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純陽觀,張肅隨李忘生去見了呂洞賓稟明事由,隨后各自去休息。
他盤坐在炕上,默運玄功,內(nèi)力轉(zhuǎn)了幾個小周天,身上摔出的淤血化開,登時好受了許多。
他這才躺下休息,心中暗道:下次定要量力而行,不能再這么莽撞。
原來張肅白天爬山,初時尚不覺艱難,后來氣力將盡,只是咬牙堅持。
加之華山山壁,越往高處,越是陡峭,有些地方刀削斧鑿,光如鏡面,跟本無處借力,更不要說攀爬,他只能橫向挪移,待得看到石縫,才能繼續(xù)向上。
如是再三,他很快就沒了力氣,當(dāng)想返回山道時,才驚覺距離已遠(yuǎn),他只顧著堅持向上,卻忘了留出幾分力氣回轉(zhuǎn)。
所幸他下方不遠(yuǎn)有幾棵松樹自石縫中伸展而出,他瞧準(zhǔn)了離得最近的一棵后,放手朝著松樹跳下,希冀能借力回到山道上。
本來張肅年紀(jì)不大,以他此時體重,那小樹盡能托得住他。奈何他筋疲力盡,又無從借力,張肅落下后扒在樹上,只聽“咔咔咔嚓”的聲音,松樹吃不住這下墜的力道,樹干慢慢折斷。
不過到底是緩了這一緩,他在樹干徹底折斷前,使盡力氣朝山道方向一跳,又連著砸斷了兩棵松樹,這才勉強扒住了山道邊的鐵鏈,沿著山道慢慢向上爬,過了一會就見到二師兄李忘生下山找他。
這次大難不死,純粹是運氣好,不然張肅就成了純陽觀第一個摔死的道士了。
爬山前張肅還想自己會輕功、舞空術(shù),沒有一失誤就喪命的壓力,卻沒意識到輕功再高、舞空術(shù)飛的再快,都要體力支撐。
偏偏他只是一味逞強苦撐,忘了留出一些力氣保險,結(jié)果第一次爬就差點喪命!
他自我反省,犯了自大的毛病,覺得自己學(xué)了內(nèi)功就看不上普通人,覺得那外國的攀巖大師能做到,自己便也能行,今后萬萬不可如此。
一夜過去。
第二天,清晨的陽光照樣撒入純陽觀中,除了少了兩個人外,似乎什么都沒有發(fā)生。
張肅起床后練功、吃飯、看書,清凈自在的生活一如往常。可他知道,天下很快就要亂起來了。
…………
轉(zhuǎn)眼間,又是一年年關(guān)將近。華山上的生活并沒有什么改變,畢竟觀中都是清修的道士,哪怕有人上山前都還是富貴之家,但到了純陽觀這樣的地方,不自覺也多了幾分出塵之意。
只不過因為華山上下的農(nóng)戶們都籌備著過年,再加上這個時候來華山的游客也幾乎絕跡,因此相比其他時候,年關(guān)時的純陽觀反而冷清了幾分。
又過了幾天,謝云流也從長安回來了。
謝云流常在山上時尚不覺得,但他一走,李忘生頓時覺得觀中冷清不少。
因為山上只有他們兩人年紀(jì)相若、知根知底,平日相處沒有多少顧忌,后來雖然張肅上山,但他不是修道就是練武,一天也說不上兩句話,所以謝流云回來,李忘生是最高興的。
晚上吃飯時,師徒幾人圍坐桌邊,上官博玉、洛風(fēng)這兩個小娃娃長大了幾歲,也規(guī)規(guī)矩矩的坐在椅上等開飯。
李忘生甚是想念大師兄,他好奇問道:“師兄,你怎么現(xiàn)在才回來?”
謝流云走了沒多久李忘生就盼望他早點回山,哪想到謝流云一去小半年。要不是期間有書信寄回,李忘生簡直要忍不住下山去找他。
“宮中麻煩事甚多,重茂身邊又無人可用,我實在放心不下,就多陪了一段時間。”謝云流簡單回道。
其實謝云流下山和張肅分別后,沒走多遠(yuǎn)就碰到了太子李重俊的車架。后又恰逢太子遇刺,他協(xié)助打退了刺客,一來二去,和太子李重俊、代國公主李華婉都有了交流。
僅是這兩人,就讓他頗感應(yīng)付不來。唯一可慰者,就是重茂和李華婉姐弟關(guān)系不錯,一路上才有了幾分照應(yīng)。
這些人之間,全沒有華山上師兄弟們交談時的真誠暢快。
更不要說后來到了長安城中的遭遇。大大小小的官兒,各色各樣的人,雞毛蒜皮的事也能做出天大的文章,只讓他這性快之人郁悶無比,恨不得仗起長劍,將這些看不到摸不著卻切實存在的障礙狠狠斬斷!
只是想起下山時三師弟張肅特意的囑咐,這才盡量收斂脾氣,勉強忍耐。還好也有些人顧忌他純陽弟子這么一層身份,沒有太過分,才讓他不至于太過狼狽。
待得重茂身邊事安排妥當(dāng),暫時不會有什么問題后,他就匆匆返回了純陽觀。
這些事他自己煩惱就算了,現(xiàn)在師父師弟都在桌上,專門為自己接風(fēng)洗塵,歡迎自己回山,怎么好再說出來讓大家也煩惱?因此他才避重就輕,沒有說的太過詳細(xì)。
李忘生其實也不關(guān)心朝中大人物們的勾心斗角,只是關(guān)心師兄,這才詢問。見謝云流不愿多說,也并不追問,而是轉(zhuǎn)過話題,好奇道:“師兄去長安這么久,可有什么新鮮事?”
