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秒后,為華夏古玩行奉獻終生的老狐貍收回了殺氣,制止了陳宇和古賀川口頭上愈演愈烈的爭端,同時告知在場所有人。
這是全國古玩大會決賽現場,主旨是斗寶,這里只講實力,不問其他。
老狐貍的威望自然是無與倫比的,經他一調和,所有人恢復了平靜。
這是老狐貍作為總評委,應該做到的事情。不偏不向,不讓某位參賽選手被輿論所針對。從開賽至今,他確實做到了公開公正。
比如瓷器那一輪,擁有一票否決權的他,還是妥協了古賀川的提議,宣布陳宇修補過的東吳釉下彩青瓷壇惜敗給古賀川的成化瓷青花宮碗。
也包括現在,他不讓人們對古賀川的血統和國籍產生非議。
老狐貍的做法無可挑剔,盡管在主觀上,他是與陳宇同氣連枝的。
連陳宇本人都不知道,老狐貍之所以忍他讓他,是因為老狐貍對他寄予了多么大的期望。無論老狐貍還是老狐貍的師尊鐘良,這些人都老了。
但華夏古玩行,需要更加鮮活的生命力。
至于古賀川,老狐貍欣賞他的能力,可古賀川的血脈是致命傷。
不然,每年為‘鷹’組織搜集精英的老狐貍,不會不給古賀川發邀請函。老狐貍更是非常清楚,古賀川那幾乎能與陳宇平分秋色的機緣,是怎么來的。
老狐貍本人支持陳宇,不過他絕對不會偏向陳宇。
能做到總評委這個位置,是因為老狐貍那無與倫比的宗師風范。
沒有任何一位宗師,會通過耍手段的方式,培養后輩。
事實上,這場全國古玩大會的決賽,陳宇能不能贏,決定了將來老狐貍對陳宇的態度。如果陳宇連一個古賀川都戰勝不了,那么……不好意思,換人。
老狐貍在心里默念。“小狐貍,我不會偏向你,但希望你別讓我失望。”
現場重新歸于平穩,老狐貍淡淡道:“陳宇選手,眾所周知,《離騷經》在島國咚京國博,你為什么還要掏一卷《離騷經》?它是贗品嗎?”
陳宇搖頭道:“不是,它是真跡。”
陳宇的話,再次引發了軒然大波。真跡?《離騷經》的真跡不是在島國嗎?這未免有些太驚世駭俗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
“哼!”古賀川冷哼道:“異想天開,我國……咳咳,島國的《離騷經》展覽過那么多次,沒人提出過任何質疑,難道你還想反對所有人不成?”
“世人皆醉你獨醒?真是愚蠢的想法!”
陳宇曼聲道:“如果真理是掌握在多數人手里的話,現在,人們還會認為太陽是圍繞地球轉的!是真是假,不靠嘴說。”
陳宇緩緩抬起手,一指老狐貍身后二百多位鑒定專家。“這些人,幾乎代表了魔都及周邊地區,古玩鑒賞的最高水平。”
“我這卷《離騷經》是真是假,讓他們一看便知。”
說著,陳宇揮手示意兩名湊上前來的工作人員滾蛋,自己將國寶級大部頭書法搬到老狐貍身后的鑒寶臺。
“騰!”二百多名鑒定專家全部起身,湊了過來,從口袋中掏出各種各樣的大殺器,手套,老花鏡,強光手電筒,以及各種倍數的放大鏡。
專家們分工明確,分批對《離騷經》進行鑒定。
那些擠不進來的,干脆翻出手機和各類書籍,翻閱起相關資料來。
專家們忙忙活活,足足折騰了一個多小時。
最后,一名專家擦了擦滿頭的大汗,顫聲道:“這……報告總評委,我們兩百多人竭盡全力,始終沒有找出這卷《離騷經》的任何破綻。”
“它很符合米芾的風格,也確實是宋代的物件。”
“據我們分析,這不是一部仿作,它……”
專家的話點到為止,只說無法證明它是假的,后面的不敢妄下定論。
因為后面的話說出去,一定會過于驚世駭俗。
總不能,世界上有兩卷《離騷經》吧?
臺下的觀眾們又是驚呼連連,心中已經隱隱有了某種猜測。
莫非,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又要見證歷史了?
說起來,自從陳宇和古賀川單對單斗寶開始,他們見證的歷史,還少嗎?
“哈哈。”老狐貍大笑道:“正是如此,和我猜想的一模一樣。”
“島國國博的那一卷《離騷經》,是真的。”
“陳宇選手拿出來的這一卷《離騷經》……也是真的那!”
“什么?”古賀川大驚失色,從老狐貍口中說出這樣的話,說明距離事實真相**不離十了。古賀川難以置信,下意識叫道:“不,不可能!”
不光古賀川不信,許多觀眾包括許多專家評委,亦保持懷疑態度。
米芾寫了兩卷《離騷經》?
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老狐貍搖搖頭,嘆道:“知道為什么我是總評委,而你們只能聽我指揮嗎?哎,連這么顯而易見的思維誤區都跳不出來,真是氣死我老人家了。”
老狐貍站起身,用手在《離騷經》上重重一拍,強調道:“這是絹本!”
“而島國的那一卷,是紙本!”
“絹比紙貴,也更利于保存。”
“所以我斷定,當年米芾是在這張絹本上寫出了《離騷經》,為了以防萬一,又在紙本上,臨摹了一幅。兩幅都是米芾親筆手書,當然鑒不出真偽!”
老狐貍的話,無異于驚破天了,這事,從來沒聽人說起過。
一時間,臺上臺下,疑惑聲不絕于耳,問題鋪天蓋地而來。
老狐貍皺眉道:“我說的是最有可能的結論,史書上沒寫,不代表沒有!不然,你們怎么解釋,陳宇這卷《離騷經》沒有絲毫破綻?”
“盡信書,不如無書,我說你們這幫家伙,腦子是怎么長的?”
全場,也只有老狐貍一人,把專家評委和觀眾當孫子罵,才沒人敢反對。
因為他確實有這個資格。
果不其然,被老狐貍罵了一通,臺上臺下眾人問題少了許多。
老狐貍靜靜說道:“其實,我早就看出,陳宇這卷《離騷經》沒有任何破綻了。之所以不說,讓專家團來鑒定,就是想讓你們知道。”
“這卷《離騷經》是真跡,不是我孔昌說的。”
“而是它,就是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