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日子,每到晚上藍月的房間都格外熱鬧,繡娘們得知她居然能寫家書,而且只要每封三文錢,紛紛找上門來。
終于送走最后一位繡娘,春蘭喜滋滋地在床鋪上數(shù)著銅板。
她悄悄看看其他兩個已經(jīng)入睡的繡娘,壓低聲音向藍月道:“小月姐,我們才五天,就掙了六十文了!這是你一個月的工錢哪!”
藍月笑了笑,打個哈欠,“睡了,困死了,這幾日在這黑黢黢的燈下寫字,看的我眼睛疼。”
“你先睡,我再點一遍……”春蘭把銅板攤在鋪上,又開始數(shù)。
“玉芬……”一大早嬌杏便在門外找她,玉芬趕忙出門,“嬌杏,怎么了?這么早。”
嬌杏神神秘秘道:“你有沒有聽說,那個潘小月最近找到了掙錢的門路。”
“不就是會寫幾個字,有什么了不起。”玉芬不屑地道。
“我剛開始也這么認(rèn)為,昨晚我在門口看了半天,一晚上就去了四五個人找她寫信,聽出來的人議論,寫一份信要三文錢,你算算這些日子她掙了多少!”
玉芬恍然大悟,“對啊,怎么沒想到找她的人那么多,這么幾日,她就掙出了一個月的工錢!可真是會算計。”
“對啊,一點都不厚道,掙錢都掙到家門口了!”
嬌杏一臉鄙夷,壓低聲音道:“你悄悄找人打聽一下,她到底會不會寫信,該不會是糊弄大家吧。”
吃完晚飯,春蘭便在門口不住張望,忍不住回頭抱怨,“小月姐,這幾日怎么沒人來找你寫信了?”
藍月正坐在床鋪上發(fā)呆,聽到春蘭叫她,回神道:“你說什么?”
“你怎么了,這幾日魂不守舍的。”春蘭很是奇怪,“我是說怎么沒人找你來寫信了。”
藍月笑道:“家書哪有天天寫的,都寫過了,自然沒人來了啊。”
“潘小月,你出來!”屋外忽然有人大聲叫她。
春蘭一驚,藍月起身看看,“是秋霞她們,我們出去。”
藍月看著氣勢洶洶的幾個繡娘,淡定地道“找我有什么事?”
幾個繡娘互相看看,秋霞開口了,“潘小月,你蒙我們呢。”
春蘭生氣地道:“蒙你們什么了?不要亂說話。”
“春蘭,你也逃不掉,要不是你到處傳,說潘小月寫信便宜,我們怎么會被她蒙!”
藍月笑了,“你說這話的理由是什么?我蒙你們什么了?家書都是一個字一個字寫好的,哪里有問題。”
這時嬌杏和玉芬好似不經(jīng)意路過,玉芬熱情地湊了上來,“秋霞,怎么啦?”
秋霞拿出一封藍月寫好的信,憤憤道:“還好這封信沒有被帶回家,我找人看了看,說上面寫的話都看不懂,我還給了潘小月三文錢,太過分了。”
“潘小月,你就算認(rèn)識幾個字,也不能這么欺負(fù)人吧。”玉芬說的義憤填膺。
嬌杏勸道:“秋霞,算了,和她沒什么好說的,明天早上把信交給李主管,繡坊里還有那么多人都讓她寫過信,要是真的蒙人,李主管會秉公處理的。”
春蘭有些驚慌,看著嬌杏等人的背影,忐忑不安地道:“小月姐,是不是……我又給你惹麻煩了!”
翌日清晨,秋霞幾個繡娘早早等在正堂外,藍月打掃好衛(wèi)生走出正堂,笑意盈盈看著幾個人。
“你們來的真早,再等等,李主管馬上就到了。”
不一會,李瑩走進二門,向正堂而來,秋霞幾個忙迎上去,一臉委屈,“李主管,您要替我們做主。”
來繡坊之前,李瑩覺得這件事應(yīng)該難在如何做好繡品,這才一個多月,她發(fā)現(xiàn)最難的還是如何處理繡娘們的各種矛盾。
“又怎么了?”李瑩微微蹙眉。
“潘小月騙我們的錢!”
“什么?又是潘小月!”李瑩嘆口氣搖搖頭,“她怎么騙你們錢了?”
秋霞將前因后果細(xì)說一遍,將手中幾封藍月寫好的家書遞給李瑩。
李瑩走進正堂坐下,展開其中一封,細(xì)細(xì)看去。
只見上面寫道:“父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若白駒之過隙,叩別尊顏,已近兩月,彌添懷思!”看到這里,她面露驚訝,繼續(xù)向下看去,“思父日耕于田,汗落如雨,未嘗有片刻歇息!思母日間操持家事,每夜秉燭縫補……”
秋霞一干人原來理直氣壯,還等著李瑩懲治藍月,沒想到李主管一封封翻看完書信,竟然喜不自勝,忙找人去喚藍月。
藍月氣定神閑進入正堂,李瑩有些生氣,向秋霞等人道:“這樣的家書才三文錢,已經(jīng)便宜你們了,以后不要再亂生事,都回去干活。”
打發(fā)走了這些人,李瑩看著藍月笑道:“這些信都是你寫的?”
藍月點點頭道:“以前我在私塾讀過幾年書,胡亂會寫幾個字。”
李瑩笑了,“胡亂會寫幾個字就寫成這樣了,認(rèn)真讀過書還了得?讓你做學(xué)徒真是可惜了,愿不愿意做我的副手,協(xié)理繡坊?”
藍月吃驚地看向李瑩,緩緩點點頭。
繡坊所有人都大吃一驚,藍月這個小學(xué)徒,到了繡坊不足兩月,便一步登天成了主管副手,工錢都趕上了高等級繡娘。
嬌杏氣得直跳腳,原本想借代寫家書之事讓藍月栽跟頭,沒想到反而讓她扶搖直上,直接管到了自己頭上。
聽到這個消息,嬌杏氣呼呼地找到秋霞,“你說清楚,你當(dāng)初找誰去看的信,不是說根本看不懂寫的什么!”
秋霞因為得罪了藍月,正在苦惱,見嬌杏還來找麻煩,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都是你和玉芬挑撥,要不我怎么會去找對面茶館伙計看信,他說第一句就寫白馬,肯定是蒙我的……”
此時已是九月上旬,第一批送往燕云皇宮的繡品要清點、查驗,李瑩和幾位主事忙的天昏地暗,第二批繡品名錄又要確認(rèn)。
姚瑯離開紫瑯都城已近一月,李瑩想到藍月,她對繡坊事務(wù)已經(jīng)熟悉,而且人也聰明伶俐,派她帶著繡品名錄去見姚瑯應(yīng)該比較妥當(d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