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大家都沒想到,趙啟明會舉薦這么一個人出來,此話一出,眾人聽清了,接著就倒吸一口涼氣。這趙啟明現(xiàn)在,是越發(fā)的讓人琢磨不透了。
雖然魏卿是新晉的狀元,可是他平時為人老實、低調(diào),更是試圖抱緊趙啟明的大腿,未曾做過什么出格過分的事情,怎么趙啟明,此刻卻要把他往火坑里面推呢?這個人還真是不近情意。
尤其是那魏卿,其實此刻更是瞪大了,眼里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這怎么可能呢?自己最近明里暗里的,都向趙啟明示好,為什么此時此刻,他卻要舉薦自己呢?
就算趙啟明不喜歡自己,可自己平日與他無怨無仇的,他何以做出這樣一種舉動呢?要是他想把自己弄到江南去,這樣一來,自己豈不是站到了他敵對一方嗎?
趙啟明的心思,果真是如同傳聞那樣琢磨不透,捉摸不透也就算了,可是為什么平時還要與自己作對?
雖然自己在朝堂之上,還未曾站穩(wěn)腳跟,但是自己這樣三番五次的向你示好,你卻如此對我。這筆帳今日我還不了,可是等改日,你等著,總有一日,我也要讓你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此番你想讓我到江南去,你且看我能否翻身,要是我翻身了,便是你的臨死之日!
那魏卿的眼里一閃而過了一陣鋒芒,看在他人眼中,也不禁毛骨悚然。
看來這魏卿平時藏的很深嘛,總是一副溫吞的樣子,這也有這樣歹毒的一面?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現(xiàn)在趙啟明小小的一試探,他便是如此記仇記恨,這在朝廷之中可是大忌。如此說來,這朝堂之上的每個人都有敵人都有仇人,那豈不是出門在外都不敢走了?早就被自己的仇人千刀萬剮、五馬分尸了。
皇上聽了趙啟明的舉薦,心中也是疑惑,挑了挑眉,不知道趙啟明這番說話,有些什么意思。按理說魏卿是新進(jìn)的新科狀元,和趙啟明搭不上關(guān)系,尤其是他剛來朝廷,如同浮萍,身邊也沒有能夠依靠的人,趙啟明為何要對他出手呢?
難道這魏卿,他已經(jīng)是太子那邊的人了?不是吧,也未曾聽太子與自己說起過。而魏卿也沒有什么小動作,要是就這樣分析的話,好像也有些不合情理了,哎。
可是現(xiàn)在又要怎么辦呢?現(xiàn)在太子也不在,趙啟明的提議只怕是無人敢駁回的了。這魏卿,就當(dāng)他是運(yùn)氣不好,說不定到了江南去,還能有一番作為,回來提官升爵,也算是對他的安慰了。
可要是回不來新科狀元又不止他一個,少了一個半個的,難道朝廷就不轉(zhuǎn)了嗎?
想到這里,皇帝就準(zhǔn)備開口了,看上去皇帝是經(jīng)過一番深思熟慮的,只不過他心中的利弊權(quán)衡,卻是很多官員都無法得知的。那魏卿看到皇上,馬上就要開口了,心里一熱也是急了:怎么辦?
皇上若是開口,派他到江南去
他好不容易才從一個小地方,辛辛苦苦的考試中舉,來到了今日的朝堂來,見到了皇上,還想著有一番作為呢。
自己明明都已經(jīng)認(rèn)準(zhǔn)了太子的腳,要抱住了,可是太子今日又不在,必定是不會為自己說話的了。等人來救,還不如等死,看來還是要自救才行啊!
可是現(xiàn)在,就算他開口自救,也不會有人和他站在同一戰(zhàn)線上,這可怎么辦?魏卿急得像熱鍋鍋上的螞蟻,也時不時的就瞟向皇上的方向,生怕皇上一開口,自己就要被派去江南。
江南,那是什么地方啊?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他還能回得來嗎?還不如到邊疆打仗去,說不定還能立戰(zhàn)功。可要是被派去了江南,那和流放邊疆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算了,此刻也想不得太多了,先開口就先有發(fā)言權(quán)。魏卿清了清喉嚨,拱了拱手,一番禮數(shù)做得倒是蠻好的,只是一開口,卻有些啞口無言。
他強(qiáng)壓下心中的怒火和忐忑,硬著頭皮也只能上戰(zhàn)場了。
“稟告皇上,九殿下能夠舉薦小臣,小臣自然也是覺得十分榮幸的。只是這件事在小臣看來,若是派小臣去,恐怕不是很恰當(dāng)。
一件是因為,小臣現(xiàn)在剛剛接觸朝政,剛剛被提拔到朝廷上來,許多事情還不很明了。這樣的話,小臣現(xiàn)在對什么事都是一知半解的,到了江南去,若是江南的官員問起來,小臣也是無法回答他們的問題啊!
