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物流和支付系統還不是很成熟,不燒個千百億的做不起來,而且光燒錢還不行,還得熬時間,太麻煩,先做門戶網,嘿嘿,說跟你競爭,就是要跟你競爭,千萬別被我壓了下去啊。”
“那怎么可能,”徐楊嘿嘿一樂,“也行,咱們夫妻合璧,一塊對付丁三石和小馬哥他們,哎,你要不要做即時通訊軟件?”
“你咋不做?”
“我現在的攤子已經夠大了……”
“我看你是怕了,不敢招惹小馬哥。”
“怎么可能?”
“就是。”
“你就說你做不做吧?”
“做,但是我要人沒人,要技術沒技術,不好搞。”
“犀牛網絡可以提供技術支持。”
“犀牛那么點人,夠用?”
“招人啊,一直在招人,多了,前幾天有個招了個小伙兒,貌似是個技術大牛,不過不敢確定,只是聽著有點耳熟。”
“叫啥?”
“張鶴翔。”
“咦,我也聽著有點耳熟。”
“首都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在低延遲的音視頻轉碼技術方面很有造詣,而且技術水平還是其次,這人腦子很靈活,想法很多,我打算好好培養,搞不好就是犀牛網絡未來的CEO。”
“那就這么說定了,多招人,招牛人,做互聯網的,流量是基礎,但核心卻是技術,有的時候一個技術大牛起到的作用比上百個普通工程師要大得多。”
“這還用你說?問題是誰是大牛?我反正一個也記不得,哦,雷俊是,周紅衣也是,小李子也是,可人家也不可能跟著咱們做是不是?”
“雷俊啊,那也是個人才,可惜我很不喜歡,要我說,你就不該接受他的投資來著,咱們又不缺他那點小錢。”
“哈哈哈哈,李玲玲你口氣大了啊,幾百萬美金都是小錢兒了。”
“不然呢?你的身家都快趕得上丁三石了。”
“行了行了,別吹了,趕緊想想怎么開始吧,我都準備啟動上市準備程序了。”
“跟我分享分享你的創業經驗啊。”
徐楊當然不會跟李玲玲隱瞞,拿著電話擱著一千三百多公里聊了起來。
之前的李玲玲啥也不懂,啥也不上心,就一個傻白甜。
現在立志要創業,多少了解了一些東西,不至于腦子里一片空白。
當然,還是他說的多,李玲玲問的少。
而他講也不是太復雜的東西,而是一些基礎的注意事項,尤其是生活方面的閱歷,比如說開公司的流程、租寫字樓的注意事項、招人的要素與禁忌等等。
這些內容不高深,但如果沒有相關生活閱歷,卻又一定會吃虧。
只有徐楊這種經歷過的人才能說得清楚。
而且這些東西吧,看似不怎么值錢,但實際上卻又很珍貴,關系不到位,沒人會跟你說這些東西。
基本上所有白手起家的創業者,都在這方面吃過虧,在起步階段都是跌跌撞撞的闖過來的,更有很大一部分創業者,就夭折在這地方。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某人東借西湊的弄來三十萬準備創業,結果在租房子的時候被合同坑了,然后,所以一切美好的未來和驚艷絕倫的創意都成了過眼的云煙,就啥也沒了,在播種階段就沒了未來,都等不到萌芽時期。
于是,徐楊一說就是一個晚上。
到凌晨四點多,倆人才先后迷迷糊糊的睡去,都忘記了掛上電話。
再于是,等徐楊醒來已經快中午了。
手機還開著。
掛掉之后看到好幾個未接,張曉穎有兩個,王海洋有一個,劉曉松有三四個,還有幾條短信。
看完短信才知道,是劉曉松帶著之前說過的想要從高盛亞洲跳槽的高材生來了。
結果他這個面試官遲遲不到,打電話還一直在通話中。
把幾個人急的,差點報警。
還是張曉穎找到胡楊,問了問情況之后才放心。
徐楊先給李玲玲打了個電話,然后才給張曉穎和劉曉松回電話,讓劉曉松午飯后帶人過來,然后施施然的做飯吃。
胡楊已經離開四合院,只帶走了一部分行李,也沒有留下鑰匙,不知道是忘記了還是怎么樣。
他瞅了瞅,自己做了一碗牛肉面。
一小把煮熟后微微發黃很勁道口感也更鮮的堿水面條。
面條上鋪了兩顆開水燙熟的小青菜。
小青菜上蓋了大半碗他親手鹵的牛腱子肉。
澆上兩勺精心熬制的清高湯。
撒點辣椒油。
淋點從老家帶來的自釀老陳醋。
那味道。
就一個字——絕。
要不是待會兒要面試未來的董秘,配上兩瓣大蒜更過癮。
徐楊不無遺憾的吐了一口氣。
吃飽喝足。
簡單收拾一下,等劉曉松過來。
兩點左右,有人敲門。
自然是劉曉松。
但一開門,卻愣住了。
來的是劉曉松沒錯。
但跟劉曉松一塊來的卻不是他想象中的那種商業經營,而是一個看起來比他大不了多少歲的女生,看著像個本科剛畢業的大學生,臉蛋微圓,帶著點嬰兒肥,看起來像個大娃娃。
穿著打扮也很普通,高跟鞋連衣裙,樸素的不像話——如果不算對方手腕上有一只江詩丹頓的女士腕表。
不過他也沒多問,笑著跟兩人握手。
劉曉松笑呵呵的打量著四合院:“這院子不小啊,不便宜吧?”
