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胖子說的鬧鬼魚塘在一片田地邊上。魚塘主人的房子就蓋子魚塘旁邊,是一座三層的小樓。房子的廁所蓋在院子里,緊挨著魚塘。
楊胖子帶著我們踩著田埂走到了魚塘旁邊。
走到離魚塘沒多遠,師父突然不走了,然后瞪著楊胖子,好像有點生氣。
“師父,你怎么了?”
“這個混球逗我們玩!”師父指著楊胖子說。
“大師,我哪敢啊,您怎么這樣說?”楊胖子有點害怕。
“我問你,這個地方鬧鬼是不是十幾年前的事了,這么多年這里平靜的很,對不對!”師父質問道。
“您怎么知道的,確實是,這里的紅衣女鬼傳說是十幾年前的,但是有好多老人都有目擊,所以流傳比較廣。”
“師父,這個魚塘你看出了什么啊?”師父是看出來了,我還蒙在鼓里呢。
“這里原來是有個女的,他屋里男的吃喝嫖賭,還打她,她受不了了,穿著件紅色的睡衣跳下去淹死了。當時應該是鬧過幾回,但是也沒鬧出人命。”師父又開始了神奇的“推理”。
“后來,這個屋里擴建院子,在整理蓋了個廁所,那些粑粑尿的,直接就排了下去。那個女的正好是從那個廁所那里跳下去的,尸骨估計還在底下。本來怨氣很大,常年被粑粑泡,再狠的鬼估計也鬧騰不起來了。”
“大師你太神了,這都能看出來。”楊胖子五體投地。
“你們這里到底還有沒有靈異的地方啊!”師父有點失望。
“大師,靈異的沒有了,我們這里有個肖爹廟,還有個楊四將軍,都很靈的!”
“來都來了,就去看看吧!”
肖爹廟是一個很小很舊的廟。有多小呢?看過西游記孫悟空打二郎神變的那個廟吧,就比那個只小一點。
廟里面有三尊神像,神像特別老舊,供奉的應該是當地的神仙,什么娘娘和什么爹爹,名字太長我也沒背下來。
神像的外面照著玻璃,玻璃里面還塞了一些舞獅用的獅子頭什么的。神像前還燃著三炷香,應該是有人一直看著的。
師父說:“既然來了,我們就燒個香吧。”
按照師父的說法,有事三根香,無事一根香,我們一人點燃了一根香,作揖,然后把香插進了香爐。
神奇的事發生了,我們同樣用的都是廟里的香,師父和楊胖子的香都是正常在燒,我點燃的那根香就很不正常。仿佛有人在旁邊一直吹一樣,燒的特別的快。師父他們的香剛燒了一個香頭,我這個居然已經燒了一半了,而且香灰居然沒有落下來!
我正納悶呢,突然發現師父正在看著我笑。那個笑容,非常的猥瑣。
“師父,你干嘛啊,又有女鬼耍流氓了?這大白天的也太囂張了吧!”我以為又是類似上次常美娘的事件。
“你小子想什么呢,這事我先不告訴你,一會你就有感覺了!”師父賣關子!!!!
“胖子,你不是說還有一個嗎,咱們趕快去,要不然你老大要扛不住的!”師父話里有話,搞得我心里發毛。但是有一想,有他在,我還怕個什么!
于是,就跟他們一起來到了楊四將軍廟。
如果說,剛才的肖爹廟是舊的出奇。那么這個楊四將軍廟就是新的出奇。新到什么程度呢?
這壓根兒就不是廟,是一個車庫改的!
車庫兩邊是兩扇卷閘門,為了出入方便,兩扇卷閘門上都分別開了一扇小門。
車庫中間擺了一個供桌,供桌上全是大大小小的神像。
所有的神像都簇擁著一尊稍微大一點的神像。頭戴束發金冠,身披盔甲外罩戰袍,腳蹬戰靴。是一個古代將軍的形象。
供桌的前方有個小茶幾,上面擺著香爐和一些供果。前面有三個蒲團,用來磕頭跪拜。除了這些,這里就是個車庫。
楊胖子,去把看守“廟”的老爺子請了過來。老爺子當時正在看別人打麻將,來的時候還有點不耐煩。
師父說:“這可是正神,我們來上個香吧!”
說著點燃了九根香!結果,剛一點燃,就滅了六根。車庫的門是關閉的,上面的玻璃窗也沒開,里面沒有風啊。 師父笑了笑,又一次把九根香都點燃了,結果呼的一下,又有六根香熄滅了。
“哈哈哈,將軍真客氣。”師父自言自語道。
這一回,師父沒有再點香,直接把點燃的三根香插在香爐上。
然后手持一根香,踏罡步斗走到廟門外,把香插在土地上。然后關上門回到了神壇前。
師父正準備給神像作揖,突然一陣狂風從師父點香的方向吹了進來,把車庫后面直接吹開了,車庫前后門的卷閘門被吹得嘩嘩作響。
“來得真快啊!”師父嘆了口氣,對那位看廟的老爺子說:“你們是由多久沒有人來敬香了啊?”
老人家也看出了師父的道行,深鞠一躬,說道:“大師啊,這里原來是有座楊四將軍廟,而且香火很旺,可是幾年前開始,村子里的男丁都跑到外面打工了,只剩下我們這些老弱婦孺。香火也冷請了。原來的廟也就拆了,我們只能把牌位搬到了這里。這里也沒有人管了。”
師父搖搖頭:“可惜啊,我們既然來了,就捐點錢,也表個心意吧。”說著自己掏出100塊錢,我也拿出100,一起放在了神壇上。
錢剛放在神壇上,又一股狂風,把后門刮開,從神壇穿過。
老爺子激動的叫道:“將軍顯圣,將軍顯圣了!”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趁著鄉親們過來圍觀的節骨眼,快速離開了!
誰知道這一離開,我的噩夢卻開始了......
師父說:上香
上香是人與天地或靈魂類溝通時的冥想具象的方法。
我先扯遠點,鬼神是沒法用嘴吃的東西的,可是為什么我們要放供果呢?而供果供完之后人還可以吃呢?這難道不是對鬼神的不敬嗎?
其實那些看似沒動過的供果,鬼神已經享用過了。沒錯,他們“吃”的是氣味。所以,沒有誰會在神像前供個榴蓮的。
那么上香也就很好理解了。因為香不就是氣味嗎?
一般來說,每次冥想或試圖溝通的時候,上3根香,而只是表達自己虔誠意愿的時候,1根香就足夠了如科儀里所唱的那樣——“心假香傳”。因此,每次的上香,都是一個冥想的過程,都是一個向受供奉者表達敬意的過程。
所以,上香越是至心至誠的恭敬、謙遜,就越能表達虔誠的含義。故而,上香其實是一個自我內斂、內省的表象。不要指望用多好的香,就說是虔誠,更不要說上多少次香,就說是恭敬。而是上香時的那個“心”,是否低調,是否平和,是否愿意接受對境的考驗,是否愿意有個自我修改的決心,才是“與道合真”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