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答應海王要去前線!?你怎么能答應呢?海王這是在拿你當槍使啊!”
當卓天釗回去之后將這個消息告訴雷王等人,雷王頓時不淡定了,因為在他看來,卓天釗只要在神魔之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爆發(fā)出強大能量,令世人對其仰望就足以得到他想要的一切,所以根本沒這個必要去萬里天河的前線冒險,畢竟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活計,一來賺不到聲望,二來還可能會有危險,完全就得不償失。
“有些事,并不是因為想得到什么才去做,只是單純的想做而已!”卓天釗的回答十分的平靜,或許在他將這件事情說出來之前,就已經(jīng)猜到了雷王會有這樣的反應,因為他了解雷王這個人,雖然睿智多變,但出發(fā)點往往都圍繞著利益,所以對于他這種根本就撈不到任何好處的‘愚蠢’行為,定然是不會贊同的。
“你……哎,真搞不定你在想什么!”一看卓天釗的反應,雷王就已經(jīng)知道他主意已定,再勸也不會有什么結(jié)果,反而會搞僵了兩人的關(guān)系,所以善于洞察人心的他,也就干脆的閉上了嘴,無語的白了卓天釗一眼之后便是垂頭喪氣的搖了搖頭。
“好了,別郁悶了,不就是去外面逛一圈嗎?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我在這海王府已經(jīng)呆的淡出了鳥來,正好借此機會出去解解悶!”見雷王妥協(xié),卓天釗也終于是露出了笑容,拍了拍雷王肩膀勸慰道。
“解悶?”雷王擺出一副被你打敗的表情,已經(jīng)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如此危險的任務(wù)竟然被卓天釗說成是解悶,他還真搞不懂卓天釗是缺心眼還是狂妄的自信。
說實在的,以卓天釗跟雷王這兩個人的性格,還真就尿不到一個壺里,只不過海王需要借助卓天釗的上位來維持雷王府的利益,而卓天釗也需要借助雷王府的力量來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所以兩人才會勉強走在一起,當然,他們的性格雖然不適合交心,但卻并不代表兩個人就無法相處,事實上當他們擁有共同的利益與目標時,彼此間就能起到很好的互補。
而隨著雷王向卓天釗選擇了妥協(xié),其他人自然也不會再發(fā)表什么不同的意見,于是這件事就這么拍板定案了下來。
雷王表現(xiàn)的相當識趣,這令卓天釗有些意外的同時,也對他的態(tài)度相當?shù)臐M意。
三天時間轉(zhuǎn)眼即逝,海王給卓天釗安排的人也主動找上門來。
海王府派出了五個人,每一個人的修為都到達了神王級別,其中兩名下位神王,兩名中位神王以及一名上位神王,這樣的配備剛好非常的合適,而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海王故意安排,這五人當中為首的上位神王,竟然剛好是之前攔截住卓天釗等人想要給他們下馬威的那位。
當然,這一次再見到卓天釗,這名自我介紹中名叫風景浪的上位神王自然不敢繼續(xù)在卓天釗面前擺譜,相反,在他的字里行間,倒是頗有討好的意味。
卓天釗對風景浪的感官并不是很好,不過想到接下來一段時間還要一起相處,這一路上甚至還有許多地方需要仰仗于他,畢竟對于萬里天河中的一切,卓天釗完全可以說是茫然不知,因此倒也沒給他擺什么臉色。
雙方會面之后,并沒有多做停留,當即出發(fā)前往萬里天河,這一次,卓天釗他們的陣容絕對不小,一共有九名神王級別的強者,其中卓天釗與雷王都屬于府主級別,另外還有張橫,陳武,風景浪這三名上位神王,可謂相當?shù)暮廊A。
當然,這里并沒有算上各自的魂寵,而像卓天釗這樣的御獸師,麾下魂寵之中的青辰與赤艷戰(zhàn)力也是非凡,尤其是赤艷,一身實力已經(jīng)無比接近府主級別,除了卓天釗與雷王之外,赤艷隨便拋一個媚眼,其他人就會被勾的面紅耳赤。
至于鐵塊,冰雨,金光,衍武以及水蝶,他們的實力與其他人一比,倒是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在不知道這一路上會有什么危險的情況下,卓天釗也沒有將他們召喚出來。
這一次因為有了風景浪等五名海王府強者的加入,青辰倒也無需再充當坐騎的角色,而載著卓天釗等人出發(fā)的,是風景浪的魂寵,一頭修為已經(jīng)到達下位神王的鳳翅魔鷹,鷹頭鳳羽,通體漆黑,展翅寬達五百米,遮天蔽日,渾身上下都透著彪悍的氣息,倒也是一頭不可多得的中位神獸。
