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月三星洞,紫竹林前。
陳悟念聽到那聲音,一顆心直接從嗓子眼又掉回了肚子里。
這聲音可太熟悉了!
“師尊,您怎么來了?”
“你都傷成這樣了,我還能不來嗎?”
祖師說著,一揮袖,房內的蠟燭油燈紛紛點亮,屋子里一下子就亮堂了起來。
陳悟念聽著這話,卻突然舉得今天的祖師有些不一樣了。
之前的祖師即使偶爾會露出溫和的一面,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給人的印象都是不茍言笑的嚴師。
但是今日,卻是讓陳悟念感覺到……祖師好像是自己的父親!不對,按照年紀來說,至少也是爺爺。
“忍著,莫要動!”
祖師又說了一句,走到了陳悟念的床前。手里的拂塵輕輕在陳悟念背部拂過。
陳悟念聽到祖師這句話,下意識咬緊了牙關。
聽上去就很疼啊!
但是,讓陳悟念完全沒想到的是,完全不同。
甚至酥酥麻麻地,還有點舒服。
“師尊,這也不疼啊!”陳悟念不解道。
“我何時說疼了,只是怕你亂動,浪費我力氣。”祖師淡淡說道。
陳悟念一聽,五官直接皺在了一起,滿臉的不可思議。
祖師居然還會……抖機靈了?
祖師見陳悟念的身子微微緊了緊,問道:“你在想什么?”
“師尊……你是不是別人假扮的?”陳悟念笑道。
祖師聞言,拎起拂塵不輕不重地在陳悟念背后抽打了一下:“貧嘴!”
陳悟念乖乖閉上了嘴。
很快,陳悟念便感覺背后的那種痛楚消失了,四肢慢慢重新有了力氣。腦中那不斷浮現出的記憶也被壓了下去,一顆心逐漸平和了下來。
感受到這一點后,陳悟念手一撐,就想站起來行禮。
“謝……”
話還沒說完,陳悟念便感覺自己脊背又被那拂塵給壓了下去。力道不大,極為輕柔,卻讓陳悟念完全無法反抗。
“受了傷,就不要動了,安心休養著。莫要傷著根骨了!”
菩提柔聲道。
“弟子謝過師尊!”陳悟念說著,稍微有些不熟悉祖師的這一幅面孔。又張了張嘴,又不大敢說,聲音似是蚊蟲一般嗡嗡著:“師尊,弟子有一事想問。”
說實話,陳悟念不止是有一個問題。
自打這次回山之后,陳悟念便有很多問題想問祖師,但是苦于一直沒有尋到機會,在今日之前甚至連祖師的面兒都沒見著過。
“不用多想。想問什么就問吧,我知道你有許多問題想問。”
祖師笑了笑,伸手拽過一個蒲團,盤坐了下來。
“師尊,今日眾師兄弟……”
陳悟念還沒說完,祖師直接開口道:“沒錯,是我讓他們回去各自修行了。我想,你也不愿讓人看到你這一面。”
果然!
“那師尊……”陳悟念又問,卻又閉上了嘴。
他想問悟空的事,卻不知該如何開口。
或者說,能不能開口。
“你是想問悟空吧!你的記憶果然沒有受到影響,還有雪兒,也是記得的吧!”
“是!不敢隱瞞師尊!”陳悟念咬牙應道。
“你隱瞞我的還少嗎?這個院子、紫竹林中的禁制、這后頭的密室。對了,還有你的替身。我之前對你關注的,還是太少了啊。這么多年居然都沒有注意到這些東西!”
祖師似笑非笑道。
感受到祖師那怪異的眼神,陳悟念猛地吞了一口口水。
社死現場啊!
祖師說罷,又揮了揮拂塵:“無妨無妨,誰還沒有些秘密呢!今日之事,我也權當沒有見過。”
“不過悟空……”
祖師頓了頓,似是有些悵然道,眼神中微有懷念:“悟念啊,你還記得你剛入門之時,我同你說過的話嗎?我斜月三星洞,已經許久許久沒有收過徒弟了。”
“其實,這也算是我的一個心結吧!”
“多年前……算算下來,應該也三千載了!我斜月三星洞,突然來了一只小猴子!”
“我見他為了拜師,不遠千里遠渡汪洋,便將他收了下來。他也確實聰慧,比起你還要聰慧不少。一點就通,各類法術皆是習得有模有樣。不過數載,竟已肉身成圣……那是當初的說法了。只要到了大羅金仙,即使未斬三尸,也能說是圣。”
“扯遠了,現在你聽這些還為時尚早。”
“那猴子,便是悟空……師兄?”陳悟念適時問道,但說這話時,陳悟念依舊覺得有些怪異。
一直以來,他都認為自己到的年代是在孫悟空拜師之前。
結果沒想到這居然足足差了一輩,這都到孫悟空二世了。
師弟突然搖身一變成了師兄,這上哪說理去?
