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說什么?”
皇宮,書房。
書房內坐著的正是老皇帝,一身金黃色的龍袍,好不顯眼。袍子上龍飛鳳舞地龍形,也象征著老皇帝一生的榮耀,一生的富貴。
可是現在,就算是平時面無表情的老皇帝,語氣中也染上了憤怒。在聽完了太子的話之后,久久不能平靜。
“回父皇,兒臣沒有信口胡謅,一切都是有憑有據的。這件事情傳出時,兒臣聽到也十分驚訝,不愿相信。
畢竟九弟他,向來與兒臣的關系都非常不錯,非常密切,兒臣得知這件事后,也是非常的痛心。
九弟他也許只是一時糊涂,父皇,您也不要太過生氣了,小心傷了龍體。”
太子也是明黃色的袍子,只不過袍上繡了梅花,繡了竹節,沒有繡上龍。這是自然的,龍象征著地位,如果他的袍子上膽敢出現龍,那可是大逆不道的。太子雖然狂妄,可這一點挑釁之事,他還是不敢做的。
“到了此時,你還為你九弟說話?這個趙啟明可真是不像話,往日里,朕還是太過縱容他了。
若不是你現在得知了此事,小心他反將了你一軍。上次那件事情,我就已經覺得事有蹊蹺了,他果然是拿你的人來開刀。
先派他到江南去,此事,我看是他謀劃好的吧,怎么會偏偏這么巧呢!雖然他那么喜歡江南,就讓他去吧,竟然試圖篡位?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他對于朕的安排有什么不滿,大可說出來,怎么能背著朕在背地里,搞這些小手腳呢?朕平生最討厭的,就是這種平時不努力,卻暗地里捅刀子的人。
若不是你發現的及時,他日,說一句不吉利的,朕真的是讓位于你,那他豈不是真的要謀反殺了你與朕?
從此,這天下就是他獨有的了。這像什么話呢?不孝子!真的是不孝子!養了那么大,居然是一個白眼狼。
盡管太子在一旁相勸,可是老皇帝的心情卻平復不下來。也是啊,無論太子說的是真是假,這種事又有誰,能夠真的放心的下呢?聽了之后,任誰都會激動的吧?
太子心里暗暗得意,哼,趙啟明,你想與我斗還是太嫩了些吧,不說別的,光憑我和父皇的關系,你就遠遠不及我和父皇的關系好。
我現在也不管那魏卿是不是真的背叛于我,或者他是一個墻頭草,趙啟明,我可與你說,哪怕是我踢出來扔掉了不要了的人,你也休想在我身邊對他教訓些什么話。我的人就是我的人,背叛了我,也要是我來把他處死,而不是你趙啟明在一旁,惺惺作態的。真是讓人惡心!
況且,就算魏卿是兩頭倒的人,你這樣在朝上大肆的與我作對,也讓我面子上過不去,要是不快點給你安一個莫須有的罪名,這口氣還真的咽不下。
反正你的心里的確就是想篡位的,不要以為,我什么都不知道。趙啟明,現在好戲才剛剛開始呢。你不就想篡位嗎?來呀,我趙華天天不怕地不怕的,倒是坐在這兒看好了,你到底如何把我的位置能夠搶了?
這件事情不管你想不想,反正現在從我嘴里說出來,一切自然已是成了事實,你看到時父皇信你還是信我?
太子的眼睛中露出了一抹狠厲的光芒,而在皇上看來,搖了搖頭。感覺趙啟明和趙華天分明都是他生出來的孩子,怎么差距就是如此的大呢?
