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
“過了六十萬了沒?”
“快點說啊。”
“到底有多少。”
“不會虧本吧?”
晚上十二點多,徐楊一家人圍在經理辦公室里,緊張的盯著徐楊面前的電腦。
電腦上已經統(tǒng)計出了精確數字,只是一家人都是第一次接觸這玩意兒,實在看不懂。
徐楊咳嗽一聲,“總流水七十六萬三千八百二十一塊六,純利潤二十四萬一千三百三十二塊一。”
“咳咳咳,真有這么多?”他三叔被口水嗆了一下,不可思議的問。
而他的老爹老娘都已經懵了。
七十多萬的總流水,二十多萬的純利潤,這是以往的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哪怕徐楊中了“彩票”,也只當是一次性買賣,只想著攢錢,根本沒想過還會有這樣的好事兒。
可現在呢,一只能生金蛋的老母雞就這么變成自家的了。
一天二十多萬的純利潤,十天就是二百多萬,一個月豈不是就奔著六百萬去了?
一個月就能賺一個福彩一等獎回來?
想想都很不真實。
別說徐楊老爹老娘,就是徐楊本人也有點小激動。
這利潤看似不高,但畢竟是實打實賺回來的,跟他作弊買足球賺的錢還不一樣。
而且這是他重生以后真真切切的見到的回頭錢,擺地攤只能算是開胃小菜,現在才是正是餐點,至于服裝廠、養(yǎng)殖場那些,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盈利。
養(yǎng)殖場不說,本身盈利周期就長。
服裝廠的盈利周期倒是短,奈何人工太貴,市場開發(fā)太難,在形成一定規(guī)模之前能不虧本就相當不錯了。
所以看到天天超市開業(yè)第一天還有這么高的利潤,那真是相當開心。
要知道,他給出的優(yōu)惠力度不是一般的高,雖然也有套路在內,但優(yōu)惠是實打實的。
何況他這些套路不是為了立刻變現,而是為了提升用戶粘度。
所以,這利潤真的超出了他的預期。
開業(yè)之前,他一直認為有十萬塊的純利潤就差不多了,但沒想到直接在他的預期值上翻了一番。
所以,他大手一揮,對三叔道:“給員工們發(fā)獎金,現在就發(fā),發(fā)現金,每人一百。”
“真發(fā)?”
“這還能有假,何況這么點小錢……”
“這可不是小錢,一百塊呢,他們一個禮拜的工資呢。”
“只要能提升積極性和歸屬感,花再多錢都值得,咱們做生意是為了賺錢沒錯,但不能鉆錢眼里更不能當死老摳,要是為了這么點小錢就讓員工離心離德,那這生意遲早要黃。”
“行吧行吧,你是老板你說了算,”他三叔有點悻悻,但也不是不通情理的那種,只是臉上稍微有點掛不住,很快就去發(fā)錢了。
忙碌了一整天,正準備下班的超市員工們早就累到不行。
但是看到他三叔拿著一摞現金在門口發(fā)錢,瞬間精神起來。
上班第一天就有獎金可拿,這是她們根本沒想到的,也是從來沒想過的。
這年頭,這樣的良心企業(yè)只存在于公知嘴里的外資企業(yè)。
一百塊錢在02年的屯城,不是小數字,尤其是在鄉(xiāng)鎮(zhèn)上,可以買好多東西花好長時間,甚至是一家四口一個月的生活費。
所以拿到獎金后,天天超市門口響起了連片的歡呼聲。
這個時候就是讓他們再熬一個通宵,也絕對沒有意見。
當然,那是不可能的。
徐楊又不是吸血鬼,不會那么壓榨員工。
相反,還很貼心的給住在員工宿舍的員工一人送了一份宵夜,是做小吃的幾個員工做的,但錢走的是超市的帳。
錢不多,但真的很暖心啊。
重生的徐楊太知道怎么收買人心了。
事實證明,確實好用。
第二天一大早上班的時候,這些只睡了五六個小時的員工沒有絲毫怨言,一個個精神狀態(tài)格外爆滿,跟打了雞血一樣。
徐楊在二樓辦公室對三叔道:“看到了吧,只要錢給到位,再加上一點點微不足道的關懷,就能迅速提升員工的凝聚力,如果錢不到位,只講情懷講職業(yè)道德,那是在耍流氓,但一味的塞錢給員工也不行,得講究技巧。”
他三叔苦笑道:“你年紀輕輕的,從哪兒學到的,比,比那些大老板們還,還懂壓榨。”
“這不叫壓榨,叫合作雙贏,各取所需,”徐楊笑笑,轉而問:“有沒有發(fā)現合適的值得培養(yǎng)的人選?”
“有幾個小姑娘挺不錯,機靈,也能吃苦,就是學歷不太高,都只有初中學歷。”
“記得有幾個高中畢業(yè)的來著?”
