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見得曹少欽擋住了宋光、毛彬。
釋慧、盧昆侖等人也是松了口氣。
這要是把炎帝給殺了,想想炎國那新軍、掣電連發神銃,便是他們這兩位絕頂高手,想想也心驚膽顫呀!
炎國報復起來,他們的山門都得被推了不可!
給山門惹來這樣的禍端,那可就成為千古罪人了!
是以,高嬋的話,他們雖然都聽到了,心里卻頗不以為然。
向炎帝出手?
尼妹!
這么得罪炎國,與我有什么好處?
有害而無利呀!
外強中干!
頂多只是立在一旁漠視著,以此恫嚇炎帝而已。
宋光、毛彬武藝都是一等一,若論起來,曹少欽不是他們的對手!
但是,自從抓了肖妙清,從她嘴中,知曉了玄武派的武功路數。
于是乎,情勢就變了。
曹少欽了解玄武派的武功,對上宋光、毛彬,便做到了“知彼”。
曹廿等鎮守內庫,閑暇時習練,更揣摩應對破解之道。
曹少欽閑時與他們切磋,對此都有了解。
故而,雖然他的真實實力遜于宋光、毛彬的聯手。
但是,仗著知彼、又掌握著些破解之道,斗起他們來,竟然不分伯仲!武功路數,更似招招克制玄武派!
宋光、毛彬越斗越心驚!
釋慧、盧昆侖看得也頗為吃驚!
劉玄的臉上,露出一抹微笑,淡淡的看著他們斗了數十招,忽的說道:“兩個打一個,算什么英雄好漢?”說罷,左手食指點出,一道指力破空,嗤的一聲,射向毛彬而去。
毛彬一驚,抽劍來擋。嘭聲之中,長劍斷為兩截,指力未消,擊在他的胸口,將他給震飛出去,撞向盧昆侖。
盧昆侖伸手按在他的后背,將他接住,震驚的望向炎帝!
·毛彬武功,已然登堂入室!
·而炎帝信手的凌空一指,他都接不下!
·炎帝的修為造詣,當在絕頂之列!
這是他萬萬也沒想到的啊!
釋慧也驚呆了!
·霧草!
·萬沒想到,炎國的小皇帝竟然會武功!
·還特么的躋身絕頂層次呀!
高嬋也懵逼了!
·我被稱為天才,修煉了十來年,也才登堂入室!
·他看起來,并不比我大幾歲,竟然、竟然……
·和他比起來,我這個所謂的天才,簡直就是廢物、垃圾啊!
滿堂皆震!驚!無!比!
齊刷刷的把目光瞧向劉玄!
·他還這么年輕,就有如此修為!
·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他怎么會有這么高的修為的?
·天賦?
·嗑藥?
·還是……
震驚之后,難免多想起來!
·事出反常必有妖。
劉玄神色淡然,心想:“朕不去找你們,你們到找上門來了,真是可惡!哼,神州要一統,諸國要泯滅;江湖武林不是法外之地,你們這些人、門派,也要泯滅!”
曹少欽見自家主子裝逼,很是興奮,唰唰唰,越斗越勇。沒了毛彬協助,只宋光一人,卻哪里是他的對手?
須臾之間,宋光便鋼鞭蹭了一下右手背,長劍脫手。
勝負已分。
曹少欽收回鋼鞭,鋼鞭又鉆入他的袖中,纏在臂上。神情嘚瑟的望向宋光:“你輸了,輸在了個閹人手上。”
言外之意,你丫的罵我是閹狗?你丫的連閹狗都不如啊!
宋光羞憤至極!
劉玄站起身,輕笑:“朕要走,你們誰攔得住?”
釋慧雙掌合十,躬身行禮,比先前初見時行禮更為恭敬,問道:“不知陛下的授業恩師尊姓大名?”
劉玄信口胡謅,“說來慚愧。家父做為皇帝,頗有些失責;但于武道修煉,卻是天縱之才!只是妄求長生,走火入魔,反受其害了。”
炎國和光帝疏忽朝政,而潛修道術,一意求長生,這是世人皆知的。
世人都道他是個昏君!
然而,聽了劉玄這一番胡謅,釋慧、盧昆侖等知道了另一層隱秘,都不由震驚,改換了想法:為帝雖昏,武道造詣卻在我等之上啊!
釋慧道:“原來如此。”
劉玄又道:“家父生前,將畢生功力都傳給了我。”
和光帝癡迷女色,乃至于廢長立幼,將江山交托到孫太后手里!
