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南方的夏季,儼然把南江市蓋在一個大大的蒸籠里,熱騰騰,潮乎乎。
麥秋站在辦公室窗前,一邊喝著咖啡,一邊向窗外看著,他辦公室所在的樓層很高,三十五層,街道上奔波的路人,在他眼里就如忙忙碌碌的螞蟻。
麥秋一九八〇年生人,今年二十九歲,在南江,好多人這個年齡在職場上剛剛穩定下來,但麥秋已經是上市公司南江星華科技的華南事業部副總經理,拿著三十萬年薪,有自己的獨立辦公室,供著一套90平米的三居室,和一輛別克君威。
麥秋和他的老婆柳丹本來都在星華科技,還同在華南事業部,麥秋在做南江辦事處經理時,柳丹是他手下的業務主管,兩人確立戀愛關系后,就必須得有一個人離開了,麥秋不可能離開,離開的只能是柳丹。
柳丹離開星華后,去了一個一百來人的小公司,很快就成為公司的業務骨干,月收入八千以上,令很多同齡女望其項背。
柳丹比麥秋小一歲,相貌身材都是上等,除了脾氣不好不夠溫柔不會做家務外,其他的無可挑剔。
兩人的事業遠遠不能說是成功,生活嘛也離富足差一大截,但麥秋從小縣城里的一個下崗工人家庭里走出來,能在南江這個人才濟濟的大都市立穩腳跟,也算是小有所成了。
一切還算順利,一切還算幸運,一切還算滿意。
生活就是我們的老板,我們都在為生活打工,沒有哪個老板愿意看到員工過的舒服,他往往就在你最享受、最安逸的時候給你一記響亮的耳光!
麥秋隱隱覺得那只準備扇他耳光的手已經悄悄地舉起來了。
今天一大早,公司VP孟海帆打來電話,讓麥秋下班后等他一下,一起到公司樓下的易清茶館坐一坐。
這個電話引起了麥秋的警覺,也不能怪麥秋神經質,怪就怪這段時間著實是比較敏感的時期。
華南事業部總經理楊進上個月跳槽到星華最大的競爭對手福通電子做中國區營銷中心副總經理,令星華科技的高層大為惱火,但楊進只是中層領導,沒有和公司簽競業協議,星華這邊也拿他無可奈何,好在楊進在辭職報告中承諾絕不會帶走公司的一名員工,一個客戶。
星華科技做的是數碼消費產品,華南事業部的前身是國內營銷部華南大區,經過兩年的發展,為公司貢獻的銷售額超過了公司銷售總額的一半,可以說支撐起了星華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鑒于華南區的重要性,星華高層決定成立華南事業部,地位和國內營銷部平行,但此事業部非彼事業部,華南事業部不能獨立核算,也沒有相對獨立的經營管理權。相反,公司管理層對事業部的掌控較其他部門更嚴密,內設部門副經理甚至一些重要區域負責人的任免都要由分管VP孟海帆最終決定,事業部的管理人員任免更是需要董事長點頭。
楊進是華南事業部第一任總經理,在這之前他就是華南大區總監,可以說事業部七十多號人,尤其是業務人員,絕大部分都是楊進一手帶起來的,包括麥秋。
麥秋最開始在一家世界五百強公司歐普通訊做銷售代表,五年前跳槽到星華時,應聘的是區域經理,算是基層管理崗位,那時星華還沒上市,姿態比較低,收攬來自五百強的求職者,自然是比較重視,一面就安排招聘主管親自面試,而其他人面試這個崗位,一面只是由招聘專員接待。
但麥秋的面試表現,令招聘主管不滿意。主要是麥秋性格不算外向,話也不多,和那些生龍活虎、油嘴滑舌的銷售老油條完全不是一個類型,結束面試送走麥秋后,招聘主管在他的簡歷上劃了一個叉。
二面負責人是楊進,他面試了一面合格的所有人選后,實在找不到一個滿意的,便想起來有個世界五百強的銷售投過簡歷,怎么沒見到人?