“這個……還真有。”謝流云想了想,接著道:“當(dāng)今繼位后,頗好聲色。前幾年江湖上有位女俠,叫做公孫大娘,劍舞之名哄傳天下。
“皇上聽說了這位女俠的名聲后,十分好奇,竟然一年之內(nèi)連下七道圣諭招她入宮,只為一觀公孫劍舞。”
“那位公孫大娘長的漂亮嗎?”張肅問道。
除了呂洞賓,這還是他第一次聽到其他史上留名的人,所以十分好奇這位是不是名副其實,這才忍不住打斷師兄。
“大娘的長相自然是極美的。可只要她一舞起來,所有人都會忽略她的長相,因為她的劍舞已經(jīng)吸引了你所有的注意力,讓人無暇他顧!”謝流云微微閉目,似乎在回味公孫大娘的舞姿。
“不過更厲害的是她的劍法!一次宮中宴客,我有幸見過公孫大娘的劍舞。那劍舞矯如龍翔、光曜九日,確實令青山低頭、觀者難忘。但我第一眼看到,就知道她練得并非是舞,而是一套絕世劍法!”
“哦,她的劍法比師父還厲害嗎!”上官博玉聽師兄講故事聽的出神,見他如此推崇公孫大娘,忍不住發(fā)問。
李忘生頓時怒道:“笨蛋,公孫大娘再怎么厲害,怎么可能比得上師父!”
“哈哈,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也說不準(zhǔn)哪!”呂洞賓不以為忤,小徒弟開開玩笑倒讓他開懷大笑。
不過這也讓他對這位姑娘的劍法產(chǎn)生了好奇:“流云,以你觀之,她的劍法和你比,如何?”
謝流云微微沉思,便爽快到:“公孫劍法,弟子尚不如也!”
只這兩句話,謝流云的性格、格局便可見一斑。
他能很坦率的承認(rèn)自己的不足,畢竟公孫大娘年長他許多,輸給一個前輩并不丟人。但一個“尚”字,他的自矜自傲也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我現(xiàn)在不如你,并不代表我以后也不如你!
而這份坦率恰恰也表現(xiàn)出謝流云的自信,正是有絕對的信心在將來超越對方,才不會把一時的落后放在心上。
不愧是純陽真人的弟子,哪怕只是呂祖在小千世界中所傳道統(tǒng)的傳人,心性資質(zhì)也俱是上上之選!
咕嚕嚕~
突然,一陣聲響打斷了大家的討論。
所有人齊齊看向聲音來源,原來是洛風(fēng)的肚子在叫。
眾人一愣,一起大笑起來。呂洞賓生怕餓壞了這個小徒孫,趕忙道:“你們幾個就知道聊天,快吃飯快吃飯,菜都要涼了!”
剛才大家只顧著聊天,一直沒有開飯,洛風(fēng)小孩子禁不住饑,肚子早就餓了。但師父沒動筷子,他也不敢先吃,只能乖乖坐在椅子上,看著桌上的菜,邊咽口水邊強自忍耐。
眾人等呂洞賓拿起筷子夾了菜,這才齊齊開動。洛風(fēng)終于解放,拿起筷子一個勁的往自己嘴里扒飯,好似餓死鬼投胎。
又過得幾日,到了大年初一。
道觀中在這一天歷來都要做道場,以為眾生祈福。百姓也會到就近的道觀中燒一炷香,這大年初一的頭一炷香,便是祈禱接下來一年能夠順順利利、鴻運當(dāng)頭,這就叫“燒頭香”。
純陽觀自然也不例外,不過純陽派崇尚儉樸,并不大操大辦。
雖說這幾年呂洞賓活神仙的名聲在民間越傳越廣,華山腳下的百姓都愿意到純陽觀燒一炷香,但純陽觀畢竟高踞華山山巔,常人上下不易,所以來燒香的人陸陸續(xù)續(xù),并不許多,純陽觀中人數(shù)雖少,也盡可忙的過來。
按說歷來新君繼位,都要舉行幾場重要的祭祀,所謂“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其中這華山祭祀就是必須的一環(huán),“中華”之“華”,便是源于華山,華山乃是華夏文明發(fā)祥地,自秦始皇以來歷朝歷代都有祭祀,更不要說如今華山上的純陽觀,是當(dāng)初的天后親自下令督造,算得上是皇家道觀。
然而唐中宗實在不是一位勵精圖治的賢明之主。
他當(dāng)年被廢后,被武則天嚇破了膽子,已經(jīng)到了聽說自己的母親派使臣來,就要去自殺的地步。就這么擔(dān)驚受怕,落下了病根,因此自繼位后身體一直不好,這祭祀華山的事就這么拖了下來。
對于純陽派的幾位弟子來說,其實樂得如此,尤其是張肅這個懶人。
倘若皇帝要來,他們自然要和師父呂洞賓在一旁作陪,數(shù)日不得清閑。不但要笑臉迎人,還要小心在意不要在宮中的貴人面前說錯了話,哪有現(xiàn)如今這么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