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里的世界是寧靜的。
在這片天地里仿佛一切都是永恒不變的,徐夢年也一度是這樣認為的,直到他依照著《道門心經》里的功法去一點點感悟這片天地的五氣。
一開始徐夢年并不能感知到五氣的存在,過程是極其的漫長。
徐夢年沒有再向之前那樣運轉大小周天,因為這個方法對已經是打通經絡的他沒有絲毫作用了。他依照著功法里的運行圖,將吸納進來的靈氣,一遍又一遍地分解,并逐個去感悟。
不知道重復了多少遍,那枯燥又乏味的過程,涌進體內的那一股靈氣終于有了一絲松動,徐夢年的靈識幾乎是一瞬間將那一條漏網之魚捕捉了起來。
那是五氣中火之一氣,徐夢年立刻依照著第二個口訣和路線,將那一縷火之靈氣引向心臟,一時間,竟有一副在漫長的黑夜里用星星之火點燃了整個世界的畫面,緊隨著一縷縷的火之靈氣涌入心臟,然后凝練,竟生生形成了一處靈火之穴,超脫于經絡之外。
徐夢年心中大喜,他現在依然能感知到火之一氣的存在,原先在丹田里的那一縷真元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一小團,按照境界的劃分,此時的他應該已經有了后天中期的修為了。
這還只是剛感知到火之一氣的存在,如果能繼續感知到剩下的四氣又會發生什么變化呢?
徐夢年試著再去捕捉其他四氣,卻始終不得法門。
大概是操之過急了。
徐夢年最終還是放棄了對其他四氣的感知,開始一遍遍鞏固那一處靈火之穴。他不由地感慨,這片仙境實在是太逆天了,靈氣純粹的令人驚嘆,剛才還是幾縷靈氣的靈火之穴,現在已經凝實成一枚丹藥大小,丹田里的那一小團真元更是凝實了不少,隱隱有突破到后天圓滿的勢頭。
只是,到了這一步,重復的凝聚靈氣已經不見長進了。似乎遇到了一個瓶頸,總感覺差了點什么,就和那大小周天的運行法一樣,修練并不只是依靠靈氣去提升,它只是起到一個“打地基”的作用,真正突破是要靠對這一境界的感悟深淺來決定的。
徐夢年不由地思考起了什么是火。
他搜索著腦海里的知識,沒有去思考用化學一類的知識去分解,而是想起了《易經》里對“火”的感悟。
火就好像點燃一支蠟燭,你會發現蠟燭的外焰溫度最高,最里面的焰心溫度最低,而中間的內焰卻是最亮,這恰好就是離卦的爻變,上下為陽爻,中間卻是空虛的陰爻。
火的作用又是照明,點燃,這就意味著,火太大則兇,東西就會烤焦,火勢就會蔓延難以控制,太小,又不及沒有力量和光明,只有恰到好處,火才會明亮又不失其力量。所以要去要理解火,便是要理解中庸之道,維持兩者之間的平衡。
想到這,徐夢年便了然于心。
他現在需要做的便是去熟悉火,然后操縱火,如何將火的力量把控的剛剛好。
徐夢年開始運轉著體內的靈火,將它引導到手掌之中,只第一次嘗試靈火便因為能量太小而瞬間熄滅。緊接著,他又嘗試著稍微加大點靈力,卻又險些失控。
徐夢年不由地感慨,雖然理論說的簡單,實踐起來卻是萬般的難。
突然一個念頭閃過,徐夢年想起了李道長那天使的炎龍劍,這應該就是感知火之靈氣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