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飛挪到了有林的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我本來就覺得你是玩玩!”
有林挑了挑眉,滿臉迷惑的問道:“怎么了?有什么問題嗎?”
“你想想,她追了你那么久,你等到她大四的時候你們才在一起呀!”林茂飛義正嚴辭的說道。
有林盯著林茂飛眉飛色舞的臉繼續問道:“然后呢?”
“然后半年多她就畢業了啊,關鍵還不在成都工作!而且她根本沒有計劃考研,聽說你不是計劃出國么?”林茂飛還在不斷的分析著。
有林卻毫不在意,淡然的喝了一口飲料后,再次反問道:“那又怎么樣呢?”
“那你不是耽誤別人么,只是大家都不提分手而已,你們商量好未來怎么樣了么?”林茂飛一副杞人憂天的樣子滔滔不絕的說著。
有林信誓旦旦的說道:“我不承諾我做不到的承諾!”
林茂飛卻急躁得像春天里著急破土而出的嫩芽,皺著眉頭解釋道:“但是人家需要啊,為什么說要哄女孩子開心,女孩子要靠哄的,你連愛你一輩子這種話都說不出來,能有人要已經是奇跡了!”
有林聽著林茂飛的“傾囊相授”卻不以為然,在他看來他們對于愛情的理解顯然不是志同道合的那一類,所以有林嗤之以鼻的感嘆道:“我不像你,吃著碗里的,想著鍋里的!”
“你怎么這樣想!”林茂飛一邊說著一邊佯裝一副傷心的樣子。
有林卻視而不見,他抬起頭看著餐廳中魚貫而入的學生,不禁有些愣怔。這時,服務員把熱騰騰的大盤雞端了上來,他看著盤中顏色鮮艷,色澤紅潤誘人的雞肉,加上軟糯的土豆搭配起來,形成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有林開始懷念起自己在這個城市中的第一頓大盤雞。
有林算是西北人,所以對大盤雞有種特別的癡迷,但礙于那時他的生活費有限,再加上昂貴的課程,讓他本不富裕的大學生活更加雪上加霜。所以他在成都第一次吃大盤雞,還是自己的學生請客。
那個時候有林剛剛成功的通過了西南英語的面試,成為了一名英語老師。有林曾經設想過自己的任何可以做兼職的職業,發傳單,做模特,當歌手等等,但他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一個老師,并且教的還是自己小時候讓自己受過傷的科目。
那天有林不出所料成為了面試場上的焦點,他流利的口語讓在場的面試官全都大吃一驚,在他口齒清晰的自我介紹后,全場鴉雀無聲。可能是因為有林的英語發音確實不容小覷,所以非常順利的面試成功。有林雖然沒有任何教學教研經驗,但是他不像其他高齡教師似的獅子大開口,標出天價課時費。有林認為,這份工作本來就是勞務性質的,如果自己沒有經驗,那么就要在其他方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眾多教師之中脫穎而出,只有自己擁有更多的學生后,才能將自己的債務還清。
有林記得那天面試場的冷氣讓人瑟瑟發抖,但他的內心卻充滿著如火的熱情。他只提出了一個要求:一周排六節課以上,以周為單位結算課時費。
這是有林結束了昂貴的《教練技術》課之后得到的經驗,他現在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不再靦腆,不再找借口,主動要求按周結算課時費,并且開門見山的跟那邊的排課老師說:“我現在欠了信用卡,需要還錢。”
排課老師雖然有些驚訝于有林的直接,但也十分理解他的難處。就這樣,最終決定按照一節課二十元,給有林提成,一周排六節課,也就是一百二十元。關鍵在五一小長假,學校還為有林安排了一個集訓,這樣有林一天就可以排四節課,一周就是二十八節課。
就這樣,有林從四月下旬開始,到五一長假結束,千辛萬苦的上了三十八節課,總共賺了七百二十元,這還不包含有林做其他兼職的收入。這一下已經抵了有林的母親給的三個月的生活費,有林感覺像放落了一副千斤擔子般輕快。
道路兩旁的大樹郁郁蔥蔥,路邊的野花盛開像一幅幅濃妝重彩的油畫,在眼前吐露著醉人的芬芳。剛剛還是蔚藍的天空,驟然已泛起紅暈,那是晚霞來臨的前兆,漸漸的天空被紅色占領,映照著來來往往的行人。有林走在路上不由地哼起了歌,心情像迎著海風飛馳的帆船一樣輕快。他來到銀行,將工商銀行的信用卡存進去八百元,然后取七百元,再把取的七百元存到招商銀行的信用卡里,再取六百元。因為畢竟有六千多的信用卡債務,有林只能以此來維持這難以為繼的平衡。
有林離開銀行,打算步行回到宿舍,他細細的感受著花草味的幽香,仿佛在提醒他忘卻所有的煩惱,投入嶄新美好的生活。
這份英語老師的工作,確實解決了有林的燃眉之急。但與此同時有林的心中也像打翻了五味瓶般,他不禁問自己:“到底應該感謝父母讓他自己用了別的小孩子玩耍的時間學習了英語,以至于現在他在同齡人之中輕輕松松的脫穎而出,以一個大學生的身份去教書?還是停留在那份沒有童年的痛苦之中?”
這是有林內心深處第一次萌發出這種情緒和想法,但他將這一切都歸結于冥冥之中命運的安排,就如他與白玉潔的有緣無份一樣。
有林陷入了自己的悲傷之中,但很快這種情緒和想法就被林茂飛的問話拉了回來。
“你是不是以前受過傷啊?”林茂飛盯著有林失落的雙眸問道,因為有林已經盯著這盤肌肉許久,但林茂飛可以看得出來,有林的正在透過這過這盤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大盤雞回憶著自己的過往。
有林若無其事的夾了一塊雞肉,咀嚼了幾口,露出滿意的笑容,最終還是反問了一句:“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