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廣告?”
“對。”
“可以,但不是現在,先把播放器搞起來,再把音樂人孵化基地也搭建好之后在主動出擊,到時候就不只是芒果臺了,幾個比較火的地方衛視同時出擊。”
“央視呢?”
央視除了一臺五臺,其他臺還是算了,貴,但引流效果一般。”
“好吧,我知道了。”
“對了,還有個細節。”
“什么?”
“播放器那塊,直接嵌入音樂搜索功能,輸入歌詞、歌手、歌名都可以搜索到相關音樂的那種,另外在收藏單中也添加上搜索功能,讓歌單很大的用戶可以直接找到自己收藏的歌曲。”
“這,有用?”
“一定有用,某度做音樂,咱們就做搜索,而且做的更好,咱們搜出來的只有歌曲,還可以直接在播放器內試聽和收藏下載。”
“真要和某度對著干啊?”
“遲早的事兒,沒關系,慢慢來,先從音樂這塊開始。”
“行吧,”劉曉松憂心忡忡,顯然很擔心。
也正常。
現在的某度是真正的如日中天,雖然還沒有上市,但所有人都知道,那是遲早的事兒,而且前景一定非常之好。
也就是搜索這塊的門檻比較高,且盈利能力一般,不然的話,其他互聯網企業早就一哄而上了。
但風頭是真勁爆。
一聽說要和某度打擂臺,是個同行都會發憷,劉曉松的反應是正常的。
除非,徐楊真能結結實實的跟某度打一場并且獲勝。
不然的話,這種心態是無法改變的。
說起來,羚羊科技這也快兩年了,還真是一場硬仗都沒打過,全是小打小鬧,之前和某易的交鋒,也是見不得光的那種。
當然,羚羊科技只是被動防守,可沒做法律明令禁止的行為。
惡意攻擊別人的服務器和網絡,那可是要坐牢的。
雖然這種行為不太好找證據,可違法行為就是違法行為,徐楊絕對不會那么干。
萬一爆出來,那真就丟大人了。
比如說二十年后的某多多,要求技術部門的大牛去攻擊別人的計算機,結果大牛不從并且離職,還把這事兒爆了出來,雖然不知道最后怎么解決,但無疑是個丑聞,搞不好真要有人進去坐牢。
雖說,只要他這個當老板的沒有親自指揮,就沒有坐牢的風險,完全可以隨便找個替罪羊。
可那也太缺德了點。
重生一趟,他可不是專門來做虧心事兒的。
所以,羚羊科技的技術員們都很本分,只做防守,從不反擊,就當是鍛煉技術和防守能力了,只要能經得住對手的惡意攻擊,正常的商業運營這塊就更不用擔心了。
正常的商業營運還能比惡意攻擊更難對付?
不存在的。
也因此,羚羊科技還真沒有在明面上跟哪一家企業成為死敵,畢竟沒有攻擊性,和羚羊這種動物一樣只是跑得快了一點而已。
這也是當今互聯網世界對羚羊科技的認知。
速度飛快,嗅覺敏銳,沒有攻擊性的溫和型食草動物。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羊,也是可以吃人的。
不過不是直接生啃,而是圈地運動。
跟現實中的圈地運動相比,互聯網上的圈地運功更加殘酷也更加隱蔽,能把用戶和對手在不知不覺中都圈起來。
羚羊科技現在做的就是這種事情。
圈地,占領市場。
不管什么業務,先摻合一手,建立自己的基本盤,然后一點點擴大自己的占領范圍。
等對手和用戶們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離不開羚羊科技了。
正如某企鵝。
某企鵝剛開始生存的多難啊,也就是憑借著QQ這一款免費的軟件,一點點圈地,硬生生把幾乎所有國人都圈了進去,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拓展生態,最后連用戶也成為這個生態圈的一部分,讓用戶再也離不開某企鵝。
不出意外,某企鵝的壽命會非常非常長,哪怕互聯網幾乎發展到非常非常科幻的水平,只要還需要即時通訊軟件這種東西,某企鵝就不會死。
除非,某企鵝自個兒犯大錯被全民抵制。
但那種情況發生的概率非常低。
正如隔壁宇宙國的四星,已經完全綁架了宇宙國的國家和人民,除非宇宙國崩塌,否則,四星永遠不死且始終保持強大。
徐楊要做的和某企鵝、四星等企業沒什么區別。
只不過,他要更良心一些,對員工、對用戶更好一點。
本質上都是往寡頭方向發展。
雖然國內的寡頭沒有國外的寡頭那么自在,但那也是寡頭。
只要老實本分的經營他的商業帝國,別亂伸手也別亂說話,別生出一些不該有的心思,一樣可以逍遙自在。
但很可惜,現在的人們,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沒有人意識到這一點。
互聯網的從業者們,還沒有從剛剛過去的互聯網寒冬中緩過勁來,很多人依然心有余悸,擔心著什么時候又會迎來一場寒冬,整天提心吊膽的過日子,可沒敢奢望能超越傳統企業成為什么新寡頭。
也因此,互聯網企業的發展并沒有遭受太大的壓力,因為大家都不覺得這玩意兒在短時間內能有太大的成就。
尤其是在06年之前,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想法。
這段時間,也成了互聯網企業發展的黃金時間段。
再往后,做互聯網就很難了,線上線下被夾擊,又要和強大無比的前輩以及不甘示弱的后背瘋狂沖擊,活的很是艱難,能被早走一步的巨頭們收購,已經是想當幸運的事情了。
不信看看06年之后成立的稍微有點名氣的互聯網企業,有幾家沒有被某度、某企鵝、某里入股的?
