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也是,一開始我兒子和我說這個事情,我一點兒都不相信。”
張澤熙連連點頭,笑著說道:“我心想,你在網上弄這個東西,怎么可能會有人相信呢?就算相信,又怎么給你捐錢呢?嘿,結果沒有想到,竟然還真的可以。”
“要不然人家都說,未來是網絡時代?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親自去做了。只要點點鼠標,就能夠完成了。”
姓王的病人感慨的說道:“就拿給咱們捐款這個事情來說吧,人家隔著好幾千里,動動鼠標,錢就捐過來了,不過話說回來,能夠想到這個主意點子的人,可還真是了不得呀。”
“沒錯沒錯。”
張澤熙感同身受,感慨的說道:“其實咱們最應該感謝的,就是當初想到這個主意的人才對,要不是他的話,咱們這些人恐怕只能是躺著等死了,我反正肯定是沒有錢治病了。”
“都一樣,都一樣啊。”
姓王的病人笑的合不攏嘴,說道:“我也是,我這幾年看病,可沒少花錢,家里老底都花完了,要不是這互助醫療平臺上的好心人,我可到不了這里治病啊。”
眾人紛紛閑聊著,彼此攀談時,發現大伙基本上,都是一模一樣的遭遇。
這時,有個人突然間聲音很大的說道:“……我這一次來天華醫院,是復查來了,我可能是第一批最早來天華醫院治療看病的病人了。”
這句話一出,所有人的目光,俱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張澤熙下意識關心的問道:“這位兄弟,你之前是得了什么病?”
“是一種惡性腫瘤。”
這個人笑著說道:“我和大伙一樣,之前也是跑了許多家醫院,毫不擴張的說,全國各地我都跑遍了,有的醫院說治不好,還有大夫干脆直接和我說,你這病沒治,快回家等死吧。”
眾人聽到這里,俱都是一陣心里不舒服,因為他們的情況,和這個人說的幾乎都一樣的,所以代入感特別強。
“但俗話說的好,螻蟻尚且貪生,更何況咱們人呢?”
這個人繼續說道:“我肯定不愿意像大夫說的那樣,回家等死,畢竟,我還有家人,我還有妻兒老小,我是家里的頂梁柱,我要是倒下了,我的家庭怎么辦?”
“說的沒錯。”
“咱們這個歲數,有的時候真不是給自己活著,而是給家人活著。”
張澤熙等人深有感觸的附和著。
“后來我也是通過互助醫療平臺,籌到了一些錢,然后天華醫院這邊看見了我的資料,他們的工作人員主動給我打電話,了解到了我的病情后,告訴我讓我來這里治療。”
這個人話鋒一轉,一臉笑容的說道:“我來了以后,咱們……呃咱這天華醫院這邊的專家教授,特別的熱情,給我仔細檢查了一番后,告訴我,我這個腫瘤其實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治療,天華醫院這邊和國外許多醫院都有合作關系的,因為這里的專家教授們,大多數都是去國外深造學習過,然后回來的,所以這里有許多在咱們國內沒有見過的特效藥,不瞞大伙說,我這吃了半個月左右,身體立刻就感覺不一樣……”
他滔滔不絕的講述著。
車里眾人聽的聚精會神,眉飛色舞,一個個都十分高興。
畢竟。
他們來之前,心里大多數都是沒有底的,因為很少有人聽說過這個天華醫院的名字,不過,倒是也有人曾經在京都市,看見過這個天華醫院的廣告。
就像是張澤熙這種。
與其說是他相信天華醫院,倒不如說他是相信互聯網,相信互助醫療平臺,而且天華醫院這邊的工作人員也十分熱情,讓他和之前看病,面對那些護士,醫生們面無表情,冷漠的態度相比,讓張澤熙有種不一樣的感覺。
當然了。
還有那百分之十的優惠。
這種種一切加在一起,才讓張澤熙下定決心來天華醫院看病。
遇到的這些病人們,讓張澤熙略微覺得有些放心了,但是,心里多多少少的,還是不那么相信。
眼下聽到這個病友的“親身經歷”,張澤熙才算是真正的相信了這家天華醫院,看來是真的很有實力。
“看來咱們這一次是來對了。”
張澤熙轉過頭來,低聲對旁邊的王姓病人說道。
“沒錯。”
王姓病人連連點頭。
誰也沒有注意到,坐在前面的趙明,對那個來“復診”的病友,投去一個贊許的目光,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中巴車又開了一會兒,眾人看見路邊的路標,寫著是某縣城之后,都有些驚訝。
“趙隊長。”
張軍忍不住問道:“這怎么都出了京都市了?”