“沒錯!”祖師微微頷首:“悟空啊……在修煉上的確是個天才。但是還是個猴子氣性,太過頑劣。即使我先磨煉了幾年的性子,不授他法術,但依舊沒有改變多少。他即使收斂了許多,但在身體中,依舊藏著一只野性十足的猴子。”
“就在我想著,再多磨他幾年。孩子,總歸也有長大的一天。”
“但那日,鴻鈞突然找上了我,直言:一場天地浩劫即將開始。”
“浩劫?什么樣的浩劫?”
陳悟念連忙問道。
“一場足以顛覆三界的浩劫!”祖師說著搖了搖頭:“這件事你不需細問,知道了對你有害無利。等你到了大羅,我再與你說,也不遲!”
“是,師尊!”陳悟念乖乖應道。
“這場浩劫,需要兩種東西方能破解。一,為西方教,也就是當今的佛教。”祖師說著,眼中微微閃過了一絲難以捉摸的情緒,但陳悟念低著頭趴著,并未看見。
祖師稍微定了定神,接著說了下去:“佛教,與道教不同。”
“道以今生為樂土,講入世;佛以今生為苦海,求的是出世。”
“道盼今生長生不死,佛求來世喜樂康寧。”
“道修的是身,以人身同天爭;佛修的是心,以今日之因求來日之報。”
“道,要的是誅邪除惡;而佛要的是度化,要的是放下屠刀。”
“而這場浩劫,光殺,是殺不凈的,你必須得度化,喚出他們本心中那一絲善意。如此,這場浩劫才能真正化解。”
“在當時,西方教只是西牛賀洲一個小教,根本無法插手。因此佛門當興,也必須興!”
“二,便是一道引子。補天石所孕育出的靈明石猴,非他不可!而這靈明石猴,還必須習得佛法!”
“我明了,他們要的不就是悟空嗎?即使不舍,但為了三界,為了蒼生,我讓了。我以一點小小的由頭將悟空趕下山去。”
“但此事,終究成了為師的一道心結。其他徒兒也都學成了,我索性關上了斜月三星洞,四處云游,暗暗觀察著悟空。”
“之后的事……悟念你應該聽玄奘說過了。”
“是的!”陳悟念應道。
“那日,我本想去救下悟空。但是鴻鈞又說了,眼下只有兩條路。一是在浩劫下,三界傾覆;二是,以悟空之軀,可鎮下這浩劫。但是因為悟空彼時尚未一心向佛,只可鎮壓四千載。”
“我問,四千載之后,又該如何?”
“他說,他那還有一顆補天石。可重新孕育,再誕下一只石猴。四千年,足夠這石猴成長,再試一次!”
“因此,我再一次忍了。”
“凡間有一句話,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當時的我,卻瞞著他們做了一個決定。保下了悟空的三魂七魄,送他輪回往世。”
“也是因為悟空,我再不愿收徒。”
“直到那天見到了你,見你在門前長跪不起,我一時心軟,將你收了下來。”
“悟空啊。終究還是放不下!”
“因此,你依舊是悟字輩。或許我也是覺得,悟空還是會回來的吧!他投胎轉世,現今已數百輪回,說不準又會再度拜師呢?”
“所以,我又開始收徒了。”
“原來的悟空,我沒有等來,倒是等來了另一只靈明石猴。我知道了,時候到了。所以,我又開始教導這只猴子,依舊叫他悟空。一開始,只是為了跟原來的計劃不要偏的太遠。”
“但是我突然想到,還有你!你或許能真正的改變悟空。”
“悟空身死,其實就是因為這性子太過張揚。寧愿死,也不愿意輸!我就想著,能不能讓你去中和一下悟空的性子。”
“這些年下來,悟空的變化越來越大。我心中也甚是歡喜,雖然他變了,但是終究不會再重蹈覆轍。”
“那日,鴻鈞又找上了我。希望我不要插手此事,任憑悟空走上他們已經安排好的路。”
“我不想忍了,但我還是說,只要他們不過分,我不插手。不管如何,不能傷著更不能殺死悟空!”
“在山中,悟空終究是悟空,永遠不能走上那條路。因此,我尋了個由頭,讓他們下山磨煉。”
“之后的事,你便都知道了。”
“但是,我卻發現了一件事。”
說著,祖師看向了陳悟念。
“我發現,悟念你……居然也是如此的不尋常!”
“你居然是世間的一個變數,一個本不應該存在、早就應該在泯滅于世間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