不想被收購?
也不想被入股?
那還想在活著?
直接就被這巨頭們干趴下了。
幾乎沒有例外。
包括后來將某度取而代之的新巨頭字節。
反正在06年之后成立的互聯網企業,想要做大做強,是一定要戰隊的,不管站那邊,總要站一隊才行。
而現在,不管是羚羊科技還是某易、某度,這些同行之間的競爭跟十年后相比,幾乎是過家家一樣的強度,相互攻擊一下服務器就是非常過分的事情了。
再剩下的競爭手段,就是很正常的商業手段,花錢打廣告或者開發相同的功能搶奪用戶和流量。
跟十年后相比,真小兒科。
也因此,徐楊一直表現的很佛系。
因為他見識過更狠的,也知道目前最強的競爭對手某易和某度,在二十年后表現的比現在的羚羊科技更佛系,是被動佛系,自保有余進去不足,只能佛系生存。
但劉曉松這些土著們可不知道這一點。
還沒打敗如日中天的某易呢,就要和更加不可一世的某度對著干,這不是找死嗎?
但徐楊的命令下達,劉曉松也只能執行。
其實,羚羊科技和某度的競爭,早就開始了,是某羚羊貼吧的成立開始的。
只是因為某度的貼吧還沒有出來,所以一般人不知道罷了。
也就王海洋等幾個負責貼吧的高管知道某度也有相關計劃而已。
這是什么?
這是在競爭對手還沒出發的時候,他就已經跑了半程了。
這是在競爭對手還沒有成為競爭對手的時候,就已經把競爭對手干倒了。
所謂的先發制人,也不過如此。
這也是王海洋這么佩服徐楊的主要原因。
能料敵先機。
更能招招制敵。
在劉曉松那兒坐了一會兒,徐楊又跑去看了看《跑跑卡丁車》的進度。
進度很不錯。
這游戲本就簡單,工作量最大的一塊無非是參數的調整和手感的調試等等。
他簡單上手玩了兩句,提了點小意見,就離開了。
游戲部門最不需要他操心,因為這些人的收入和獎金都很高,工作熱情更是高到嚇人,要不是條件不允許,這些人都想吃喝拉撒睡都在公司里。
再加上有《勁舞團》的經驗在,《跑跑卡丁車》的開發工作想當順利,甚至已經招募到了十來個游戲高手參與到游戲的開發和調試工作中。
現在的游戲部門,員工數量也快一百人了。
這已經快和某度的全部員工數量差不多了。
從這方面講,羚羊科技已經超越了某度。
只是羚羊科技還太年輕,主要業務是游戲和門戶網,這又跟某易完全重合,所以,在絕大部分人眼里,羚羊科技還是個小弟弟。
但真正的明眼人已經意識到了羚羊科技的實力和底蘊,比如說劉曉松這些人,不然的話,也不會以那么高的價格買下羚羊科技的股份。
要是再給徐楊和羚羊科技一年時間,碾壓某度、某易都不在話下。
到那個時候,羚羊科技估計會成為市場上的硬通貨。
當然,前提是羚羊科技能按照這個節奏繼續成長下去。
而到底是持續成長還是一閃而逝,最明顯的一個版塊就是游戲。
游戲這塊,業績好不好,能直觀明了的從財務報表上反映出來,賺錢,這就是發展的好,有前途;不賺錢,那就是發展不如意,沒前途。
這也是徐楊很重視游戲這塊的主要原因。
哪怕做游戲會被民眾咒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