“呵呵,誰告訴你出了?”
趙明反問了一句,笑吟吟的說道:“這縣城可是屬于京都市的。”
張軍仔細想了想,好像也對。
中巴車一個拐彎,開進了一個停車場里,趙明站起來,說道:“各位,下車吧,到了。”
眾人魚貫而行,下車之后,看見這院子里面,停了好幾輛依維柯,上面噴吐著天華醫院的字樣,這天華醫院有三棟樓,都是有七八層高,上面掛著門診部,住院部的牌子。
單從外觀來看,這天華醫院雖然說不上多好,但是也絕對不差勁兒。
“大伙跟我來,咱們去門診部。”
趙明大聲的說道:“到了以后,去導醫臺,告訴護士你們的名字,和預約的哪個專家,自然會有護士領你們去的。”說著,他一馬當先,眾人都緊跟在他身后。
進入這天華醫院后,里面的人,似乎并沒有張澤熙等人想象的多,導醫臺那邊站著五六個護士,彼此之間嘻嘻哈哈說著什么,偶爾有病人似的路人,拿著一疊化驗單,邊走邊看,整個門診大樓,一眼望去有些空曠,和京都市那些大醫院里面的人山人海相比,這里無疑冷清了許多。
但是眾人都“陶醉”在剛才那個“復診病友”的親身經歷之中,誰也沒有在意。
“趙隊長。”
有一個病友,注意到了這里的情況,有些不放心的小聲問道:“咱這醫院的病人,并不是很多啊。”
趙明聽到他的話,連忙說道:“我們這里都是采取的電話預約和網上預約,你們也看見了,咱們這醫院離京都市有段距離,所以為了方便大伙,不用來跑來去,我們這里都直接是看病之前,先打電話預約,如果今天有號,預約到了再來就行了。”
說著,他眼睛一轉,認真的說道:“你別看這里的人少,住院部里面的病人,那可是多了去了,而且,咱們這里早晨人多,這會兒已經過了人多的時候了,再說了,你們來看病,不也是之前預約好的嗎?如果你們預約好了,來咱們醫院以后,還有那么多人的話,那豈不是輪不到你們了嗎?”
“這倒也是。”
聽到趙明的這番解釋后,那個病人點了點頭。
“……你好。”
那邊的張澤熙,已經迫不及待的,來到了導醫臺,對著一個年輕的女護士說道:“我是之前預約看病的病人,我叫張澤熙,我預約的是李楠教授的專家號,請問什么時候可以看?”
這個女護士笑著說道:“請稍等,我查一下。”她拿起一個本子,翻了翻,撥了一個電話號碼,問道:“喂,李楠教授嗎,有個叫做張澤熙的病人,說是預約了你的門診……嗯,讓他現在過去啊?好的。”
她掛掉了電話,對張澤熙說道:“李楠教授現在正好有空,你過去吧。”說著,她給張澤熙指了位置。
“還真是不錯啊。”
張澤熙道了一聲謝之后,和張軍以及他老婆三人,向李楠教授的辦公室走去,對張軍說道:“咱們本來預約的是明天,沒想到今天就能提前看了,挺好的。”
到了掛著腫瘤科的走廊后,三人走進去,在一間辦公室的墻壁外,看見了貼有李楠教授照片的個人介紹。
“……李楠教授,曾在英國布洛特醫學院進修深造過,是國際上知名的腫瘤專家,曾經發表過多篇論文,從醫二十年來,獲得過無數榮譽和獎項……”
后面是一堆獲得過某某獎項的介紹。
當然,張澤熙他們也看不懂,也不明白這些獎項是誰設立的,反正單單從這個介紹上來看,這個李楠教授可是厲害的很。
抱著敬畏,激動的心情,張澤熙小心翼翼的敲了敲門,里面傳來一個聲音:“請進。”
三人走了進去。
看見一個約莫五十多歲,臉上已然開始有了老年斑的老人,戴著一副老花鏡,坐在辦公室后面優哉游哉的看著報紙,他抬起頭來看向了張澤熙等人,對他們笑了笑。
“李教授您好。”
張澤熙連忙恭聲說道:“我是張澤熙,之前曾經在網上和電話里預約過的那個病人。”
“張澤熙?”
李楠教授微微皺了一下眉頭,思忖了一下,旋即,恍然大悟,臉上露出笑容,說道:“我想起來了,請坐請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