。”
“很低?”
“對,代理費用只愿意出到三百萬,一年,還不給分成的那種,我雖然不是很懂游戲,但老板你說過,勁舞團的潛力很大,還沒有完全發(fā)揮出來,所以,我覺得可以晾他們一段時間,反正咱們也不缺那區(qū)區(qū)三五百萬的代理費用。”
確實太便宜了。
三百萬一年?
當羚羊科技是叫花子呢?
一年前的《奇跡》的代理費用都有兩百萬美金呢,換算成人民幣就是一千六百多萬。
《勁舞團》比那什么《奇跡》可有潛力多了,要價四五百萬美金一點也不夸張,而且還要逐年上漲呢,不敢和《魔獸世界》近兩千萬美金的天價比,但也不能差太多。
而且除了代理費,還必須有分成。
游戲賺錢能力很夸張,絕對不能含糊,尤其是島國和隔壁宇宙國,游戲這塊發(fā)展的很好,人口不多但市場很大,必須斤斤計較。
當然,以島國和宇宙國那些人的德行,不到最后關頭是一定不會出高價的。
這倆國家聽起來很富裕,但實際上很小氣,國家的大部分財富都掌握在財閥和社團手中,小公司和普通人可沒那么富裕。
但該爭還是得爭。
正如張曉穎所說,《勁舞團》的潛力還沒有開發(fā)出來,再過半年,感興趣的游戲公司會主動提高報價。
所以,徐楊點頭道:“做的不錯,千萬不要輕易松口,這種國民級的熱門游戲,代理費用和營收分成一點都不能少,耐著性子慢慢談,反正著急的不是我們。”
“知道了。”
徐楊很滿意,環(huán)視一周,盯著唐瀟:“轉播國外新聞的事兒有眉目了沒?”
唐瀟個子不高,但氣度越來越成熟,穿著板正的小西裝,腰背挺的直直的,精致的臉蛋上洋溢著濃濃的自信:“徐董,我專門找相關負責人咨詢過,可以做,但內(nèi)容必須嚴加審核,而且必須對內(nèi)容進行控制,不能制造大范圍的輿論沖突,而且得接受他們的監(jiān)管,”說到這里,一臉欽佩:“跟徐董你說的幾乎一模一樣。”
徐楊樂了,這么多年了,他能不知道那些部門的德行嗎?
不是說那些人不行。
而是反應太慢,意識和行動都嚴重滯后,跟那數(shù)量越來越多的網(wǎng)民比,至少慢了一個時代,只能對普通民眾起作用,在新的信息傳播速度面前,那些人的反應像個老邁的老頭子,直到至少十七八年后才有所改善,勉強跟上了節(jié)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