在路途中,風景浪便主動找上卓天釗,給他講解起了萬里天河的情況,這是海王在出發(fā)之前要求他做的。
之前海王跟卓天釗說海族的情況很復雜,卓天釗原本還不以為然,但是聽了風景浪的介紹,卓天釗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錯的很離譜,至少在他看來,海族的情況甚至比神界還要復雜。
整個海族一共分為三個大區(qū)域,將萬里天河以左中右的形式分割,其中位于萬里天河中部的被統(tǒng)稱為天海族的勢力整體實力最強,需要左右兩塊分別被稱為青海族跟紫海族的勢力加在一起才能勉強與之抗衡。
當然,這三塊大勢力對外的態(tài)度雖然一致,但內(nèi)部競爭同樣非常激烈,簡直就是群雄割據(jù),這么多年來,彼此間的互相傾扎根本就沒有停止過,相比較之下,也就是與神界與魔界接壤的那一小部分海族勢力比較安定。
青海族與神界相連,作為鄰居,所以與神界沿海的幾大勢力相處的不錯,彼此間也多有來往,尤其是貼邊的那幾方勢力,關(guān)系尤為親密,畢竟神界的勢力需要這些海族來維持他們沿海一帶的安定,而那些海族也同樣需要借助神界中的各方勢力來防止其他海族勢力的侵蝕。
而導致會有這一結(jié)果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雙方彼此間并沒有利益沖突,畢竟神界中人永遠不可能在萬里天河中與海族爭鋒,而海族內(nèi)部爭斗不止,也根本沒那個余力與野心來侵吞神界的領(lǐng)地,聯(lián)手則雙方都能太平,反之則對誰都沒有好處。
青海族中與海王府毗鄰的勢力叫做藏海族,在青海族數(shù)十家勢力中也算是一方大勢力,當然,他們的強大主要是來自于海王府的支持,其實一開始,藏海族在青海族中只能算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勢力,因為背后有海王府支撐,所以其他青海族勢力并沒有貿(mào)然攻擊藏海族,這也就給了他們足夠休養(yǎng)生息的機會,在其他勢力相互拼斗的內(nèi)耗中,沒有戰(zhàn)爭的藏海族終于逐漸強大了起來,等到周圍勢力反應過來,藏海族早就已經(jīng)不是他們所能抗衡。
不過話雖如此,但藏海族在青海族中卻還遠遠稱不上一家獨大,畢竟其實的勢力也不是傻子,一旦發(fā)現(xiàn)藏海族有什么異動,他們二話不說就會聯(lián)合起來,這也導致藏海族的擴充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順利,更何況海王府也不可能一直給予他們巨大的支持。
海王需要的僅僅只是邊境的穩(wěn)定,在他看來,藏海族可以強大,但卻并不能太過強大,雖然現(xiàn)在雙方的關(guān)系極為不錯,可是誰又能肯定,等到藏海族強大到吞并了整個青海族并脫離海王府的掌控之后,會不會貪婪的將目標投向神界內(nèi)部?
這么多年來,藏海族對于海王府一直都懷著感恩的心態(tài),因為他們很清楚,如果沒有海王府的支持,他們恐怕早就已經(jīng)被其他勢力吞并,畢竟海王府誰都可以扶持,可不一定非得要選擇他們藏海族,而且對于海王的顧忌,他們多少也能表示理解,所以這些年來,藏海族一直都沒有對外發(fā)展,而海王也對他們的這種態(tài)度非常的滿意。
海王府在神界雖然不問世事,但自從神魔之戰(zhàn)結(jié)束之后,他們一直都在未雨綢繆,一方面不斷的鞏固內(nèi)部的防御,因為他們不知道當時身為神界之主的帝王會不會打上他們海王府的主意,另一方面,他們還向藏海族討要了對方海域上空的領(lǐng)地,然后設(shè)置結(jié)界陣法,防止將來魔族的再次入侵。
海族的天空是海底,海面之上的空間對他們而言完全就是雞肋,所以藏海族也就賣了個順水人情給海王府,而事實證明,海王的確有著先見之明,十萬年后的魔族,果然再度升起了入侵的念頭,結(jié)果當魔族試探性的發(fā)動了幾次進攻之后,也就果斷的放棄了蠶食海王府的念頭,因為面對那遍地的陣法結(jié)界,他們根本就寸步難行,在連對方人影都沒有看到的情況下,本身就已經(jīng)損失慘重,這令他們很是氣餒。
而相較于海王府,其他防備松懈的沿海王府可就沒那么好運了,曾經(jīng)有好幾次,險些被魔族攻入腹地,要不是他們反應及時而帝王也在第一時間派人與他們一起堵上這個缺口,并且魔族也僅僅只是試探性攻擊的話,情況恐怕早就不堪設(sh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