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和兩個哥哥都不在家里,所以就算再怎么驚謊害怕,也沒有可以說的人。我不指望長安,他要隱蔽著做事,應該不會主動地出來找我說話的。
在房間里轉了幾圈,想著那兩個驛官,到底是有多急的情報要稟告。
邊關早興戰事,想來陛下與那些兵部大員是早有對策的。他們都說韓老將軍在軍中很鎮得住,那韓楚在那里,他們也會看在老將軍的面上照顧著他的。那會不會出了他們都沒有想到的事情呢?
要是再把長安和照唐兩人的異常聯系在一起,我要是聰明點,肯定能猜出些什么的。就算婉紫在,多少也會分析出一些東西了。早知道會遇到這樣的事,我就該好好地同哥哥學局勢分析,也不會像現在這樣束手無策。
……
“京師告急?”
八百里加急報的是這個?而且是京師告急?開國兩百年,歷經數代,從來只有我朝打得番國落花流水的,哪里聽到過京師告急四個字,做夢也不會想到的,深感難以置信。
“為了早日擊敗干國那群叛逆,兵部從相對較為平穩的北疆調了幾支部隊過去。當然,根據陛下的決斷,將護衛京師的禁軍調去北疆補上那里的空缺;然后從各地調廂兵來被京師的空缺,”小哥皺著眉解釋給我聽,“只要多幾天時間,那些空缺就都能補上。可是誰曉得北面的那個燕國會趁著這時候攻下來。雖然挑的是好時機,可不知他用了什么辦法,居然翻過了固雍城的城墻。”
固雍城是防北燕南下的要塞,依山而建,城墻高聳墻面光滑,易守難攻,叫固雍城也實在有“固若金湯”的意思。
但固雍城以南,直到京城,就再也沒有可以阻擋住軍隊的要塞了。
這些大哥都曾同我講過,所以,小哥說他們翻過了固雍城的城墻,就意味著,“北燕的大軍已經占領了固雍城了?”
“魏大將軍殉國,固雍城的禁軍散了。”大哥面色凝重。
“那……北燕大軍有多少人馬?”
“傾國之力,”老爹摸著胡子,“還有北燕邊上的那些異族,似乎也跟著一起來了。”他站起來,看了看娘親,又看看我,“若等他們在固雍城整頓好,繼續南下,京師是安全不了了。”
“京里有禁軍五十萬守著,也安全不了嗎?”
知道事情是挺嚴重的,可我畢竟沒法想到會有多嚴重。而且京都的五十萬禁軍部防也不是假的,之前韓楚就說過,五十萬禁軍,布在京師附近,可以保證陛下安全。
“我朝步軍雖然厲害,但騎兵乃步兵天敵,這你也是知道的。”
“可是以眾敵寡,怎么樣也不會連京師也輸掉啊。”鼓起臉,有些不明白為什么他們面色這么沉重。
“號稱五十萬禁軍,這些年因為國庫虧空,其實已經早已縮水;之前也說了,京師禁軍抽了一部分去補北疆的缺,他們現在還沒到呢……那北燕大將既然能想到法子渡了固雍城,也該是很具謀略的人,總該知道兵貴神速,我若是他,也會直接南下,兵臨京師。”
“那……”
“等著吧,他們陸續也該知道這個消息了,馬上就會有人準備南逃了。”
小哥說的是有人南逃,卻沒有提出“我們也該離開”的話,可我們一家聚在這里,總不會只是想要同我講這些局勢的吧?果然,老爹嘆了口氣,“旭直,我剛才已經叫許代去準備了,對外就說是去蒼南山上避暑,你帶上你娘親和陸玖去。”
“那老爹和哥哥呢?”為什么只是我們幾個走,既然要走不該是全部人一起走嗎?
“京中情勢復雜,還需觀望。你們走了,我們爺倆個沒有后顧之憂,到時就算出了什么事,只身匹馬也可以去同你們會合。”老爹說得理直氣壯,可我總覺得有點不對勁,所以就看向大哥。
他卻也是點了點頭,“爹同我都是朝廷命官,食其祿而忠于主,陛下不退,我們自然也得留在這里。”
“哥哥……”他們所得俸祿哪里夠得上用,其實用的都是家里的錢財,更何況,他也從來沒有表示出對陛下有多敬仰啊。我知道這些又是大逆不道了,可是,聽他們的分析明明京都失守是遲早的事,既然有看到事情前兆的眼光,為什么不走呢?
“你們先走,我們呢,再看看形勢,實在不行自然也會跑,陸玖啊,你眼淚汪汪的,當這是什么往離死別嗎?”老爹故意做出生氣的樣子,將胡子都氣得吹起來。
“我總覺得我們既然是一家人,同進退不好么?”我拉著老爹的衣服不想走。
“同進退,我還道自小耳濡目染,好歹你也該有些不同于其他深閨貴女的眼光與氣度,現在看來,果然個個頭發長見識短,走走走,拖延下去一點好處也沒有。”老爹將我甩開了。
我又轉身去抱大哥。
他當著眾人的面圈住我,“你走了,我才放心。”
可是我一點都不放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