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殘骸轉了一遍,大伙把所有能翻出來的物件全部從里面鼓搗出來,在鹽峭下排了好幾堆,一樣一樣地辨認,很多物件都說不出個所以然,有些還能看出是生物儀器、量瓶,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稱為垃圾。
錢教授抽著煙,看著潛艇沉思。
三刀就覺得好笑,干脆,這就打道回高老莊算了,各位全是百萬富翁,趕緊的回家買房買地!他娘的房價這么高,豬肉都漲了,媳婦罵我工資還是沒幾個大洋,說著狠狠踢了一腳,一個豬肉罐頭飛出去老遠。
李彪也很疑惑道,豬肉,哦不,錢教授,過了洼地就是故宮了?
錢教授點頭,回頭又看了看潛艇,還是不言語。
羅霄坐到一邊的破彈藥箱上說,不對勁,會不會是這樣,老毛子潛艇是從這里組裝起來的,那隊狙擊手來過這,進過這艘潛艇,那么,里面如果有什么東西,肯定已經被他們帶走了。
三刀嘖了一聲,吐了口痰附和道,對,就是這么回事,我早該想到了。
錢教授搖頭,站了起來,如果是這樣,那東西早該出現了,狙擊手沒有必要開槍警告我們,那地圖說明他們也在去故宮的路上。
也許,老毛子炸潛艇撤退時帶著走了,但在路上碰到意外,把那些東西藏起來了,周冰冰提出一個假設。
那樣的話,敵人也沒必要繪制這條E等高線,這張故宮地圖的存在,就是表示他們必須去,錢教授扔掉煙頭,忽然似乎意識到了什么,走進潛艇,反復摸索潛望鏡,輕拍腦門道,對啊!
大伙看向錢教授,錢教授就道,你們說,潛望鏡向下會看到什么?
豬肉,三刀哼哼道。
錢教授笑了一聲,誰是第一個告訴我們玄機的人,知道自己肯定危險了,最先發現有潛艇殘骸在這里的,應該是個自己人。
那個“鏡”,就是潛望鏡的鏡?周冰冰看著潛艇周圍明顯是被炮火轟擊過的痕跡,點頭說,對,所以,狙擊手們可能到了這里,也沒發現他們要找的東西,那么,這東西會藏在潛望鏡下面?
這一問后,方向性已經十分明顯了,所有人都站了起來,潛望鏡?
錢教授大吸了口氣道,而且,我現在可以確定,這是一艘上世紀蘇聯秘密研制的巨型運兵潛艇。
運兵潛艇?李彪一怔。
錢教授攤開雙手,講起那段塵封檔案。
說起潛艇運兵,蘇聯海軍早在二戰的腥風血雨中體驗過。1941年秋,德軍沖破蘇軍在克里米亞半島北部設置的防線,約11萬蘇聯軍民被困在孤城塞瓦斯托波爾。由于德軍掌握制空權,蘇聯黑海艦隊不得不動用潛艇充當“水下班車”,把武器糧彈運進塞瓦斯托波爾。
根據塞城保衛戰的經驗,斯大林指示有關部門研制專門的運輸潛艇。1942年底,一份名為“607工程”的運輸潛艇方案擺到斯大林的辦公桌上,它可裝載250~300噸貨物,還可在4個壓水艙里裝載110噸汽油。不過,隨著蘇德戰局發生轉變,蘇軍不再需要這類水下運輸工具。
戰爭結束后,斯大林發起“大海軍”建設熱潮,運輸潛艇再度被提上議事日程。1948年,第18中央設計局提出“621工程”,這個龐然大物的“肚子”里有2塊停放車輛的甲板,可運載一個步兵營(745人),外加10輛中型坦克、12輛卡車或3架殲擊機。抵達目的地后,步兵和車輛通過跳板卸載,而殲擊機則通過彈射器升空。這項設計獲得克里姆林宮的青睞,進入工程論證階段。
1953年,斯大林去世,新的領導人赫魯曉夫嫌“621工程”花錢太多,強令下馬。
蘇聯海軍對運輸潛艇的關注并未因“621工程”的失敗而結束。20世紀60年代初,蘇聯海軍在同美國海軍的對抗中處于全面下風,蘇軍水面艦隊根本無法逼近美國沿岸。時任蘇聯國防部長的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提出研制更具顛覆性的“大型核動力運輸登陸潛艇”,在需要時隱蔽接近美國海岸,突襲重要城市。
