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蕭雨晴正在倒騰著她收上來的紅薯,一抬頭就看到蕭山面色難看地走進了家門。
出門的時候他爹心情還不錯呢,現(xiàn)在怎么回來就成了這個樣?
蕭雨晴心下疑惑,便開口問道:“爹,你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嗎?”
這時,剛出屋門的劉慧芳也看見了蕭山的異樣,出聲問道:“是啊,夫君你臉色怎么這么難看?”
蕭山嘆了口氣,便把去見田金花的事,都給妻子女兒一五一十地說了。
“要這么多?”劉慧芳忍不住脫口而出,她的臉色也難看起來。
蕭雨晴也很生氣,沒想到田金花還能說出這么不要臉的話來。她恨不得現(xiàn)在就去撕了田金花的嘴。
可是她還是要先試探一下他父親的意思,不管怎樣,不能傷了他父親的心。
她緩緩地開口道:“爹,你怎么想的,你覺得咱們要不要給奶奶這養(yǎng)老錢?”
蕭山直接了當?shù)卣f道:“我自然是不想給的,每每想到你們大冬天生著病被趕出家門,我就心疼,你奶奶她做得太過分了,那是把你們往死路上逼啊!
最近又接二連三地給咱家找事,在她心里對我估計早就沒了母子之情了。”
蕭山說話間,臉上的傷心掩都掩不住,他又接著無奈地說:“唉,自古孝道大于天,倘若不管她,她一個不孝的帽子扣下來,說到哪都是咱們理虧!”
蕭雨晴默默聽完蕭山的話,能看出他對田金花也沒有什么感情了,想給她養(yǎng)老,也僅僅是怕自己落下不孝的名聲,他自己倒沒啥,就怕自己的名聲連累了兒女的將來。
知道了蕭山的心思,蕭雨晴忍不住松了口氣,就怕他爹是個固執(zhí)又愚孝的,現(xiàn)在看來她爹還是比較開明的。
這樣就好辦了,她給蕭山分析道:“爹,這個你不用怕,當時簽分家文書的時候,上面還寫著清清楚楚,兩家從此互不干擾。按道理,咱們和她已經(jīng)沒有關(guān)系了。”
蕭山當初只知道和老家兒那邊分了家,并不知道還斷了關(guān)系,互不往來。聽蕭雨晴這么一說,他心里也松了口氣,“這下好了,有這文書就好多了,你奶再不講理,也不能隨便拿捏咱家了。”
“爹,那我去讓人請村長伯伯過來吧,當初分家的時候是村長伯伯給作的證明,現(xiàn)在還是請他出面來調(diào)解此事,想來我奶也不敢有啥意見。”蕭雨晴提議道。
劉慧芳和蕭山都覺得在理,說道:“好,好,這件事就要趁早解決,早點落定下來,咱們也好安心做別的事。”
然后就請了村長和田金花和大房都過來了。
村長直接將分家文書拍在田金花面前,“這分家文書上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蕭山和你們這邊再沒關(guān)系了,以后互不干擾,你才多久,你就忘了?”
“再有分家文書,又怎樣,他蕭山還是我兒子,留著我的血,這個改變不了!”田金花拒不認賬,不甘心地說道。
蕭山冷笑一聲,“哼,您的親兒子蕭山,已經(jīng)被您換了二十兩銀子送到戰(zhàn)場上去了,你就當他死在了戰(zhàn)場上吧!我回到北亭村的時候,也就剩了一口氣了,能活下來全虧了晴兒。”
劉慧芳也跟著說道:“還有晴兒,發(fā)著高燒被你哄出來,后來全身抽搐昏死了過去,她能活過來全是因為她命大。”
劉慧芳不知道的是,她的親閨女那次就已經(jīng)死了,活下來的已是別人的靈魂。說田金花逼死蕭雨晴,還真是一點沒有冤枉她。
田金花面色難看終于也敗下陣來。村長又敲打了他們一番,警告他們?nèi)粼偃ナ捝郊音[事,絕不輕饒!
再晴兒的提議下,他們兩家又單獨簽訂了一份斷絕關(guān)系的文書,蕭山,蕭河,田金花都按了手印。
這下好了,徹底擺脫了。
田金花面色沉得能滴出水來,悻悻地帶頭回去了,蕭山是指望不上了,家里一個銅子都沒了。
回了家,她就對兒子和孫子說,讓他倆都盡快去鎮(zhèn)上找個活計,若是只靠著那點田地,馬上他們就要被餓死了。
蕭河也清楚家里的情況,點頭應(yīng)了下來。
蕭雨奇也保證等他傷好了,也去做工。
蕭雨晴他們解決了田金花這個大麻煩,心情輕松又愉悅!
蕭雨晴安排玉樹臨風去翻地了,土豆收完了,等打理好土地,就可以再種一茬莊稼了。
之前留種的七八個紅薯,經(jīng)過她精心育苗,現(xiàn)在收了三百多斤紅薯,這下紅薯也可以大片的種植了。
最適合種植紅薯的,莫過于山腳那邊的土地,她便讓幾個死侍打理出四五畝地,全來種紅薯。
現(xiàn)在育苗的事,珍珠翡翠也都會了,全交給了兩人負責。
還有幾個死侍,識得些藥材,且他們武功高強,便時常進山打打獵,采些藥材,賣藥材和獵物的錢成為家里不小的進項。
蕭雨晴每天埋在藥材堆里,研究制作藥丸。像是驅(qū)蚊丸,消暑丸等等。
大花便跟在蕭雨晴身邊學(xué)習(xí),蕭雨晴耐心地給她講解,現(xiàn)在大花也認識不少藥材了。
劉慧芳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用親自做飾品了,她只負責檢驗每天村里人送來的飾品,村里人都是每天天黑前把當天的飾品送到蕭家來,然后劉慧芳第二天挨個檢查一遍,再交給定期來收貨的成衣鋪的小廝。
轉(zhuǎn)眼到了五月初一,也是軒兒放假的一天,下午全家一起去鎮(zhèn)上送軒兒,同時也要在鎮(zhèn)上買些禮品回去,因為明天就是外公的生辰了。
到了鎮(zhèn)上,蕭雨晴和眾人先來到小吃鋪。店鋪門前等著六七個顧客,看來生意還是一如既往地好。
蕭雨晴讓人將最近做好的粉條拿來店里,準備前期先放在小吃鋪試賣一下,若是市場不錯,再尋別的銷售渠道。
蕭雨晴告訴翠娟,以后可以每天燉一鍋粉條,放到保溫桶里,給每個過來的客人試嘗一下,將粉條推銷出去。
當王翠娟聽到蕭雨晴將粉條定價為一兩銀子一斤的時候,還是差點驚掉了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