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咸海南岸的一個碼頭上人頭攢動,錦旗招展,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一群帖木兒帝國的高官三五成群地聚在碼頭前方低聲談論著,圍聚在四周看熱鬧的百姓被眾多全副武裝的士兵遠遠地隔開,交頭接耳地說著話,聲音嘈雜,發出嗡嗡地巨大悶響。
站在那些高官最前方的是帖木兒帝國樞密使溫都,神情嚴肅地望著遠處的水面,看樣子在等極其重要的客人,否則也絕對輪不到他這個帖木兒帝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貴親自前來。
當年西域大戰結束后,帖木兒帝國所遭受的慘敗使得龐大的領土內叛亂四起,那些被霍爾都汗征服的國家和部族紛紛起來反抗。
雖然溫都在西域大戰中兩次敗在了李云天的手中,但整個帖木兒帝國能與李云天一戰的也唯有溫都這個帖木兒帝國的軍神,其他的將領連與李云天交手的資格都沒有,故而溫都依舊是他手里披荊斬棘最鋒利的一把刀,用來平地各地的叛亂。
故而,帖木兒帝國的霍爾都大汗對從大明當“人質”后回來的溫都是倚重有加,任命他擔任了帖木兒帝國的“樞密使”,統掌帖木兒帝國的軍隊。
溫都沒有讓霍爾都汗失望,重整了帖木兒帝國的軍隊,尤其是從大明歸來的那些俘虜兵,率領著新整編的軍隊南征北戰,逐漸平定了帖木兒帝國境內的叛亂,使得帖木兒帝國重新恢復了平靜。
值得一提的是,溫都能取得如此大的功績離不開李云天的支持,考慮到帖木兒帝國的戰爭需要耗費不少錢財和物資,李云天利用大明水師的船只向溫都提供了大批的無息援助,允許帖木兒帝國以后逐漸償還。
這使得霍爾都大汗萬分驚喜,要知道帖木兒帝國當年為了籌備東征事宜幾乎掏空了國庫,霍爾都大汗本以為可以通過戰勝大明掠奪大明的財富來彌補這個巨大的消耗,可誰成想他們與北元的聯軍連大明的甘肅防線都沒能通過,最后竟然被李云天活活地困在關西不得不進行談判。
正是有了大明提供的這筆物資,溫都才順利地對叛亂地區發動了攻勢,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因此,對李云天這次途徑撒馬爾罕城去波斯灣霍爾都大汗非常重視,特意派了跟李云天有故交的溫都前來迎接。
“大人,忠王爺真的會來嗎?”就在溫都神色嚴肅地立在那里時,一名帖木兒帝國的高官來到他的身旁望著遠處空蕩蕩的水面一臉疑惑地問道,顯得有些不敢相信。
在這名帖木兒帝國的高官看來,李云天是大明的中流砥柱、正統皇帝賴以倚仗的重臣,平常肯定公務繁忙哪里有時間來如此遠的地方。
況且,李云天當年憑借一己之力力挽狂瀾,阻止了帖木兒帝國東進的步伐,使得帖木兒帝國最終功虧一簣,不得不割地求和,因此他可謂是帖木兒帝國最大的仇人,不知道被多少人痛恨,他要是來了帖木兒帝國豈不是羊入虎口?
“忠王爺向來一言九鼎,既然大明送來了忠王爺要來的公文那么就一定會出現。”溫都聞言想都不想,不假思索地回答。
在帖木兒帝國的那些文武官員中,被李云天在西域兩次擊敗的溫都對李云天最為了解。
按理說,溫都應該是最痛恨李云天的人才對,李云天不僅兩次從擁有絕對優勢的他手里逃脫而且還都以弱勝強將其擊敗,可謂是他人生中難以洗刷的恥辱。
不過溫都非一般人,身為帖木兒帝國的一代名將他心中對李云天并沒有恨意而是充滿了欽佩,自認為如果與李云天換個位子的話,由他來領導明軍而李云天率領帖木兒帝國軍隊的話,他是無論如何都難逃一劫的。
或許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惺惺相惜,溫都并不會因為戰敗就嫉恨李云天,反而心中對他有一種莫名的敬重。
尤其是敦煌古城之戰,溫都指揮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聯軍可謂人多勢眾,而且動用的是主力部隊,可面對城里被困的明軍竟然一直未能攻占全城。
說實話,溫都縱橫疆場二三十年,在敦煌古城還是第一次見到像明軍那樣反抗如此頑強的軍隊,簡直就跟瘋了一樣,不要命地向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聯軍發動反擊,使得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士兵用盡全力但始終無法占領全城。
令溫都萬萬想不到的是李云天竟然還有援兵,當他調兵遣將想要把李云天圍殲在敦煌古城時,沒想到李云天的兩路援軍接連趕到。
一路是先前從青龍城突圍的明軍,將追擊的帖木兒帝國軍隊和北元聯軍消滅殆盡后前來支援。
另一路竟然是掃蕩了北元漠北王庭的明軍援軍主力,把明軍老巢端了后前來關西參戰。
如果說青龍城突圍明軍的出現溫都還能理解的話,那么張昊和牛世豪所率領的明軍援軍主力的到來則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一下子打亂了他的陣腳。