這也是惹得世人非議,都說他昏庸的!
直到這時,釋慧、盧昆侖等才醒悟過來。
·我就說嘛!
·眼前的炎帝年紀輕輕,怎么可能修煉到絕頂?
·原來是繼承了和光帝的功力啊!
·世人都道和光帝昏庸!
·他哪里昏庸啊!
·現在看來,他是本就有想法,想把帝位傳給幼子劉炫呀!
·孫太后也不過是個“工具人”!
·垂簾聽政,掌握國家權柄又如何?
·和光帝把功力傳給了幼子劉炫!
·劉炫憑此功力,便已躋身當世頂尖高手之列!
·以此武力,想要奪權,又豈是難事?
·和光帝下了一盤大棋啊!
·嫡長子、長子、孫太后、朝臣都是棋子!
·世人都被他給騙了啊!
·好可怕的心機!
·好可怕的權謀!
帝王心術,恐怖如斯!
一時之間,他們腦補出許多的劇情來,對帝皇權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望向劉玄的目光,也增添了幾分敬畏!
·這是和光帝選定的繼承人啊!
·又豈是易與之輩?
·和光帝駕崩時,他才七八歲吧?
·年紀還這么小,就在孫太后眼皮子底下,一路隱忍十來年!
·直到去年,才突起發難,宮變奪權!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帝心如海吶!
劉玄:“朕久仰諸位大名,今日一見,有些失望。朕要走了,你們好自為之。”說罷,與曹少欽往外走去。
無人敢攔、擋他們的路。
釋慧、盧昆侖等望向他們離去的背影,久久沉默。
釋慧心思電轉。
·炎帝不簡單啊!
·又不知從哪里弄到了掣電連發神銃,手握著裝備神銃的強軍!
·神州一統于炎國,似乎是大勢所趨!
·如此大勢之下,我大覺禪寺該如何抉擇?
·順應大勢,投誠炎國?
·阻止大勢,與炎為敵?
盧昆侖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真不知炎帝是個什么想法啊!
·究竟有沒有一統神州的野心?
·對待江湖武林勢力,又是個什么態度?
兩人不由的互相看了一眼。
·這是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呀!
離開了萬壽興國寺,這晚劉玄去了柳白纓那里過夜。
釋慧、盧昆侖、宋光等人來找劉玄,請求放人,被碰了壁。
宋光、高嬋心有不甘。
釋慧、盧昆侖卻不想多事,勸他們適可而止,不要沖動,自蹈險地、給玄武派惹下什么禍端!
宋光等沒奈何,只得壓下不甘之心。此行本來就違背圣虛子的心意,不敢多逗留,即與釋慧、盧昆侖等作別,回門派去了。
釋慧、盧昆侖卻沒立即離開炎國。
他們同宋光的人來,一方面是受了邀請,另一方面則是本身也有要事!
蓮花禪寺遭遇神秘勢力襲擊,高手盡隕落!
蓮花禪寺與大覺禪寺一脈相承,淵源極深,釋慧不能不管這事,需得來走一遭,調查兇手是誰!
洪義在去安瀤城的路上,失蹤了。
同時失蹤的,還有同行的猛虎幫的幾個弟兄!
幾個人生不見人,死不見尸!
盧昆侖也不得不來走一遭,調查此事!
這件事,才是他們來炎國的主要目的!
炎國江湖武林的水,太深了!
神秘的襲擊蓮花禪寺的勢力!
神秘的令洪義等失蹤的勢力!
神秘的殺害蕭修竹的若水教!
這三件事中,蓮花禪寺受到神秘勢力襲擊、蕭修竹被若水教殺害,都是震驚武林的大事!
而洪義失蹤,消息被盧昆侖壓著,還沒有傳播開去。
這三件事,有沒有關聯?
釋慧與盧昆侖不知道。
這三件事背后的神秘勢力,有沒有關系?
他們同樣不清楚。
亦或這三股勢力,就是一伙人?
他們依舊捉摸不定。
只能胡思亂想。
他們知道暗地的兇手,實力高強!
為了保險起見,兩人并沒有分開行動。
敵人藏在暗地里。
想要調查,面對的是一團亂麻,談何容易?
輾轉多地,還是茫然無緒!
眨眼之間,他們在炎國徘徊了近月。
驀地幾個消息,傳了開來!
宋光、毛彬等回門派的半路上,都到了楚國了,卻遇到了一個強人的襲擊,死傷慘重!