“還行吧,將就住著,我農村人,住不習慣樓房,所以……”徐楊聳聳肩,“來來來,進來喝茶,女士優先。”
娃娃臉甜甜一笑,“徐總太客氣了,您先請。”
唔,有點職業女性的感覺了。
徐楊不再客氣,率先進門,請倆人坐下,泡茶。
茶不算太好。
就是特級清前龍井而已,不是什么稀罕貨,工薪階層咬咬牙都能買得起。
水也不是什么傳說中的玉泉山的活水,就是桶裝的純凈水。
倒是茶具挺值錢。
茶臺是請人打造的澄泥茶臺,泥料是黃河泥沙精心篩選打磨消毒之后煉制出來的,耗時很長,做成泥料之后進行雕刻,雕刻完入窯燒制,燒好之后繼續雕刻打磨安裝,費工費力但質量極好,猛地一看跟石頭差不多,但沒有石頭茶臺的缺陷。
就這做工,要是做成硯臺,一方至少能賣大幾千。
而這一個茶臺,能頂好幾十方硯臺了。
不過設計圖是他自己出的,所以,人家只收了他五萬塊錢的工錢。
至于茶壺茶杯,更不用說,清一水兒的紫砂料。
光澤柔和顏色淡朱的朱砂料西施乳壺,珠圓玉潤的特別討人喜歡,個頭小巧正適合兩三個人泡茶用。
這不是老壺,是瓷都一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的手藝,明碼標價,一套下來不多不少十二萬,一只壺配四個杯子。
可惜,劉曉松不識貨,明顯不玩這些東西,坐下來后東張西望的瞅了一圈:“沒裝修啊?”
“沒來得及,先這么住著吧。”
“要不我幫你推薦個靠譜的建筑公司?專門做仿古建筑的,最擅長蘇式古建筑,我那小院就是找他們設計的,住著是不一樣。”
“回頭再說回頭再說,”徐楊連忙拒絕。
蘇式園林是美。
但在首都這邊不怎么好用。
氣候環境水土人文風氣以及喜好都不太搭,在這樣的四合院里,弄的又是山又是水的圖啥呢?種那么點竹子和荷花,一到秋冬天就全枯了,搞不好有可能直接凍死。
而且在首都這塊,引水也是個問題。
在蘇杭地區,院子里隨便挖個池塘都能引來活水。
可首都這邊先不說能不能引來,就算住在后海邊上可以引來活水,官方也不會允許你這么干。
首都這邊對這些東西管得很嚴,不是說絕對不能,但絕對非常麻煩。
而且小院子里這么點活水,也經不住冬天的嚴寒,入冬就上凍,沒啥意思。
還不如保留原汁原味的四合院風格呢。
首都這塊,也有很多做這種買賣的建筑公司,沒必要大老遠的從蘇杭那邊請人。
也就是現在的他暫時沒空,有時間的他,他都想自個兒弄個設計圖。
他自己弄不了,還有那么多更專業的師兄師姐甚至老師呢。
央美可是有專業的建筑學院的,專攻建筑造型設計和大型建筑設計,搞個小院子跟玩一樣。
都不用花太多錢,弄點零食意思意思,就多的是學生愿意幫忙,一群專業的學生琢磨十天半個月,能琢磨出一套詳細到每塊瓦當圖案的設計圖紙出來。
嗯,這是胡楊說的。
而且胡楊還說了,開學之后,學校會聘請國家工程院院士馬國馨院士擔任建筑設計學院的名譽院長,到那個時候,請馬教授幫忙參詳一下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這種機會課不多見。
所以,徐楊拒絕了劉曉松的好意,扭頭問娃娃臉:“做個自我介紹?”
“徐總你好,我叫范曉璇,今年二十七歲,在高盛亞洲工作了兩年半,目前持有特許金融分析師證、注冊會計師證和證券從業資格證,正在考私募基金從業資格證和注冊稅務師證,未來還計劃考取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證書以及人力資源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