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開皇十七年(598年),李淵攜家人歸太原,路上二子降生。剛到太原,有一道人拜訪,見嬰兒,言此子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矣。
李淵采“濟世安民”之義為二子取名“世民”。爾后,道人贈《開元典論》數冊于李淵。又言:“《開元》治亂,《大統》治國,《大統》出于‘純陽’!焙箫h然而去。
后太宗李世民憑此書平定江山。
惜《開元典論》多講治亂,于治國所談甚少。太宗登基后四處尋訪純陽未果。
那道人便是鐘離權,也就是八仙之一的漢鐘離!
唐上元二年(675年),呂洞賓參加科舉,他此時已經二十八歲,因之前屢試不第借酒澆愁,于一酒肆遇鐘離權。
鐘離權借黃粱一夢點化呂洞賓,呂洞賓大徹大悟,拜鐘離權為師。此時金科放榜,呂洞賓雖榜上有名卻辭官不至,立志棄官修道,后有所成。
周長壽三年(694年),鐘離權仙逝,臨終前托付《大統典論》于呂洞賓。
周圣歷三年(700年),呂洞賓贈《大統典論》于皇子李隆基。其時正是武后掌權,李隆基深知武后心機幽微,為保身獻《大統典論》于武則天,此事遂罷。
呂洞賓此時于江湖上大有其名,民間皆稱其為純陽真人。武后好神佛之道,命純陽子祈福,呂洞賓自無不可,遂為武后(實則為大唐)祭天,又留在宮中講道說法兩日,武后大悅。
李隆基借此上奏,建議朝廷于京郊立觀,令純陽子為皇室祈福;首訉崉t借此壯大實力,以為臂助。
武后年老,為長壽故,準其所奏。
后四年,即周長安四年(704年),呂洞賓得武則天資助,于華山建純陽觀,立純陽教。
純陽宮竣工之日。是夜,天生異象,熒惑守心,雙星搖動。有隕石自天而降,徑向華山而來。
在中國古代的星相學中,“熒惑守心”指熒惑星在心宿發生運行方向的改變。心宿在星占學中代表天子的明堂所在,而熒惑則多與悖亂,殘賊、疾、喪、饑、兵等兇相聯系。
“熒惑守心”這一現象被星占家認為是可以直接影響天子命運和統治的大兇之兆,歷來都會在朝堂上引起一陣腥風血雨,更有甚者帝位飄搖,天下傾覆!
純陽真人仰觀天象,眉頭緊皺,心中默算。半晌后,忽的眉頭舒展,面露喜色,暗道:“吾徒來也!”隨即推開觀門,徑往山下去了。
與此同時,距長安約千里外的黃河北地,太行山腳下一處莊園中,一位中年人夜觀天象,見此情景大驚:“熒惑守心!”
這人于江湖上大大有名,便是有神算之稱的趙明空。
趙明空有神算之名,并非自封,而是源于一個組織。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仍,民生多艱,于是幾個年輕人想要建立一個組織,內主中原政權更替,外抵蠻族入侵,以開萬世之太平,這幾個年輕人將自己的組織稱為“九天”。
《呂氏春秋·有始》謂天有九野:中央曰鈞天,東方曰蒼天,東北曰變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顥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東南曰陽天。
而“九天”同樣按照這樣的分野劃分了每個人的職責。
其中,鈞天君掌握朝廷皇權、蒼天君掌握奇門遁甲、變天君可占卜王朝氣數、玄天君掌握兵法、幽天君掌握天下情報、皓(顥)天君掌握天下武學、朱天君掌握天下商路貿易、炎天君掌握天下兵器鑄造、陽天君掌握天下錢莊(金融)。
在這些人的想法中,九天便如個罩子,罩住了天下萬民,帝王將相。由此,人人各安其份,各歸其位,便可天下太平。
可惜這想法注定不能實現。姑且不論“九天”中人是否都無私心,一心為公,單且說這種妄想以一己之力厘定天下萬事萬物的想法就不可能成功。
后世的朱元璋也是類似的想法,他把百姓戶籍分為民籍、軍籍、匠籍、樂戶等,民戶務農,并向國家納農業稅、服徭役;軍戶的義務是服兵役;匠戶則必須為宮廷、官府及官營手工業服勞役。各色戶籍世襲職業,不容更改。
他希望每個人的身份、職業可以世襲相繼,固定下來。
可這種妄圖一勞永逸的解決所有問題的制度,到了明朝中后期就已經名存實亡。
人人各安其份,各歸其位看似很美妙,但這樣的社會便好似一灘死水,用不了多久就會出問題。
當然,這些是題外話了。
這趙明空便是九天中的變天君,九天隱于幕后,無人知曉。因此眾人只知有神算,而不知趙明空變天君之名。
只見他掐指連算,忽的停下,連連搖頭:“不對……不對……”
他似乎對自己占卜的結果十分疑惑,于是掐指再算,后又用銅錢、竹籌等物,連起六爻卦、文王卦卜算。驀的,趙明空喉頭涌動,嘴角溢出一絲鮮血,面如金紙。
他腳下不穩,連退數步撞倒椅子坐在地上,喃喃道:“天外之人……怎會如此……怎會如此!”