“那幾個不行,貪玩,不愿意吃動,只愿意做手頭邊和責任范圍內的事兒,能偷懶就偷懶……”
“那算了,盡快培養(yǎng)幾個靠譜的,過年就用,招新的事兒也別停,可以擴大到全縣范圍內。”
“打算開分店了?”
“對,在縣里,規(guī)模會比這兒大很多,用工數量在一百以上,而且不出意外的話,下半年會連續(xù)開好幾家,隔壁縣,市區(qū),都不會落下,換句話說,明年的小目標就是在咱們潞州府站穩(wěn)腳跟。”
“這有點難吧,”他三叔憂心忡忡,“潞州府總共十三個縣區(qū),一個縣區(qū)開一家就是十三家,會不會太著急了點。”
“不急,一點也不急,而且也不是要在所有縣區(qū)都開分開,市區(qū)和周邊郊區(qū)有一家就夠了,剩下的幾個縣區(qū),找治安好點的那種開一家分店就行,保底六家,沒問題吧?”
“這,這……”他三叔還是有些手足無措,一時間接受不了這么大跨步的進度。
想想也是,他三叔就算見識過世面,也只是一個普通的農家退伍兵,初中學歷,沒有在大集團大公司工作的經歷,也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的培訓,做一家超市的經理還能勉強勝任,讓他一年內開五六家分店,真有點強人所難。
五六家分店,按照這邊的標準計算,光投資就要超過兩千萬。
何況在縣里市里開分店,投資規(guī)模只會更大。
半年前還只是一個月薪幾百塊的苦逼農業(yè)技術員,半年后就要掌控數千萬之巨的投資,管理幾百號甚至上千號員工,一般人還真接受不了這樣的身份轉變。
他三叔也不是什么天賦異稟的商業(yè)天才,接受不了這樣的轉變也是正常的。
徐楊呢,更沒有因此就看不起他三叔,或者直接放棄他三叔,讓他三叔守著1號店小富即安。
而是認真解釋道:“看起來挺嚇人,其實根本不算啥,潞州府挺大,但窮和封閉也是真的,咱們抱著小富即安的心態(tài)享受生活的時候,外邊已經在高速飛奔,不說其他行業(yè),就超市領域,除了國外的巨型連鎖店外,國內的零售巨頭也在飛速崛起,想要不被淘汰,就只能趕在那些巨頭還沒有注意到潞州府這小地方的時候趕緊占領市場,稍一怠慢,機會就沒了。”
“你,你想跟那些零售巨頭掰手腕?”他三叔一臉驚駭的問。
在普通人眼里,不管是國外的還是國內的零售巨頭,都是無可匹敵的存在,跟那些大家伙對抗,無異于蚍蜉撼樹,比堂吉柯德還要“不知道天高地厚”。
嗯,道理確實是這么個道理。
正常情況下,普通人再怎么努力,也沒機會跟那些行業(yè)巨頭對抗。
但在徐楊看來卻又是另外一碼事兒。
那些巨頭是很強,但也都是從小做起來的,也不是一開始就是巨頭,對吧?
何況國內的經濟發(fā)展速度那么那么快,快到目不暇接,就算是行業(yè)巨頭,也很難追上國內的經濟發(fā)展速度,機會很多,尤其是08年之前,機會非常非常多,只要早點起步,追上甚至反超行業(yè)巨頭并不難。
別說零售,就是被二十年后的人們視為天塹的集成電路制造行業(yè),現在開始布局,有二十年時間努力耕耘,成為巨頭也不是什么難事兒。
然而,能看清楚這一點的只有寥寥數人,有能力完成這一布局的就更少了。
徐楊能看明白,但他力量有限,只能盡快發(fā)展積蓄實力為以后的計劃夯實基礎,哪怕能提前一年布局,跟穿越前相比那也是很大的進步了,他也就心滿意足了。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賺錢賺錢再賺錢,有錢才能談得上其他,不然的話,全是幻想出來的空中樓閣,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他一點也不掩飾他的野心,“沒錯,而且不只是要跟巨頭們掰手腕,而是要成為巨頭。”
“也太嚇人了吧?”
“有什么好嚇人的?三爹,你瞅瞅國內這些個巨富,二十年前比咱們強在哪兒?還都不如咱們,”徐楊笑道:“何況二十年前的社會環(huán)境也不如現在,競技狀態(tài)也不如現在,那種情況下那些人都能成為巨富,咱們怎么就不行了?敢想敢做,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業(yè),三爹,你就放心大膽的跟著我做,我可指望著你幫我管理天天這個攤子呢。”
“我,我要是做不來呢?”
“做不來也不用勉強,能做多少做多少,但總歸是自家人用這放心是不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后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