隨后,蘇聯海軍總司令部再度讓第18中央設計局出馬,研制項目代號為“648工程”。據當年參與過相關工作的什馬科夫博士回憶,為了滿足上級對潛艇運兵的最低標準,設計組不得不盡可能簡化生活配套設施(廁所從16處縮減到4處,每張吊床睡2人)。什馬科夫說:“設計方案完成后,我們都自嘲——誰肯坐這種潛艇去打仗,誰就是把自己當牲口。”1960年10月,“648工程”拿出了全部圖紙,但由于制造難度太大,蘇聯所有造船廠都拒絕建造,最終北方機械廠被強令承接該任務。當時北方機械廠只有2個船臺可建造大噸位潛艇。1961年赫魯曉夫視察該廠時,廠長沙波伊洛夫問赫魯曉夫:“海軍究竟是想要戰略導彈核潛艇,還是想要水下登陸艦,我們只能完成一樣,否則一事無成。”赫魯曉夫最終看上了戰略導彈核潛艇,于是“648工程”宣布下馬。
但蘇聯謀求水下運輸潛艇的努力并未停止,第18中央設計局又在1965年提出更大膽的“664工程”。當設計藍圖再次送到北方機械廠時,廠領導又犯愁地搖頭,因為他們根本造不出這種潛艇。
雖然建造水下運輸潛艇的努力受挫,但蘇聯組建奇襲部隊方面的準備卻從未停止。1961年,蘇軍決定成立跨洋突擊的特種部隊,挑選出550名官兵,成立第27特種營,專門送到波羅的海港口利耶帕亞進行潛艇破襲訓練。挑選過程中有許多奇特標準,如士兵身高不得超過170厘米,適合在潛艇內鉆來鉆去,因此該部隊被戲稱為“老鼠營”。
勃列日涅夫上臺后,蘇聯軍事思想發生改變,水下運輸潛艇計劃又獲新生。1967年,蘇聯啟動新一代大型運輸核潛艇的研制工作,項目代號“717工程”。這種核潛艇長190米,寬23米,標準排水量17600噸,水下航速17~18節。艇艏上部裝備6個魚雷發射管,在指揮塔前后還安裝有2門升降式30毫米口徑的6管機關炮。“717工程”能運載10輛水陸兩棲坦克和10輛輪式裝甲車,搭載士兵最多可達800名。據解密的檔案顯示,“717工程”的設計于1971年完成,次年3月得到認可,并被批準在北方機械廠建造5艘。眼看著幾十年的辛苦就要結出碩果,但當時的國際環境還是容不得這些“水下怪獸”誕生。上世紀70年代,美國研制出可攜帶12個核彈頭的三叉戟潛射導彈,每艘攜帶這種導彈的“俄亥俄”級核潛艇能讓288座蘇聯城市變為廢墟。蘇聯的回應就是建造“臺風”級導彈核潛艇。當時只有北方機械廠能建造這種大型核潛艇,結果“717工程”只得讓位于核軍備競賽。
錢教授講完緣由后,又向潛艇望了望。
大伙陸續進入龐然怪獸的腹中。
可是潛艇鏡斜插進鹽峭的部位非常隱秘,破損的升降裝置已經散布在耐壓殼之外,哪里知道這潛望鏡在什么位置?
三刀自言自語,哎,這可難找了。
羅霄指了指潛望鏡升降裝置四周的裂縫,穿過這些裂縫進入耐壓殼,有段三公分密封槽,但怎么我沒看到?
三刀接話,咱們豁開個口子下去找找!
李彪剛想動,就被周冰冰拉住說,不用找密封槽,記得我們剛才看到的磁控開關?我想我知道是怎么回事,說著他站起來,看了看四周,這里肯定被強磁力線切割過,這耐壓殼里的元器件,我估計全部失靈就算沒毀壞的,肯定也不會再呈現原生態了。
切割,誰切割?鐘靈問。
周冰冰繼續道,在這里擁有磁場控制能力的還有誰,上世紀老毛子不可能有這技術,肯定是那支狙擊小分隊中的高人,他們可能怕這潛艇里的東西,他媽的,這潛艇上運的東西,也許真有點危險。
但是,小分隊的效率不可能那么高,在他們來潛艇之前,有人可能已經把東西藏在潛望鏡下了,所以前者到了這里才沒拿到,錢教授拍了一下手,如果我猜得沒錯,敵人想要的東西,可能在這里潛艇底部的鹽峭里,三刀負責撬開裂縫,找潛望鏡。
話剛說完,無線電定向儀那邊的周冰冰叫了起來,快過來,這里很不對勁。
這話一說出來,剛鉆進耐壓殼裂縫的三刀噌一下探出頭,問什么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