再者說來,小臣雖然是新科狀元,雖然以前是多讀書廣讀書,可要是實踐起來,小臣還是要拜師學(xué)藝的。哪成想,一入朝廷便能被委以這樣的重任呢?萬一小臣搞砸了,那豈不是丟了咱們朝廷的臉嗎?
而且小臣現(xiàn)在,剛剛接手事務(wù)所的工作,許多事情,都還是學(xué)了個皮毛。
而且事務(wù)所那邊,有一位老臣,他不是準(zhǔn)備衣錦還鄉(xiāng)了嗎?要是小臣此刻離開,必定耽誤了事務(wù)所的許多事情了。這樣一來,人手上的不足也容易造成麻煩、造成漏洞。
所以呀,依照小臣看來,這件事情雖然妥當(dāng),可卻也不夠妥當(dāng)。皇上,您要是說派小臣去辦這件事情妥當(dāng),小臣必當(dāng)全力以赴。
小臣絕對不是不愿意去,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只不過現(xiàn)在,小臣多方面的考慮了一下,小的著實不是很適宜的人選。”
噼里啪啦的,但是也松弛有度,魏卿以為自己說的很冠冕堂皇,說的很是真情實意,說的很是不疾不徐。好像這件事交與他做,他真的沒有什么關(guān)系,只是給出了一番建議。
殊不知,這事情聽在皇上的耳朵里,真的是嗤之以鼻。許多大臣們聽了,也感覺這魏卿的火候未免太差。一聽就是官話套話,還不就是個貪生怕死的小人嗎?
雖然每個人都貪生怕死,可魏卿與朝堂之上其他的老臣子相比,這番話說得還是太嫌淺薄了。
他以為他自己是誰嗎?真是自視清高。朝廷沒了他,不還是可以轉(zhuǎn)嗎?講的好像缺了他一人,就不能運(yùn)作了似的。
這個人啊,還真是太過高傲了,缺他一個不缺,多他一個又不多,難道他以為他來這朝堂之前,就是兵荒馬亂、人仰馬翻的嗎?
他自己還在沾沾自喜呢,殊不知這番話說出來,惹了多少人的討厭,又讓多少人在他的話語中被得罪了呢?
說起來,趙啟明如此舉薦他到江南去也好,這般沒頭腦的人,無論是敗在誰的名下,人家都不會愿意要的。這翻想來,也算是看清了他的嘴臉吧。
再說那太子一黨,這魏卿最近,難道是和太子交好了?不然趙啟明又為何要針對他呢?
但要說太子那人也是可憐,如果真的是和魏卿搞在了一起,只怕也是命不久矣。
這魏卿顯然就是個沒頭腦的,誰收了他,誰都得倒大霉。太子也是,收人向來不看人品,怎么總是收一些豬頭餅回去?早晚有一天,太子可是要翻船的。
想到這兒,眾人皆是相視一笑,然后低了頭也不再說話。趙啟明聽了魏卿這話也是慶幸,這人一看就不靠譜,自己沒收了他也當(dāng)真是好事,這人說話一點(diǎn)都不經(jīng)大腦,要來又有何用?還不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趙啟明的手下不缺錢,他的確是缺一些能干的將領(lǐng),但可絕對不是像這魏卿一般,什么事都給你辦不成,到了最后反而添堵,那可還是有好多事,等著魏卿去學(xué)呢,誰有空給他指點(diǎn)?
此次江南一事,如果這魏卿不說話,這一切還算是可以商量,可現(xiàn)在他這樣說了話,看來皇上也是一定會派他去的了。
雖然朝堂之上,不是每個臣子皇上都喜歡,但這魏卿說話的態(tài)度著實讓人不爽。何況他這般說,也必定是得罪了不少人吧,皇上可是不能坐視不理的。
果然的,魏卿得意洋洋的說完了這番話,雙眼毫不畏懼,直視皇上,就等著皇上夸獎他講得如何好、如何妙,最后這件去江南的美差,還落不到他頭上。
可是,皇上露出了意味不明的笑容,緩緩地開口了,這一開口,就嚇得魏卿大驚失色。
“愛卿,你這話說的,倒是頗有文采呢。不過,既然你這般有文采,朕對你也是十分的賞識,要是不派你到江南去,可也是大材小用了。
你也說了,事務(wù)所有一位老臣,馬上將衣錦還鄉(xiāng),但是他走了,你要是還沒回來,那可真的就是你的位置無人頂替了,事務(wù)所也就是活不下去了,是吧?
所以呢,你還是早去早回,趁早把那群頑固不聽勸導(dǎo)的分子給解決了。回來之后,也好好好的學(xué)習(xí)你那些,關(guān)于事務(wù)所的事情。這樣一來,兩邊都不耽誤。
按道理來說,你是新科狀元,這么聰明,這點(diǎn)小事,你是可以顧及的,不必太過緊張,也不用自愧不如。
方才看你花言巧語、巧言令色的,朕著實歡喜,朝堂之中有你這般的臣子,朕還畏懼什么呢?處處都為朕著想的人,朕可是歡喜的很。
你的能力,朕可是看得到的,可別讓朕失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