但此時看他的神色,不見初時的惶急,只剩疑惑。
這時屋外有人聽到屋內動靜,在門外急切道:“父親,您沒事吧?”
半晌不見回應,屋外之人終于等不及,猛地推門而入,卻見自己的父親坐倒在地,唇間溢血。
進屋的少年大驚,忙上前扶起趙明空,擔憂道:“父親?”
進屋這人與趙明空形貌相似,正是他的兒子。
趙明空回過神,他道:“沒事,沒事……”但看他面上神色,顯然心中有所顧慮,無法下定決心。
趙明空起初本想寫信與自己的好友,同為九天中人的炎天君霸刀山莊莊主柳風骨商談此事,但他此時已算出那天外之人與純陽真人有極深瓜葛,正是這一點讓他遲疑。
思忖良久,趙明空終究再無動作。
想來此事純陽真人自會妥善處置,用不著他來插手此事了,否則圖惹人厭。
華山腳下,一個無人所在,純陽真人呂洞賓正站在這里閉目冥思。
原來他剛才下山后,就來到了此處等待。此時距熒惑守心天象出現,大約已過去了一炷香時分。
忽然,一陣莫名的波動后,似有微光閃過,呂洞賓面前空地上出現了一個少年。
只見他似乎有些迷茫,但很快眸中閃過清明,恢復了神志。
這小小少年年紀約莫10歲左右,穿著一身青衫,頭上無冠,而是簡單的束在腦后。雖然年紀幼小,但雙目靈光乍現,顯示出他已有不弱的精神修為。
看到面前這少年,呂洞賓心中默算后,滿意的點點頭。
這位隨著熒惑守心這至兇之天象降臨的少年,正是張肅!
他在現實世界準備停當后,就再次穿越,來到了羅盤所示的大唐世界。
與之前的兩次穿越別無二致的過程——經過腦中短暫的空白后,張肅清醒了過來。
他首先確定身體狀態,發現自己又變小了。他在龍珠世界時年紀就變小了一次,回到了十七、八歲,這次更夸張,直接變成了十來歲大小的小孩。
腦中也沒有繼承身份信息,看來這次情況和龍珠世界類似?
不過儲物手鐲好好的戴在手腕上,身上穿的衣服也是古代的長袍,看來這方面羅盤還是很靠譜的。
隨即他環顧四周,想看看自己被傳送到了什么位置,周圍環境如何。
直到這時,張肅才發現面前站著一個中年道士!
他這一驚被嚇的幾乎跳起來!
要知道張肅自從龍珠世界修行有成后,就會下意識的注意周圍的人,并非用眼睛,而是通過感應周遭的氣的方式。經過了古墓世界的戰斗后,這更是幾乎成為他的本能。
但現在這么一個大活人站在他面前,他之前卻一點對方的氣都沒有感應!要不是現在眼睛看到這個道士,他還不能確定有人站在這里!
經過兩次穿越的張肅自認為自己已經是個穿越界的資深人士了,但這種穿越后被人直接蹲點的情況卻讓他有些無語。
顯然現在的情況已經超出了他的預計,出于對羅盤的某種莫名其妙的信心,他從沒設想過穿越直接被土著看到的情況該怎么辦。
跑肯定是不行的,就張肅剛才感應不到對方氣的狀況,說明這中年道人的境界高出他太多,絕對跑不掉。
而且看天色如今是半夜時分,這道士顯然是專門在這里等他已經有一會兒了。
這絕不是什么巧合,再看看眼前這人一身道士打扮,再想想歷史上唐朝有袁天罡、李淳風這兩位作出《推背圖》的大能,張肅已經猜到,應該是自己的穿越被對方卜算出來了。
這……將來要是去什么仙俠世界,再被來這么幾回蹲點,張肅還不得吐血?
他是不是該慶幸大唐沒有切片研究這個說法?
張肅的心里活動雖說來話長,但實際只是短短一瞬。
不論如何,被動的等待變化不是張肅的作風,他決定主動一點,看看對方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