向招聘主管問起,招聘主管說,那個人叫麥秋,我和他聊了很久,沒發現他有什么優點,也缺乏激情和沖勁,不太適合做銷售。我認為他可能是在上一家公司做的不好混不下去了,才出來找工作吧。
星華科技為了防止在招聘中出現走后門現象,立了一條規定:所有求職人員必須經過人力資源部門的初試合格后,才能到用人部門面試。招聘主管把麥秋否定了,楊進也不好說什么,但他想想還是覺得不甘心,便對招聘主管說,不行讓他來復試一下吧,就算不合格,我多少也能從他那兒借鑒一些歐普市場管理方面的東西。
招聘主管見楊進這樣說,便通知麥秋過來復試,楊進和麥秋一面談,立刻就喜歡上了這個小伙子,他覺得麥秋雖然年齡不大,但性格沉穩,思路清晰,言談舉止有著大公司銷售特有的氣場,更讓他驚喜的是,麥秋的營銷理論基礎扎實,文筆也非常好,做PPT什么的是一把好手。
招聘部差點錯過一個人才!不過楊進也沒怨那個招聘主管,他做營銷管理有些年頭了,深知人資部門選的銷售人員往往就是中看不中用,這在哪家公司都是不可避免的現象。
楊進決定錄用麥秋,但他是個情商很高的人,為了不讓那個招聘主管難堪,就告訴招聘主管說,手機和數碼產品的客戶渠道很多是相通的,麥秋手上有一些手機產品的客戶資源,是公司急需的,因此建議錄用麥秋。
麥秋雖然在流程上還要過三面,但楊進是他的直接領導,楊進同意錄用了,其他面試環節的負責人一般不會有什么意見。
麥秋就這樣開始了他在星華科技的職業生涯。五年來,他從區域經理做起,到南江辦事處經理,再到事業部營銷總監、副總經理,每一步都是楊進著手推動的,特別是去年提拔麥秋做副總時,還發生了一些波折。
當時公司想調國內營銷部一個大區總監到華南事業部當副總,但楊進推薦的是麥秋,于是,在經營分析會上,楊進和孟海帆以及人力資源總監就事業部副總的人選產生了爭議,好在他很有談判技巧,在會上始終恭恭敬敬地向孟海帆等人表述自己的想法,在立場上又極為堅定,不肯后退一步。雖然最終決定權不在楊進這兒,但因為他的資歷和在公司的影響力,以及他的堅持,公司領導最終遵循了他的意見,讓麥秋坐上了事業部副總的位置。
麥秋在職場上混了這么久,知道楊進這種做法有想搞獨立王國的一面,但他還是從心底感激楊進的信任和提攜。
現在楊進走了,麥秋覺得自己很有希望再上一層樓,做華南事業部的總經理,孟海帆這個月來和他談了好幾次,說的都是好好干,把華南事業部的擔子挑起來之類的話,當然這里面肯定有安撫麥秋的成分,但人總是喜歡把好事往自己身上想,麥秋寧愿相信公司確實有讓他當事業部總經理的打算。
而今天,就在公司要確定事業部總經理人選的當口,孟海帆約自己去茶館坐坐,這讓麥秋的心里蒙上了一層陰影。他在公司干了五年,又做到了中層,太熟悉公司上司對付下屬的那一套了,只有上司想讓你接受一個難以接受的結果,才會約你到那種讓人心情放松的環境,包括但不限于茶館、咖啡館、酒吧甚至夜總會等等。現在,麥秋幾乎可以斷定自己做總經理的事沒戲!
沒什么大不了的,反正自己還年輕,再說他才當了一年的副總,公司不急于讓他上這一步也能理解,畢竟華南事業部是公司的命根子。想到這些,麥秋心里稍稍好過了一些,下了班就去了易清茶館等孟海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