這個強人,兇猛至極,又去襲擊大覺禪寺、安瀤城丐幫總舵!
更傳說強人武功高強至極,修煉有邪道魔功,能吸人功力為己所有!
疑似是昔日的大魔頭吞天的傳人!
一時之間,名震武林!
大魔頭重現武林,也鬧得人心惶惶!
釋慧、盧昆侖聽聞到這個消息,已經是七月底,都大驚失色!
·什么!宋光他們遇襲了?
·什么!我大覺禪寺遇襲了?
·什么!我丐幫遇襲了?
·什么!兇手修為高深,修煉的魔功,能吸人功力?
·什么!疑似大魔頭吞天的傳人?
最后,兩人的腦袋里,都回蕩著三個字:任我行!
倆人心驚膽顫,不敢再在炎國逗留,即刻就啟程,憂心忡忡的往回去了。
劉玄坐在深宮里,聽著曹少欽敬佩至極的做著簡報,涉及[任我行]搞出來的大事。
不由的露出了微笑。
顯然,任我行就是出自他手!
他并不想親自下場,去對付玄武、大覺禪寺、丐幫等勢力。
這些勢力,盤踞武林,數百上千年的營造,名聲深入人心。
他們就是正道!
正道就是他們!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去打正道,那自己就是邪魔外道了。
這與鞏固皇權不利。
自古以來,只有制杖君主,才不在乎名聲呢。
稍微帶點腦子的,即便是昏暴的主,也要盡力掩蓋,給自己營造寬厚仁義君主的名聲。
所以,劉玄不能親自下場,也不能公然與他們為敵。
只得暗地里做陰謀算計!
推出任我行,讓任我行去搞事,借他的手,卻打殺了玄武派、大覺禪寺、丐幫等勢力,自己躲在背后,這才是王道!
任我行修煉吸星,本有缺陷,經由劉玄修正,能吸人內力,再無弊端。
他不辱重托,一出手,就干出了震驚武林的大事來,攪得武林人心惶惶!
釋慧、盧昆侖并沒有第一時間回大覺禪寺、丐幫。
而是去了玄武派。
武林忽然風云動蕩!
正道三大魁首先后遇到襲擊!
就是避世潛修了幾十年的圣虛子也坐不住了!
重出江湖!
宋光、毛彬兩大心愛弟子被殺,心痛至極,放出狠話,要挑戰任我行!
為了給弟子報仇!
為了除魔衛道!
為了天地正氣!
定時間:七月初七;地點:兩界山夾日谷。
釋慧、盧昆侖趕赴玄武派,會見圣虛子!
他們自信,以圣虛子臻入化境的修為,足以與任我行一戰!
然而,任我行并沒有遂他們的心愿!
那家伙干了幾票之后,以為投名狀,跑蠻晉去,投奔晉帝了。
晉帝大喜,拜為帝師。
任我行又建立日月神教,招收門徒,揚言要滅玄武、誅大覺、除丐幫,稱霸江湖、一統武林!
對于圣虛子的約戰,他猶如沒有聽到。
一統武林,從一統晉國武林開始!
他正忙著高舉日月神教大旗,征服其他的江湖武林的勢力呢!
無論是對晉朝廷敬而遠之的、還是與之作對的英雄好漢,都成了他的征伐對象!
本有武林好漢,不服蠻族統治,落草為寇,成為綠林道強人,依仗山水之險要,開山立寨,稱霸一方。
朝廷引為心腹之患。
任我行、日月神教積極征服他們,從旁又有晉軍協助。
一時間,綠林道慘遭重擊,勢力一個又一個的被拔掉!令晉國朝廷頭疼的幾個強人,也被斬下頭顱!
晉國君臣上下,對任我行再無疑心!
日月神教更肆無忌憚的擴張著!
兩三個月之間,日月神教崛起,教徒上萬,已然是武林中數一數二的強橫勢力!
在征服的過程中,任我行不斷的吸收功力,修為與日俱增。
晉國武林人士,多有不服,又打不過,于是逃往別國而去!
武林之中,隱隱兩足鼎立,正道以玄武派-圣虛子為核心;魔道以橫空出世的日月神教-任我行為核心!
雙方虎視眈眈,一場大戰,似乎迫在眉睫!
九、十月份,番薯成熟,到了收獲的季節。
劉玄帶著高潔、曹琳,輕車從簡,一行百人不到,出了京城,到京畿南郡去巡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