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樓,實驗室
這間實驗室是由次臥和一部分會客廳拼接而成的,無塵的環境、能抗多種危害反應的地板和墻壁,這些都是楊維安用空間膠囊隨身攜帶的。
只需要交給房間的智能管家讓機器人拼裝好,只要不是特別講究的實驗,這間實驗室完全能夠勝任,儀器方面除了容易引起重大危害事件的基本一應俱全。
生物系是很難在外面做實驗的,而機械系嘛,有時候你根本分不清哪個是流水線工人哪個是機械大牛。
因為用的儀器差只差在精度,干的活都一樣,區別在于做出來的產品。
一個是噴火的,一個射激光的。
楊維安此時頭上連接著各種腦感信號器,黑黢黢的電線有組織的排列到不同儀器上,乍一看,頗有望京胡同大臟辮的感覺。
戴文斯看著認真工作的楊維安暗暗點頭,這套機械他熟悉,是近些年來的突破之一,能將細微的講腦電波轉換成信息反映在計算機里的一種手段。
但楊維安這樣的,顯然是已經將這項技術進行了二次突破,把信息實時轉換成指令控制試驗臺上的機械臂,他也這么嘗試過,難點有兩個。
一個問題是信息的轉換率很成問題,在精準的實驗中一點點偏差可能會導致全局崩潰。
第二個是信息轉化方面他不是很懂,唯一能做好的就是機械臂的設計,因為這才是老本行啊。
戴文斯默默的站在楊維安的身側靜靜的看著,而此時的楊維安正實驗戴文斯帶給他的新思路——機械肢裝。
楊維安也曾經想過這個問題,但受限于材料問題,純金屬的構造如何能跟人的身體相適應?楊維安生物的科技樹雖然沒點太高,但也明白這其中的不可行性太多太多。
奈何,不是維安不當人,只怪老戴太迷人,一番攀談交心成功的吸引了楊維安的注意。
當一種不可能的方案遇上一個覺得他可以的信心,三個多小時后,太陽當空高懸,已經來到了中午。
楊維安捧起手中的機械手臂,和機械內臟,搖搖頭,覺得還是離譜,倒是能順著這個思路完成一個完全仿人類的機器人。
只是機器人沒必要搞這么多花里胡哨的“內臟”,只一些供應能量的導線就可以的。
戴文斯上前從楊維安手中拿起機械臂,細細打量道“若是只考慮功能性,這手臂近乎完美,但若兼顧與人體的適應性,大概要帶幾個隨身醫生了,不出幾小時就得引起一次發泡紅腫。”
楊維安點點頭道“這就是機械肢裝難以突破的材料限制,而用生物肢裝又無法做到像機械那樣的延展性,功能性,若是生物材料作為銜接。
機械材料作為一部分內核,以失去大部分感知為代價,讓使用者獲得遠程超常人水平的能力。”
戴文斯眼底閃過一絲精光“不管是生物肢裝還是機械肢裝都是在保持完整的感知系統下進行的,若是用不同材料拼接而成的混合體。
以少一條手臂或者什么地方的感知為代價,還不如外帶一個多功能的機械道具,除非某些人對于身體的改變特別有意向,比如對鋼鐵俠,擎天柱的崇拜,很可能讓某些尋找刺激的人選擇肢裝它”
戴文斯苦笑著搖了搖頭“他是一個賣點,在這個魔幻的時代,但他不是我們想要的技術,或許我缺錢的時候會考慮注冊個專利,然后把它賣給廠商”
楊維安眉頭緊鎖,在聽到戴文斯講的思路信息后就沒再聽他的閑扯,思考良久,還是搖了搖頭,道“戴先生,該吃午飯了,我們邊吃邊聊吧”
“好的,楊”戴文斯放下機械臂,又看了一眼魔改版的腦電波感應器,轉身跟著楊維安下樓用餐。
李千城現在遇到了大難題,手捧一本雜志的他,在某兩頁反反復復的翻閱,在數字化時代還購買這種紙質版的雜志。
除了幼兒園的科普讀物,還有小學在校期間限制設備會擺放很多,也只有李千城這種愛好人文的才會選擇訂閱,李千城翻來覆去的看。
最終還是嘆了一口氣,把雜志往桌面上一扔,出了房間,而桌面上的雜志上,赫然寫著
“論相對組織化與絕對自由化的融合,正規律和反規律的相洽”
李千城一臉陰沉的走到客廳,隨手拿起一份餐邊思考邊往嘴里扒飯,楊維安和戴文斯下了樓取出餐食,楊維安臉皮跳了跳。
因為他發現李千城的鹵肉飯還在桌上,而自己的沒有了,不過不是什么大問題,全當無所謂的拿起鹵肉飯移步飯桌。
戴文斯現在心情還算不錯,對于一個搞科研的,他當然希望自己的技術能夠有所進步,從同行身上汲取營養是最快的捷徑。
雖然楊維安還嫩了點,但貴在新思想新思路。跟聰明人打交道哪怕他不會,你說個一二三他就能給你推出四五六。
戴文斯心情很好,主動找李千城攀談,而李千城這時候可沒心情搭理別人,楊維安很識趣的沉默用餐。
李千城內心略微有些不滿,但還是出于禮貌,提出了自己遇到的問題。
戴文斯哈哈一笑,開心的講解道
“組織性與自由性放在物理學界,簡化到不完全時,你可以當成他們的區別在束縛性的強弱,而組織性更偏向于整體的配合。
而自由性更偏向于個體在集體中的生態,比如你在一個大的組織里,但你是自由的,你可以釋放你的所有活性或者說想法在這個組團里或者說環境下。
而整個環境是由相適應的個體形成的,這就是廣義上的組織化與自由化的相適應,狹義上,我可以說他是生命與機械體的最大區別”
李千城有些呆滯的聽著戴文斯的解釋,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搞技術的老頭居然有如此底蘊,急迫的問道“那規律的正反呢?如何將規律的正反相結合?”
戴文斯邊吃邊說“規律啊,我小時候倒是看過一些書籍,
關于哲學上,定義人的思想有三把利劍,其中一項就是類比對吧,你要是問我,我不是能給你一個標準化的答案,
但我從我的視角去解讀”戴文斯頓了頓
“比如說反物質吧,那個燒錢的項目,搞了這么多年花的錢可以在望京市買下幾十棟大樓,搞出來的東西釋放的能量頂多燒開一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