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妧朝天花板翻了一白眼。
楚瑜生怕明妧懟大太太,趕緊道,“娘,大嫂和我們一樣,施粥的時候是穿丫鬟裙裳的,只是在馬車內換了回來而已。”
三太太笑道,“還是你們聰慧,知道換成丫鬟打扮,不顯山露水,才更顯得誠心。”
明妧在一旁摸鼻子。
如果知道楚瑜是學她的,三太太一定不會這么夸她,她就當夸的是她了。
楚瑜、楚黛她們略尷尬,但沒有說破。
明妧小坐了片刻,就福身告退了。
等她一走,楚瑜就道,“聽說皇上派了公公暗中觀察滿朝文武都有誰施粥了,明兒我們還得去。”
三太太望著大太太,“這事,大嫂知道嗎?”
大太太搖頭,“我沒聽孫貴妃說這事,不過皇上既然是暗中觀察,肯定是考驗朝臣對朝廷的忠心,皇上果然英明。”
“只是既然是暗中觀察,怎么就傳開了?”老夫人質疑道。
楚瑜搖頭,“不知道是誰傳開的,反正就這么傳開了,好像是從德順公公的嘴里傳出來的,肯定不假。”
“施粥本就是好事,再加上皇上又暗中關注,你們就每天都去施粥,回頭我吩咐大廚房多做些饅頭,好歹我們也是鎮南王府,決不能讓人比了下去,”大太太道。
三太太贊同。
這事就這么定下了。
回屋后,周媽媽怕那些難民有什么傳染病,準備了熱水讓明妧沐浴。
明妧覺得沒那么夸張,但周媽媽執意,少不得從了她。
這邊,明妧舒舒服服的泡澡。
宮內,德順公公就惱火,向皇上訴苦,“皇上,你可要相信奴才啊,奴才可不敢假傳圣旨,說你讓人暗中觀察,都有誰施粥的事。”
德順公公跪下向皇上請罪。
假傳圣旨是死罪,他擔待不起。
皇上聽得一頭霧水,“到底怎么回事,起來說。”
德順公公爬起來,道,“也不知道是誰傳的,說皇上暗中派人觀察,城門口都有哪些人施粥,讓人偷偷記下來,說是考驗臣子們的忠心的,還說這話是從奴才嘴里傳出去的,奴才幾時說過這話了?”
皇上眉頭微皺,道,“是誰做了好事,往你身上摁的?”
德順公公,“……”
“皇上,您不生氣?”德順公公小聲問道。
皇上把手中奏折放下,笑道,“那些難民雖然不多,朝廷要施粥的話,也不少,現在這話傳出去,一堆人搶著施粥,給國庫減輕點負擔沒什么不好的,這話朕是沒說話,就當是朕說的,明兒你去城門口看兩眼,證明這流言不虛。”
德順公公,“……”
他伺候皇上這么多年,還沒見過假傳圣旨,最后皇上把圣旨補成真的。
他一定要打聽出來,這圣旨到底是誰假傳的,也忒忠心耿耿,還不欲人知了些,剛剛沒差點把他魂嚇飛了。
德順公公剛這樣想,就聽皇上道,“打聽下,看是誰這么聰明。”
德順公公連忙應下。
第二天,明妧她們前腳施粥完,坐上馬車回王府,后腳德順公公就坐馬車到了城外。
看著不少人施粥,那些難民都就著粥啃饅頭,雖然狼狽,但好歹沒有餓的饑腸咕嚕,略感安慰。
進過宮,見過皇上的,都認得德順公公,見他過來,連忙迎上去道,“德順公公怎么親自來城外視察了?”
當然是皇上吩咐的了。
不過這話德順公公沒說出來,只道,“皇上讓咱家盯著點城外,這事咱家沒對外說過,怎么就傳開了,惹的皇上狠狠的訓斥了我一頓,到底是誰傳開的?”
德順公公臉一沉,大家心都跟著顫抖,畢竟是皇上身邊的紅人,說話的分量有時候都堪比一品大員。
大家你看著我,我看著你。
最后,就把明妧捅了出來。
德順公公,
怎么是鎮南王世子妃啊?
不過,這像是她干的出來的事。
德順公公在城外待了一刻鐘,親自施粥,然后進宮回稟皇上。
皇上聽的大笑,“居然是她。”
見皇上高興,德順公公笑道,“奴才剛到城門口,正好鎮南王府施粥完離開,鎮南王世子妃也在,滿京都有鎮南王世子妃這么聰慧的大家閨秀不多見,三兩句話,就讓這么多人爭先恐后的施粥,奴才去的時候,少說也有十家在施粥,這一回水災,不用國庫派糧,這些涌入京都的難民就能填飽肚子了。”
皇上點頭笑道,“雖然手段不夠光彩,但心地良善,胸懷天下。”
“皇上可得好好獎賞世子妃,”德順公公趁機替明妧討賞。
皇上笑道,“是得好好獎賞下,把新進貢的果子送兩籮筐去給她。”
“皇上圣明。”
再說明妧,前腳回鎮南王府,后腳她泄露德順公公任務,惹的德順公公親自出宮查問的消息就傳回了鎮南王府。
明妧,“……”
楚墨塵,“……”
兩人你看著我,我看著你,皆是一臉黑線。
這是巧合呢還是巧合呢?
不出意外的,明妧被叫去了長暉院,接受批評。
老夫人皺眉道,“這事你知道不就成了嗎,怎么還鬧的人盡皆知了,給人家德順公公添麻煩。”
沒有比明妧更無辜的了,她道,“我只是和丫鬟隨口一說,沒想到會被人聽去,連王府我都沒說啊,怎么會鬧的人盡皆知呢?”
大太太則道,“雖然你是無心之失,但在外人看來,你的嘴巴也太松了些,藏不住秘密。”
明妧眨眨眼道,“雖然明妧是惹得德順公公不快,但消息傳開,受益的人可不少,就是王府,應該也不會天天都施粥。”
別得了便宜還怪她啊,這就不討喜了。
大太太嗓子噎住,不能否認明妧說的是真的。
三太太則道,“即便不是壞事,但也對我鎮南王府名聲造成惡劣影響,只怕這會兒外人會說咱們鎮南王府收買了德順公公,打聽皇上的一舉一動,施粥賑災都是裝模作樣。”
然后,大家一致決定要罰明妧抄家規,以儆效尤。
明妧無話可說,她實在沒料到做好事會拍到德順公公的馬蹄。
抄家規就抄家規吧,又抄不死人,就當是練字了。
就在明妧準備告退的時候,皇上賞賜的貢果送來了,接連大雨,道路難行,貢果送進宮不容易,也越顯得珍貴。
一屋子人臉都哏青了。
大太太問傳話公公道,“皇上不是很生氣嗎?”
小公公回道,“皇上起初很生氣,但德順公公說消息傳開,賑災的人多,百姓受益,世子妃做的是件好事,也不妨礙皇上看臣子們的忠心,皇上一高興,就賞了兩框貢果。”
明妧笑道,“皇上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