“父皇,您不要著急,這消息我也是剛才得知,還不知是否是真的呢。
其實這件事也不是有意聽到的,這事兒是兒臣身邊的人聽到的。他們是不小心在回京的時候,就看到九弟偷偷摸摸的,在和一群人商議著什么。他也是無心一聽,哪承想,竟然聽到九弟想要謀害于我。
兒臣真的很委屈,兒臣一直是是一心一意,為了國家為了朝廷的。可是九弟現在想要這樣做,多少有些說不過去。
不過,兒臣覺得九弟還是太糊涂了,這種事情是可以包容的。畢竟兒臣和九弟平時常常處于一個對立的狀態,這對于九弟有些什么誤會,也是十分正常。
只不過他可能一時被嫉妒蒙蔽了心竅,才心生殺意的。父皇,這件事情兒臣認為,還是要調查清楚。
上次上了戰場,九弟也立下了不小的戰功,如此看來,如果您真是生氣,便派他到江南去,好好磨一磨他的性子。這樣一來,也許九弟想著想著,也就想通了,回來之后也會安心地輔佐朝政。”
太子這話可不是隨口說說的,不僅是假惺惺的,也是他早有預謀的。趙啟明一直都是他心上的一根刺,最近他又聽到身邊的人一通胡言亂語,也是分不清誰好誰壞。
只是聽了身邊人的意見,便通通照著做了下去,所以太子其實是一個很沒有主見的人,身邊跟的人是好是壞,很大程度的上,影響了太子的判決。
他們告訴太子夜長夢多,現在要是不除掉趙啟明,以后趙啟明就真的會篡位,太子也就信了。
這樣一來,他如果向老皇帝提出要派那趙啟明到江南去,地方那么遠,老皇帝也是管不到的。
到時候萬一趙啟明在江南之處,出現了什么問題,發生了什么意外,和他太子八竿子的關系,也都打不上了。朝廷中就算有人心中想說些什么,卻也是說不出來的。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那班給他意見的大臣們,口頭上說著,等趙啟明到了江南再動手,其實心里早有了一套打算。
他們想要太子為王,趙啟明是最大的絆腳石,只要剪掉了趙啟明這個人,太又算什么呢?到時候他們輔佐太子,那皇帝退位,他們可算是開朝功臣,太子還不是任由他們放在手心上把玩嗎?
到時候一切水到渠成,這世界都掌握在他們的手上,想想就覺得很爽。不然,難道你以為那些人,都是什么好人嗎?像太子這樣爛泥扶不上墻,又有幾個人是真心實意跟著他的?
那些大臣們無非也是看中了,老皇帝,特別喜愛偏心太子,所以太子一定會繼位罷了,不然的話,誰會去巴結太子呢?
“華天啊,你什么都好,就是太善良了。到了此時此刻,你還在為趙啟明說話,這有意義嗎?
我看你九弟就是被你給寵壞了。平日里他犯的一些小過錯,朕從來都不管,現在可好,你們本來就是手足,可他呢,居然想要你的命。你這般處處維護他,他可曾知道,可曾買賬了?”
太子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又開口了:“父皇,雖然您說兒臣善良,可是兒臣感覺,我們本來就是手足,事情不應該做的如此絕對。有一句詩說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回頭等兒臣,好好的與九弟聊一聊,他一定會回心轉意的。”
太子依舊是假惺惺的說著一堆說辭,聽到皇帝的耳朵里非常受用。自想:趙華天就是他看著長大的,這個人的言行品德都不錯,就是偶爾有些懦弱,又太過善良。
其實皇帝看到的通通都是表象,這些年來,太子慢慢長大,朝廷的斗爭,日益接觸。他早就不是當年那個,拍著皮球,雙眼純凈的男童了。
他一日日地長大,野心也一日日的變大,現在他也說不清哪個才是真實的自己了,面對皇上時,他根本就不是自己,就好像變成了另一個人。
“好了,華天,你不要再說了,你是太子,做事要果決,你要是這樣仁慈,以后可是怎么辦?
父皇怎么能夠把這江山,放心地交付于你呢?
這件事情,是對就是對,是錯就是錯,父皇自有定奪,你不必再為九弟多說一句話了,讓我好好的考慮考慮。
這件事情越早整治越是好,不然帶來的影響很大,你知道嗎?今日你善良,明日你就是那東郭先生。”
皇上想起了自己以前,其實他和太子是有著共鳴的,當年他根本無心與太子爭位,可太子卻想對他加害毒手,最后沒有辦法,老皇帝發現后,一怒之下,先行下手,殺死了太子,篡了位。
老老皇帝沒有辦法,最后只得讓位給現在的皇帝,現在回想起來,還是驚心膽顫的。
若不是當時自己,識破了太子的詭計,還能活到現在嗎?活到現在,皇帝也算是心滿意足了。
有著得意的兒子,有著繁榮的盛世,他現在就只想在安安心心的,多活幾年,而后看著兒子一步步的成長,一步步的走上帝位。
皇帝的要求很少,皇帝想要的也很少,他只希望他最喜歡、最疼愛的趙華天,能夠平平安安的度過一生,能夠繼承他的衣缽,好好的為這個國家服務。
但有時候,愛不僅會塑造一個人,愛也會毀了一個人。疼愛,可以讓他變得成一個更好更溫暖的人,溺愛,卻會讓他分不清方向,找不到自己,從而內心黑暗,再也,不復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