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的夜,仍是個雨夜。
蕭蕭夜雨之下,三十六堵巍峨的皇城宮墻似山岳一般,聳立在上京的中央。
曾有江湖雅士指著那些宮墻笑言,“墻外是江湖,墻內是廟堂。江湖笑鞍馬,廟堂苦筑墻。”
聞人春秋之前,曾有三朝定都上京,那三朝的皇城都沒有如此氣勢宏大的三十六堵宮墻。
四百年前,聞人春秋取代西子西樓,統御中州,改武治為文治,齊魯地的孔廟更是完善了以君權神授為中心的中州律法。
或許是為了彰顯神授君權的至高無上,聞人皇室才在皇城外筑建了這三十六堵宮墻。
不過,也在完善的律法之下,聞人春秋國力日益強盛,政通人和,民殷國富,近四百年的歲月是漫長的歷史之中少有的久安長治之盛世。
此時,伏在龍案上的春秋帝皇聞人白羽放下手上的筆,站起身舒展筋骨,自他繼位的七十年來,他經常批改各地的奏章到半夜,都是各地上奏的小事,但做為帝皇,治國經世,卻不能忽略這些小事。
聞人白羽聞著雨聲,抬手揮退走上前來勸他入睡的太監,走出大殿,立在長廊上,望著蒼茫夜色和無邊風雨,突然酒興大發,便喚太監提上半壺酒來,對著夜雨獨飲。
上京人喜歡夜雨,作為帝皇的聞人白羽自然也不例外,他向往“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這樣的行世狀態,但他卻注定成為不了豪氣干云的江湖之人。
聞人白羽崇尚江湖人的俠義與自由,他一直認為絕對的自由需要絕對的武力支撐,所以即使聞人春秋推行文治,但他還是向往前朝西樓以武治世給中州帶來的盛世。
他曾讀過關于西樓皇朝的所有史冊,讀過前朝各代帝皇的所有起居注,赫然發現歷朝歷代從來就不乏有瘋狂想法的帝皇。
聞人白羽從西樓皇朝各代帝皇的起居注中得知,西樓皇朝以武治世,全民尚武皆兵,其目的并不是為了肅清北蚩,鎮壓迦南,而是為了有一日,朝廷的力量能將超然于世外的各大道門宗派納入皇權的治下。
作為帝皇,聞人白羽清楚如今已經隱匿于蒼茫的那一市二道三宗四門是何等恐怖的存在,若那些道門宗派有心干預朝政,中州一日,甚至是一個時辰,就能改一次朝,換一次代。
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之中并不是沒有發生過。
欲將那般恐怖的存在,納入皇權治下,無疑是天方夜譚,癡人說夢。
他聞人白羽想都不敢想的事,前朝的帝皇不但想了,還付諸了行動。
縱觀前朝西樓,武力空前,修行求道的規模同樣空前,堪稱是十里一道門,百里一宗派,若西子西樓不曾被聞人春秋取代,任其以武治世下去,千百年后,西樓朝的力量或許真的可以與那些超然于世外的道門宗派抗衡。
若能將超然于世外的各大道門宗派納入皇權治下,這樣的帝皇必定會成為千古一帝,流芳百世。
從前朝帝皇的起居注中得知前朝的帝皇有如此瘋狂的想法之后,這種想法也就侵蝕在聞人白羽的心緒中,揮之不去。
聞人白羽那位過世的女兒幼時曾經童言無忌的問過他這樣一個問題,“父皇,是您大,還是無相山的兩位神使大?”
聞人白羽笑著答道,“當然是父皇大。”
這一句父女間的對話并沒有被史官記錄在帝皇的起居注中,史官認為這是一句玩笑話,且是一句大逆不道的玩笑話。
中州帝皇和無相山的兩位神使誰大,也只有稚嫩小兒才會問這個問題。
神使超凡入圣,感應天人。所謂天人,就是神袛。君權神授,君王繼位之前,都須去無相山由兩位神使撫頂認可,點頭同意才能登臨帝位。
由此可見,神使自然要遠遠大于帝皇。
聞人白羽卻不這么認為,他認為帝皇要比無相山的兩位神使大,他回答年幼女兒的答案,就是他最真實的想法。
帝皇統御中州萬疆,統治其上所有臣民,無相山在中州萬疆之內,那兩位神使立足在中州萬疆之上,自然屬于帝皇治下的臣民。
所以,帝皇自然要大過兩位神使。
聞人白羽并不怕他如此大不敬的想法被那兩位神使知道,也不怕那兩位神使將中州皇權從他聞人白羽手中奪走,作為帝皇,他這半生以來,還未曾怕過任何人,任何事。
父女之間這番簡單的對話,更加堅定了聞人白羽的想法。
春秋朝比過往的歷朝歷代都要幸運,在開國之初,各大道門宗派就已經隱匿于蒼茫,但說不定哪天那些道門宗派又會重現世間。所以,聞人白羽這才通過朝廷的力量手段,整合了中州萬疆之上大半不入流的小道門,成立三所修行學府。
這三所修行學府由朝廷提供一切資源,任其發展,聞人春秋將千秋萬代,聞人白羽不相信,這三所學府歷經千秋萬代之發展,還不能成為等同于一市二道三宗四門那樣的存在。即時,朝廷在宗門之中的分量將不可輕視,一日改朝換代,一個時辰改朝換代,這種事情就不可能再發生。
這才是聞人春秋創立三所修行學府的真正原因,什么因為北州北蚩國,因為南州迦南國……都是外界的傳言。
且在聞人白羽看來,那些道門宗派超然于世外就是個笑話。
超然于世外,是因這個世道沒有可爭、必爭的利益,就像吃肉的一類人不會去在意吃素的一類人碗中的菜葉。
若是遇見同是吃肉的人,為了爭一塊肉,照樣要干仗。
比如六百年前,經道與離道之爭,給中州造成的百年亂世。比如四百年前佛門與玄宗之爭,給南州造成的百年亂世……
這種例子多不勝數,通讀史冊,博古觀今的聞人白羽就是數上幾個時辰都數不盡。
超然于世外的道門宗派不過就是吃肉的那一類人,而皇朝顯然就是吃素的那一類。聞人白羽始終如此認為,但他也相信聞人春秋總有一日會成為吃肉的那一類。
如今春秋三院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其實力不容小覷,其中就有不少強大的修行之人在職任教。聞人白羽甚是欣慰。
伺候的太監給聞人白羽的空酒杯中倒滿酒,聞人白羽舉杯敬向夜雨。
卻在這時,夜雨驟然停了,云層自中天向兩側散開,隨之,天空之上出現了一輪半月和一顆星辰,聞人白羽手中的白玉酒杯正敬著那顆星辰。
“莫木魚……”
聞人白羽冷哼一聲,將手中的白玉酒杯摔下長廊,摔得粉碎,“朕豈能與仇人對飲……”
“朕貴為天子,佐天佑作為朕的臣子,朕殺他天經地義,亂臣賊子,你竟然敢因此毀了朕的半座皇城,殺了一千余皇室之人,聞人氏一族差點因你滅族。可恨……”
往事歷歷在目,聞人白羽恨意上涌,此種入骨的恨意,并沒有因為遙隔了近七十年,而消除半分。
他恨莫木魚,并不是因為莫木魚是能掠盡五州萬物生機氣運的邪魔惡煞,僅是因為莫木魚漠視了皇權君威,做出了天璽二年冬日那些十惡不赦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