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慘烈的南京外圍保衛戰,拉開了序幕!
李彪正騎在一匹棗紅色戰馬上,如一團烈火在冬風下疾馳。他背上是一把新打的鬼頭砍刀,刀柄上紅穗子迎風飄揚。
此時的李彪,正率領著川軍七千官兵包括師部直屬手槍營,趕往南京戰場,去增援死傷殆盡的川軍一四四師。
他們從揚州出發,兩天內一直保持著急行軍的速度。餓了,抓一把隨身帶的炒米嚼嚼,用水壺里的冷水送下,累得走不動了,也要咬牙挺下去。
隊伍里,很多還只是十七八的新兵,他們腳上是破草鞋,衣上的軍裝單薄破舊,不少打著補丁,一個個都身材瘦削,面有菜色,武器裝備大部分是漢陽造,連中正式步槍都很少,更別說重武器。但全旅抗日熱情高漲,精神抖擻,沒人埋怨,沒人掉隊,也聽不到長官的呵斥聲。
沿途,已經有日軍便衣隊騷擾,不時打冷槍扔手榴彈。出發后不久,道邊樹林里扔出來一顆手榴彈,正落在隊伍中,多虧騎在馬上的李彪大喝一聲閃開,棄鞍滾下,飛起一腳踢去,手榴彈滾落一旁爆炸,才沒傷著士兵。
終于,這支隊伍趕到南京。
突然,一座宏偉巨大的古代城樓映入他們視野。
“看!中華門!”
李彪望著城樓上威武燙金的三個大字,猛勒馬頭,訓練有素的戰馬人字立起,前蹄騰空!
寒光一閃,就見李彪斜抽出刀吼道:“弟兄們,中華門是國都南京的象征!我們中國軍人,一定要拼死保衛南京!”
“沒說的旅長!我們弟兄早豁出去了,跟小鬼子他娘的拼了!”川軍將士沸騰了!官兵們紛紛舉起手中簡陋武器,呼喊著,咆哮著,殺出城外,奔赴前線
烈風中,李彪最后望了一眼,縱馬沖出中華門!
馬鳴風嘯中華門!
南京中華門外,雨花臺。
雨花臺,歷來為兵家必爭之所。隋兵滅陳、元兵南侵,均從雨花臺進入南京。太平軍曾在此與清軍鏖戰。辛亥革命時期,江浙聯軍在此發動了雨花臺之役,魯迅詩句“雨花臺邊埋斷戟”,說的就是這段往事。
駐守雨花臺的是中國陸軍第八十八師和李彪所屬川軍一個師。
日軍全線攻擊!
面目全非的南京,已被日本人從三面包圍。
驚慌失措的南京城防司令唐生智剛下完命令:“放棄南京外圍防御!”就開始翻箱倒柜,偷偷收拾起金銀細軟準備后路,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日本空軍已經對雨花臺轟炸了三天三夜,加上日軍遠程大炮的晝夜轟擊,無情的炮火無休止地射擊。中方陣地硝煙滾滾,大樹被連根拔起,山被炸得光禿禿,殘垣斷壁到處是中國士兵尸體。
“為了天皇陛下!攻陷南京城!”日軍悍將谷壽夫,指揮日第一一四師團和第六師團,排成大方陣,正面寬數里,后面看不到尾,向雨花臺發起總攻擊!
陣地上,一門37毫米高炮后,李彪不斷發炮,周冰冰咳嗽著遞送著炮彈。整個旅頑強阻擊著兇狠的日本俯沖轟炸機群,天空上鋪滿黑色的高炮彈煙圈。但日機是越來越多,高炮卻越來越少。
同一天夜,日軍第十八師團攻占蕪湖,向當涂前進,中國軍隊后路將被切斷,“兄弟,你保重了!別忘了清明節為我燒點紙錢,我在地下好買酒!”夜色中,師長拍了拍李彪,正了正被硝煙熏黑了的軍帽,抽出軍刀,帶著幾十個敢死隊員,偷偷躍出陣地,消失在黑暗中。
自那之后,師長再沒有回來。
炮聲越來越密,夾雜著日軍輕重火力,大地為之震顫!
中國軍人傷亡越來越大。在日軍反復沖殺下,雨花臺側翼的紫金山陣地被突破。大批鬼子步兵潮水般涌進,中國守軍終于頂不住了,頂下去的也大部被狂潮卷沒,日軍乘勢長驅直入,架起遠程大炮,猛轟雨花臺!
在傾盆而落的彈雨里,中國守軍損失慘重,被迫向中華門方向撤退。
天空,烏云卷起,寒冷的冬雨,紛然落下,雨滴落在雨花臺幾千名中國軍人尸體上,落在被炸毀的高炮底座上,噼啪作響。
“別說了!我不會放棄陣地,離開戰死的弟兄們。現在,你快滾蛋!滾蛋!”雨中,李彪正在打發周冰冰離開陣地。
“我不走!”周冰冰在寒風中跪了下來,淚如泉涌。
李彪猛地抄起輕機槍,喝道:“再不走老子打死你!警衛班,你們架走這娘們,出城!去青龍山!”
