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大清國里面別的不多,就是奴隸最多!這些人一旦被裹挾起來,大肆殺戮的話,大清國的根基就不存了!
所以多爾袞立刻召開了中軍會議。他必須得盡快決定是戰還是撤?不過他的第一個命令還是命令封鎖消息!除了帳篷里的軍官以外,其他人不得有任何泄露!
畢竟這個這些士兵都有家人在遼動,如果一旦消息傳出去,到時候軍心浮動,這仗就不用打了!
清軍軍官們莫名其妙的聚集在大賬里面,所有人都覺得應該是討論和明軍作戰的事情。可是當多爾袞讓人講一封封求援信念出來的時候,整個大帳里的人都嘩然了!
這些人紛紛痛罵對面的劉佩做事太陰險!但是他們也知道,這樣的痛罵毫無作用。所以都慢慢的閉住嘴,等待多爾袞的決斷。
大家見多爾袞遲遲不做聲,終于有一個軍官站出來說道:“王爺,不如末將率領3萬騎兵回去,爭取一股蕩平了他們!”
代善擺擺手,示意他退回去說道:“此時萬萬不可分兵,這事情就不要再說了!”
說完他回頭說道:“王爺,不如咱們全師撤回遼東吧!現在劉佩氣勢正盛,我們此時不易與他交手啊!”
其實多爾袞從心里也比較傾向于撤軍回去!但是他非常的不甘心!他心里恨死了吳三桂!若不是他守城五方,而且還為了保存實力故意撤出軍隊,山海關此刻還在他手里!
現在多爾袞最后悔的就是當初不如派兵進城試一試,也許能夠守住山海關!要是那樣的話,他就不至于這么被動了!
想到這里,多爾袞長嘆一聲說道:“我是實在是不甘心呀!父汗當年費了多少心力才占據了遼東!而本王好不容易破開了山海關,這個堵住我們滿人幾十年的關口,卻被吳三桂輕易的葬送了!”
一名軍官立刻說到:“就是,這些漢人都不可靠!尤其是吳三桂,出不出兵不出力,不肯同明軍廝殺!不如殺掉他算了!”
另一名軍官說道:“這些漢人不可信是真的,但是殺掉吳三桂沒必要!畢竟他手下還有幾萬人馬,還可以和明軍碰一碰!我就不信他這幾萬人能永遠不死不傷?等他沒了人手,還不是怎么操 弄它都可以!”
多爾袞說道:“沒錯,我們還是要借助漢人力量的!畢竟漢人還是很多的,要遠遠超過我們滿人的數量!我們滿人想要以少馭多,就要重視吳三桂這樣的人。不過這個話題扯遠了,還是都說說吧,是全師撤回,還是在這里和劉佩打一仗?至于分兵的話就不要再說了!”
下面的軍官們立刻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但實際上還是主張作戰的人占多數。實際上這個結果多爾袞早就已經預料到了。畢竟清軍對明軍的心理優勢實在是很大,要讓他們直接全體撤離,很多清軍軍官的心氣兒上就過不去!
不過既然大家都已經決定了要打,多爾袞就下定了決心!他站起身來說道:“好,既然決定要打了,那明天全軍拔營后退!”
本來眾人還滿懷期待的看著多爾袞,不料他卻丟出這么一句話來,所有人一下子都愣住了!
片刻之后,代善最先想清楚了原因,忍不住呵呵笑出聲來。其他軍官也陸續想的明白,開始齊聲大笑起來!
不得不說,多爾袞這個辦法真的是很不錯。首先清軍熟悉地形,再加上他們戰馬比較多,機動性比較強。而劉佩這里滿打滿算騎兵都湊不出5萬人,剩下的全是步兵!
用步兵來追騎兵,都不用打,光累都累死了!而且劉佩的人數還多于清軍,一旦把道路拉遠了,清軍就可以集中優勢兵力襲擊劉佩的后勤,這就是大凌河之戰的再一次翻版!
看著遠處再次拔營撤退的清軍,劉佩把望遠鏡交還給侍衛。走下望樓對所有軍官說道:“清軍又跑了,你們怎么想?”
一個剛剛調任到參謀部的年輕軍官興高采烈的說道:“清軍怕我們了唄!不想打了,不敢打了,當然要逃跑了!”
話音剛落就被身旁的參謀軍官在后腦勺上抽了一把掌!參謀軍官低聲喝到:“你懂什么?不要胡說八道!”
劉佩看到這個挨揍的青年軍官笑了笑,沒有批評他。因為他知道,這一批青年軍官全是在順境中培養出來的,他們從來沒有見識過劉佩以前十幾個人,七八條槍的樣子。
等他們投入劉佩麾下的時候,劉佩的勢力已經是一個成體系的武力集團,或者說是一個獨立的小王國!
而他們畢業之前上陣實習的時候,一般的作戰對象都是各地的土人和土匪,打起來非常簡單!所以這些生活在順境之中的青年軍官們自然覺得自家隊伍天下無敵。比以前的那些老軍官就多了一份驕狂的心思。
劉佩說道:“他剛才說的確實存在這種可能,但是這是最不可能實現的那一種!清軍不可能輕易的讓出大片的土地,他們肯定是憋著壞呢!不過你們應該能夠猜到他們在想什么?”
一個參保軍官從牙縫里擠出三個字,說道:“大凌河!”
劉佩贊許的說道:“沒錯!多爾袞肯定是把戰場擺在了大凌河,想重演一次大凌河之戰!可是他卻不知道,我卻可不是祖大壽!”
軍官們聽了紛紛大笑起來!他們這時已經猜出劉佩的用意了,因為今天早晨有一隊海軍聯絡組的人來到劉佩這里報道,并且直接加入了參謀部。看來劉佩是打算用海運來維持軍隊的消耗。
劉佩點頭說道:“你們能想到使用海運來解決后期補給問題,我很高興!但是你們為什么沒有想過將海軍和陸軍的力量結合起來,也許會有特別的驚喜呢?”
劉佩這句話打開了大家的思路,大家紛紛七嘴八舌討論起來。而與劉佩早有默契的幾個人則站在那里看著大家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