這使得敦煌古城僵持的局面頃刻間就崩塌,經過多日混戰、疲憊至極的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聯軍的士兵再也沒有了戰斗的信念,紛紛選擇了逃命,以至于溫都在敦煌古城經歷了一場大敗。
實際上,西域大戰的轉折點就是敦煌古城的這場大戰,使得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聯軍在關西的部隊幾乎被消滅殆盡,溫都只率領一小部分人從明軍的追擊中得以逃生。
事后,當溫都得知李云天竟然讓張昊和牛世豪率領著明軍援兵主力北上,趁機掃平北元在漠北的老巢時,心中是震驚不已,如果換做是他的話是絕對不敢這樣做的。
要知道西域有七八十萬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聯軍,而大明經歷了黑水城和藍葉城兩場敗仗后在西域只有青龍城的軍隊可用,兵力上處于絕對的劣勢,這個時候正需要兵力防守。
值得一提的是,藍葉城之戰結束后,帖木兒帝國的軍隊之所以會就地休整恢復元氣,正是知道明軍在關西已經沒有多余的軍隊,單單憑借北元就足以控制住局勢,可誰成想這次休整給日后的戰敗埋下了伏筆。
倘若溫都知道李云天的厲害,那么肯定不會給李云天那么多時間,第一時間揮軍東進一直攻到嘉峪關下,這樣的話就等于把戰火燒到了大明的西大門外,使得青龍城成為一座孤城,任由嘉峪關如何威武雄壯也無法阻擋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數十萬大軍,就是用尸體堆也能堆出一條進嘉峪關的路來。
可惜世上沒有后悔藥,溫都唯有郁悶地接受戰敗的事實,直到李云天把他帶在身邊巡察各地后,溫都在驚訝大明的繁華富庶的同時對擁有卓越理政才能的李云天是尤為欽佩,像李云天這樣文武雙全的人實在是鳳毛麟角,他自愧不如。
另外,溫都在李云天身邊并不是當擺設來的,他發現驍武軍的軍制非常先進,故而回國后仿照驍武軍對帖木兒帝國的軍隊進行了一些改革,進而提高了士兵的戰斗意志和戰斗力,對他平定各地的叛亂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大人,下官聽聞了一件事情,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那名帖木兒帝國的高官見溫都對李云天的到來充滿了信心,于是沉吟了一下后湊上前低聲說道,“下官聽說有人想在忠王爺到撒馬爾罕的時候刺殺他給戰死的東征軍將士報仇,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一群愚蠢懦弱的家伙,如果他們真的想要報仇的話就在戰場上擊敗忠王爺,趁著忠王爺來訪的時候進行刺殺,這件事情要是傳出去大汗和汗國的顏面往何處放?”
溫都聞言頓時冷笑了一聲,言語中對那些想要刺殺李云天的人充滿了不屑,他自然也聽說了相關的傳言,對那些人的行為深感不恥,但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加派人手保護李云天,萬一李云天出事的話那么后果不堪設想。
如果擱在以前,溫都會認為明軍要想進攻帖木兒帝國唯有走陸路翻越天山,可隨著與大明往來的密切他驚訝地發現明軍要想進攻帖木兒帝國的話還可以走海路,大明擁有著世上最為強大的水師艦隊。
大明對帖木兒帝國的那些援軍就是通過海運抵達的帖木兒帝國,這意味著大明可以通過水師的艦只把明軍運抵帖木兒帝國沿海地區,擁有強大的海上進攻能力,一旦大舉進攻的話帖木兒帝國將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屆時原本地方上就不太平的帖木兒帝國肯定會因為這場與大明的戰爭而四分五裂。
因此,在溫都看來,那些想要趁著李云天去撒馬爾罕城的時機發動刺殺的人簡直就是愚蠢之至的懦夫,將給帖木兒帝國帶來巨大的麻煩。
“看,來了!”就在這時,碼頭上響起了一個驚喜的聲音,只見遠處一個島嶼后方出現了一艘形體巨大的船只,而在咸海只有雄鷹城的明軍有如此大的船只,這頓時引發了碼頭上一陣騷動。
溫都聞言不由得抬頭望去,在他的注視下越來越多的明軍船只從島嶼的后方閃出,浩浩蕩蕩地向碼頭行來。
因為給李云天護航同時也是顯露出氣勢,雄鷹城水師船只已經悉數出動,雄鷹城守將高誠親自率隊護送。
“王爺,就快到碼頭了!”船隊中央的一艘雙層甲板的大船上,李云天正在船艙里與高誠等人談笑的時候,一名護衛進來沉聲稟報。
“走,看看去。”李云天聞言笑著起身,領著高誠等人去了船頭的甲板,遠遠地就望見碼頭上密密麻麻的人群,一派熱鬧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