“是!青龍山!”幾個矮個子士兵一跺腳,拉拽起地上周冰冰,轉身便走,跑下陣地。
陣地上,李彪把腰間盛滿酒的水壺解下來,放在打開的軍用毛毯上,把輕機槍架好,手榴彈碼在順手的地方,這才點上香煙,悠閑地吸起來。
日軍飛機已經不屑于在他頭頂上投彈了,都飛往中華門追尋撤退的中國主力部隊去了。大批的鬼子步兵黑壓壓一片,正往雨花臺陣地壓來。
李彪斜瞅著敵人,嘴角邊浮起一抹冷笑,待敵軍來得近了,已看得見三八式槍刺的閃光了,看得見鋼盔下一張張猙獰的面孔了,他才狠狠吸了兩口剩煙,扔掉煙蒂,從容臥倒在機槍后。
嗒嗒嗒!一梭子打出去,最前面的十幾個日軍士兵倒下,有幾頂鋼盔叮叮當當滾落一旁。他又接連扔出去三顆手榴彈,轟隆隆炸倒一大片。日軍的推進停住了,乘這空子,他迅速換上一塊新彈夾,端起水壺,猛喝了一口白酒。
昭和式機槍響起,日軍開始用機槍掩護沖鋒!
打在他身旁的子彈像暴雨般,壓得他抬不起頭來。沒法向敵人作有效射擊,只好再借助于手榴彈。扎了一大捆,四個,順著陣地斜坡推出去。轟然一聲巨響,日軍又倒下一大片。
雨花臺陣地前,日寇的血污紅一片,裹著雨水,順著山坡嘩嘩流淌。
“跟我上,不給川軍丟人!”寒雨中,李彪的機槍子彈打盡,他笑了笑,索性站了起來,抽出軍刀撲向敵人……
夜幕下的南京,槍聲在雨中繼續著,紫金山滿山都在燃燒,雨花臺,通濟門一帶全是火光。
城里除了混亂,就是恐怖。
只有中華門,仍在激戰!李彪帶著川軍弟兄們,邊打邊撤,頑強抗擊著,死守防線!
看到敵人來勢兇猛,中國守軍將城門緊閉,在三道拱門內,壘起沙袋,堆積至半城墻高。
是夜,日軍調來山炮旅團,對準城門近距離直射,威力巨大。轟然幾聲震響,堅固的城墻被炸得石塊橫飛,裂開一道豁口,沙粒頓時向外傾瀉。
“喲西!”日軍少將滿意地舉起軍用望遠鏡。
高倍望遠鏡里,他忽然看見幾十名中國敢死隊員扛著沙袋,舍生忘死,冒著彈雨沖上來,企圖將豁口堵住。
“射擊!消滅那些支那軍人!”少將狂吼道。
炮彈飛出,配屬日軍的四十門迫擊炮施行排射,期間夾雜著九三式重機槍的悶聲。彈雨中,幾十名中國敢死隊員倒下一大片,伏在地上剩余的敢死隊員,又紛紛躍起,奔向豁口。
“前進!”少將揮舞戰刀,幾百名日軍士兵也迎頭沖向城墻。
“噠噠噠”,輕揚的捷克式輕機槍聲響起。
李彪用機槍猛烈掃射著,上百顆手榴彈飛出,日軍人仰馬翻,潮水式敗退下來。
幸存的川軍敢死隊員,迅速用沙袋將城墻豁口堵上。
“再開炮!不許撤退!”少將狂吼著,掄起戰刀,劈死一名倉皇而逃的皇軍士兵,人頭骨碌出老遠。
日軍山炮又循故計對準受傷的中華門一陣猛轟。新壘的沙袋給轟進墻里,縱深竟達兩百多米,黑洞洞的口子又豁然出現。
第二批川軍士兵扛著沙袋又沖上來。
就這樣,兩軍反復拉鋸多次,中華門附近的巷戰比其他地段都要激烈。攻擊前進的日軍每推進一步,腳板都無法觸地,不是踩著皇軍的尸體就是中國軍人的尸體,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硫磺,硝酸,火藥的氣味。
日軍在迫擊炮掩護下,以絕對優勢火力,密集射擊著,呼嘯的子彈比雨點都密,房屋紛紛倒塌。
“拼了!是爺們的就跟小鬼子拼了!”
“能活著出去的兄弟,到郊外青龍山匯合!”
打光子彈的李彪掄起鬼頭刀,拼死突圍!
川軍將士挺著上了刺刀的漢陽造步槍,不斷從每條街巷里涌出,在刮風般地彈雨中,向日軍發起最后的沖鋒。
冷月高掛,雨,越來越大,落在地上,成了血紅色.
……
青龍山......李彪猛然驚醒。
漆黑的甬道,周冰冰她還在熟睡。
原來是個夢。
周冰冰的眼淚,中華門的威武雄姿,川軍將士的熱血……但又是那么真實。
浪跡風水圈多年,李彪聽龍爺說過抗戰時的青龍山靈異事件。
1937年12月,南京保衛戰中,川軍二千余人在南京東南部青龍山地區全部失蹤。12日戰事突變,首都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下達了從南京城撤退的命令。激戰的川軍某旅只好向綿延數十里森林茂密的南京東南部青龍山撤退,但兩千多人走進青龍山后,卻再也沒有出來,無影無蹤。
他們遭遇了什么,他們去了哪里?
這夢境代表了什么?
難道自己是失蹤川軍的一員,那周冰冰又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