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總,既然您開了口,那我自然也會給您面子。只是,還要你做個見證。傾城國際的那塊地,我可以不沾染,他之前打傷我兒子和其他人的事情,我也可以一筆勾銷。從此以后,咱們橋歸橋路歸路,再無恩怨,如何?”
雖然金世安仍然不知道寧軒轅的身份,但見蔣向榮的態度已經擺明,他也不好繼續計較。他們金家在這件事可謂是損失慘重,他都已經開口不計較,那已經是極大的讓步了。其他的條件,他不可能再答應。
既沒有得到林念溪的那塊地,還折損了這么多人進去,甚至連自己的獨子都生死不明。要是還將金家的百年聲譽毀了,那他就成為金家的千古罪人了。
這樣的條件,蔣向榮哪里敢做主,只得看向寧軒轅,畢恭畢敬的問道,“大人,您覺得如何?”
寧軒轅的眼中帶著深意,寒芒四射。
聽到蔣向榮的問話,他便朝著金世安看去,面色淡然而冷漠。
他今天來的目的,原本就是為了林念溪的麻煩而已,即便是把金世安殺了,若事情沒解決也是徒勞。現在還是金世安主動開口和解。
在沉思片刻之后,寧軒轅便冷漠道,“只要你說到做到,那事情便可一筆勾銷,我可以不計較之前的事情。”
金世安的賠償對他來說根本就不值一提,這次的行為也不過是給金家一個警醒而已,讓他們好好做人。
在這里遇到蔣向榮倒是意外之事,原以為今天要血洗金家,現在金世安能夠主動和解,也算是一件好事。
這江北市和北海不同,若是在北海,即便他當眾懲戒金世安都不會有任何的責罰。可在江北市動手,勢必會惹得人心惶惶。
能夠和平解決,自然比動手好。
金輝貿易所做下的那些無恥勾當,只要他以后讓巡捕房介入便可,也能讓金家血債血償。
只是,見金世安答應的如此爽快,寧軒轅依然沒辦法徹底放心。按照剛才金世安的行事作風,他根本不認為金世安是一個會妥協之人。
他之前做下的所有事,足以說明他心胸狹隘,睚眥必報。馬莽那般蠻橫狠戾的人都能歸順于他的旗下,金世安又怎會如此大度?
這樣的擔心很快就被寧軒轅壓下。他身為北海之主,何懼一個小小的金家家主?
現在金世安能夠主動和解,他也沒有必要咄咄逼人。
指不定是因為蔣向榮的一番話,讓金世安有所忌憚,故而才會答應的這么干脆。
畢竟,以蔣向榮的身份地位,在江北市乃是說一不二的存在。有蔣向榮做中間人,金家即便是吃了這個啞巴虧也不敢有怨言。
就算他存有別的心思,寧軒轅也能輕松應對,根本就不用憂心。
只要他再敢對傾城國際動手,他就絕不會再給他留半點面子。機會已經給了他了,金家的滿門榮耀皆握在他手上,金世安要不要,全在他自己一念之間。
“蔣總,既然我和傾城國際的事情已經解決了,不知咱們兩家的合作是否還有談的機會?”
一抹狠戾自金世安的眼中一閃而過,下一秒就消散無疑。只是他面上卻云淡風輕,像是已經接受了剛才的事實。
他雖然對蔣向榮十分尊敬,卻依然對寧軒轅漠然。即便二人同時站在他面前,他也沒有給寧軒轅一個正眼瞧。
對于金世安的問題,蔣向榮根本沒有回應,像是沒有聽到他的話一般。蔣向榮轉頭看向寧軒轅,恭敬至極,“大人,您還有沒有其他事情要吩咐?”
見狀,寧軒轅的神情也有所緩和。
蔣向榮一直以來都十分識趣,而且辦事也很妥當,故而他對蔣向榮的印象也不差。
“沒有別的事情了。只是,要是你要合作的話,最好是將所有的情況都了解清楚再考慮合作的事情,有的事,不像明面上這么簡單。”
他暗自提醒了一句,不動聲色的看了蔣向榮一眼。即便金世安已經同意和解,但金家所做的齷齪事卻是不能輕易抹去的。他早就準備好讓巡捕房的人暗中調查,將金家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一一處理。
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的。
金家這些年落下的把柄倒也不少,只是旁人都忌憚金家的威嚴,不敢說破罷了。現在他既然遇到了,就定要好好整治一番。
蔣向榮這段時間對自己畢恭畢敬,倒也讓自己省了不少事。所以,他自然也不會坑了蔣向榮,免得到時候蔣氏集團被金輝貿易拉下水,損失不說,還會連累名聲。
金家這些年的事業蒸蒸日上,涉及不少的領域。經過之前的調查以及了解,寧軒轅基本上已經能確定,他們的手上絕對不干凈。
否則林念溪的這件事情,金家就不會是這番作為。
靠著威逼搶奪,幾乎是屢見成效。畢竟金家家大勢大,一般的公司不敢招惹,只要他們不動到那等上流階層的利益上,都沒有人能制得住他們。
多行不義必自斃!
原本金家靠著正規經營,也能保證自己的子孫后代衣食無憂。但偏偏他們要作死,去做這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又正好被自己撞上了。
哪怕他們二人之間沒有任何恩怨可言,寧軒轅也絕不會袖手旁觀,任由金家為非作歹下去。
在北海之中,他為萬民而戰。
即便江北市繁華安穩,他眼里也容不得一點沙子。
寧軒轅的這一番話讓蔣向榮頓時清明過來,雖然他并未言明,但語氣中的暗示之意很是明顯。他點頭答應下來,面露感激。
他這次之所以親自來金輝貿易,就是因為兩家之間有一個合作要談。這合作價值十億,不然他也不會如此重視。如果不是寧軒轅這次警告,只怕他還會和金家繼續合作下去。
聽寧軒轅的意思,他似乎是要對金輝貿易下手了。提前告知于他,也算保住了整個蔣氏集團的資金和聲譽,至少沒看著他虧損。
他心中欣喜又感激,欣喜的是,寧軒轅既然選擇了提醒他,必定是對他印象甚好,否則也不會直接說明;感激的是,寧軒轅要對金家下手,也不忘挽救自己的損失。
思及此,他心中對寧軒轅的尊敬更甚,一直保持著恭恭敬敬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