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賭贏了,石壁后精密機關伸出來、操縱戰魂骷髏兵的絲線,果真是圣弦。圣弦是自古以來極其特殊的一種琴弦,沒有人能說清它的材料。
有人猜測,圣弦是某種史前巨型生物的胡須,或是鬃毛。
更有人猜測,圣弦其是就是龍須。
無論如何,圣弦極度稀少,且每一根圣弦,都天生自帶美妙的樂聲,能令傾聽者墜入彈奏者構筑的音樂海洋中。
千百年來,所有樂師、大琴師,皆以能收集到一兩根圣弦為榮。可圣弦實在稀少,堂堂樂者家族,也不過僅有‘孔子’、‘蚩尤’二圣弦。
陳宇做夢都想不到,東漢光武皇帝劉秀,居然有這么多根圣弦。
劉秀擁有這么多圣弦,不好好藏起來,卻擱到大墓里,當機關。
暴殄天物?用這個詞匯來形容一位神文圣武的皇帝,顯然不妥。
除此之外,陳宇竟有些欽佩劉秀的奇思妙想。
一代真龍劉秀,差點橫跨兩千年的歲月,一刀劈碎陳宇這條鯉魚的腦殼。
戰魂骷髏兵的金鋼刀,刀鋒割開了陳宇的頭皮,砸裂了陳宇的天靈蓋,只要通過圣弦操縱它的機關,再給它施加一丁點的力,陳宇腦漿就飛出來了。
但就是這么吹口氣兒的力道,石壁后的精密機關再也施加不出來了。
陳宇用手指觸碰操縱骷髏兵的圣弦,指尖布滿元氣,輕輕撥彈,使每一根圣弦都有規律地震顫,響徹美妙的樂聲。
陳宇贏,就贏在圣弦的震顫上。
石壁背后、通過圣弦操縱戰魂骷髏兵的精密機關,自行運轉,兩千年無恙,且能根據種種變化,打出相應的戰法,甚至有點類似現代的智能AI了。
可想而知,它到底有多精密。
如此精密的機關,不怕敵人來硬的,就怕敵人來巧的。
圣弦震顫,對石壁后的機關來說,僅僅是一點微不足道的力量罷了。
然而它過于精密了,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力量,就會令齒輪發生偏移,結構出現混亂,繼而爆發連鎖反應,系統全面崩潰掉。
這種令系統崩潰的巧妙震顫,刀劈做不到,火燒做不到,大力拉扯它也做不到。唯有將圣弦當做琴弦,輕輕撥彈,才能做得到。
“咔!咔!咔!”無論石壁后面的精妙機關,還是受到圣弦操縱的戰魂骷髏兵,都發出了令人牙酸的錯亂崩潰聲。
“嘩啦!”最后一聲脆響,石壁后的精妙機關徹底壞掉、停止運轉了。
失去了精妙機關的操縱,戰魂骷髏兵的一身堅硬骨骼,相應隨之解體。
經過特殊方式改造過的人骨‘噼里啪啦’掉落一地,緊緊纏繞的諸多圣弦,也輕飄飄地散落到了地面上。
“唰!”陳宇的彈奏停止了,那雄渾古樸的樂聲撞擊在石壁上,產生最后一絲回音,也消失了。
存放近兩百噸黃金的寶庫、曹美人大墓外圍,重新歸于平靜。
但危機沒有解除。
眼下的陳宇,活著和死了沒有區別。
體內沒有一絲一毫氧氣了,各大器官全面告急,無屬性元氣也壓不住了。
不能呼吸,體內的廢氣二氧化碳無法排出體外,融入血液,進行了第二次循環。對陳宇來說,這些二次循環的廢氣,不亞于劇毒。
受創最重的是大腦,沒有氧氣,大腦就沒有清醒的意識,急速萎縮。
陳宇面臨著腦死亡的風險。
他現在需要做的,是憑借遠超常人的意志力,將彭明亮帶出去。
游到黃河水面上,呼吸嶄新的、甘甜的清新空氣。
顧不上掉落在地的名刀新亭侯和徐夫人劍了,毫無意識的陳宇,僅憑肌肉記憶,從腦袋上拔下金鋼長刀,插進腰間的作戰腰帶里。
他原地一滾,飛撲向瀕死的彭明亮,途中順手撈了一把,抓住一根圣弦。
剛剛圣弦發出的雄渾古樸樂聲,陳宇沒有心情欣賞,但它的曲調依舊悠揚、美妙。如果陳宇意識清醒的話,會為這根圣弦取一個應景的名稱:黃河。
劉秀拿圣弦‘黃河’當操縱戰魂骷髏兵的機關,陳宇比他還離譜,拿圣弦當繩子。陳宇用圣弦‘黃河’把自己和彭明亮的一條手臂纏住。
然后毫不猶豫,拖著奄奄一息的彭明亮,拼盡全力向黃金寶庫外面爬行。
連滾帶爬,姿勢很不雅。陳宇腦袋上有刀傷,鮮血染紅了他的整張臉。
鮮血淋漓之下,唯有那一雙沒有瞳孔、憋到盡皆翻白的眼始終望向前方。
陳宇大腿也有刀傷,嘩啦啦往外流血,所過之處,留下一條長長的血痕。
不過他留下的血痕,很快就會被掩蓋。
彭明亮除了只知道憋氣外,完全喪失了全部的行動能力,他只能被陳宇拖著走。他背后深入骨髓的刀傷,是他為救陳宇的性命留下的。
他身上還有十多個前后透亮的血窟窿,是被金箭射穿的。
陳宇在前,彭明亮在后,一路留下一條鮮血匯聚的溪流。
兩人的意識不再清醒,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不知道今夕是何年?
他們甚至連‘自己是個人’這種基礎意識,都消散了。
彭明亮的腦海里,僅剩下‘憋氣、堅決不能呼吸’這個念想了。
陳宇同樣如此,但更多了一條,那就是帶上彭明亮,往外爬,爬進水里,游泳,往上游,不停地往上游。一直游到哪里,陳宇忘了,記不清了。
拽著彭明亮爬出黃金寶庫的入口,游進黃河里,完全是潛意識使然,陳宇甚至還轉身把石門重新關上了。
重新入水,一直游,一直向上游去。陳宇死死咬住牙關,帶著彭明亮,不顧一切地狠命劃水。他什么都感受不到了,四周盡是一片黑暗。
地獄,黃河化身成為一片地獄,將陳宇死死地困在里面。彭明亮的龐大身軀,就是屈原投江抱著的那塊石頭,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斷把陳宇往下拉。
無邊黑暗的意識海里,一個個光怪陸離的想法,化為一個個小氣泡浮現出來。其中一個小氣泡,展現的是陳宇小學時候做過的一道數學題。
一只蝸牛想爬出水井,每天向上幾厘米,每隔幾天又會滑下去幾厘米。
問:蝸牛多長時間能爬出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