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去坤寧宮的路上,李云天心里一直琢磨著張太后這次忽然召見他的用意,不過他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原因,后來也就放棄了,決定靜觀其變。
等進了坤寧宮所在宮院的大門,遠遠地李云天就聽見坤寧宮正殿里傳來了一陣歡聲笑語,好像張太后在里面跟女眷在聊天,心中不由得更加疑惑,沒想到還有人在張太后這里。
守在正殿門前的一名內侍見李云天來了,連忙進門稟告,隨后將走到門口的李云天領了進去。
“臣李云天給太后請安。”大殿內,張太后與瑞祥郡主朱玉馨在那里談笑著,顯得很開心,李云天微微怔了一下,不動聲色地跪在張太后面前行禮。
也不知道為什么,見到朱玉馨后李云天的心中沒來由得感到一陣莫名的緊張,按理說朱玉馨因為抗婚已經被張太后廢為了庶人,是無法進入后宮的。
正嬌笑著與張太后說著話的朱玉馨抬頭望了一眼李云天,臉頰剎那間就變得緋紅,神情變得局促起來,顯得有幾分羞澀。
“起來吧。”張太后微笑著向李云天虛空一抬手,隨后向一旁的內侍說道,“給鎮武伯看座。”
那名內侍聞言一躬身,立刻搬來了一張圓凳,放在了李云天的身旁。
“謝太后。”李云天連忙向張太后謝恩,起身坐在了圓凳上,面對著張太后,微微躬著身子,等待著張太后示下。
“鎮武伯,今天哀家召你來只是拉拉家常,不必拘束。”張太后見李云天一副鄭重其事的樣子,于是笑著說道,“哀家聽說你要去交趾平叛,家中的事務是否已經安置妥當?”
“謝太后掛念,臣已經安排好了。”李云天聞言向張太后微微一躬身,有條不紊地回答。
“婷丫頭也快臨盆了,你此次前去交趾,看來是無法見到婷丫頭腹中嬰孩出世了。”張太后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鎮武伯,你忠心為國,這些哀家和皇上都知道,你安心前去平叛,家中的事務哀家替你看著。”
“謝太后。”李云天見張太后親口應承照顧周雨婷等人,連忙向張太后一拱手,沉聲說道,“太后厚恩,臣無以為報,定當全力以赴,早日平定交趾的叛亂!”
“鎮武伯,你是個明白人,哀家也就不跟你兜圈子了。”張太后沉吟了一下,不動聲色地望著李云天,“哀家這次來,是有些私事找你,現在外面都在盛傳去年平定漢王的叛亂時瑞祥郡主與你在一起,不可此事是否屬實?”
“稟太后,瑞祥郡主確實與臣在一起,幫了臣不少忙,也為平叛立下了功勞。”李云天心中覺得有些奇怪,不知道張太后為何會說起此事,于是沉聲回道。
“鎮武伯,哀家也不怕跟你說實話,哀家打小就喜歡瑞祥郡主,去年哀家在氣頭上將她廢為庶人,事后也就后悔了,本想重新恢復她的爵位,可是后來卻聽到一些風言風語,使得哀家有了顧慮。”
張太后聞言嘴角閃過一絲異樣的笑意,望著李云天問道,“不知鎮武伯近來是否聽到過什么流言蜚語?”
“流言蜚語!”李云天頓時就是一怔,有些弄不明白張太后為何有此一問,隨后開口回道,“稟太后,臣近來一直在忙著講武堂的事,不清楚京城里的傳言。”
“鎮武伯,哀家知道你是一名飽讀詩書的君子,不會對瑞祥郡主有非分之念,可你有沒有想過,外人如何看待你和瑞祥郡主去年在山東的事情?”
張太后知道李云天說的是實情,李云天為了編練驍武軍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因此哪里有時間來關注京城的那些八卦消息,況且這種流言蜚語與他有關,也沒人敢當他的面提及,于是沉吟了一下后盯著李云天問道:
“瑞祥郡主為何會抗婚,又為何明知山東山場形勢兇險還要去找你?難道你一點兒也沒有覺察到什么?”
聽聞此言,李云天頓時怔在了那里,雙目流露出了愕然的神色,神情驚訝地望向了臉頰已經羞得紅潤欲滴的朱玉馨。
李云天并不笨,故而張太后話里的意思他一聽就懂了,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朱玉馨會喜歡他,而且還為此抗婚,這在皇族中可是極其罕見的事情,故而令他是倍感震驚。
“鎮武伯,如今市面上已經流傳你與瑞祥郡主在山東有私情,你準備如何處置此事?”張太后見李云天神情驚愕,眼神茫然,知道他被這個消息給嚇住了,于是不動聲色地問道。
“臣……臣請太后做主。”李云天回過神來,他萬萬沒有想到會發生這種事情,沉吟了一下后起身,沖著張太后躬身說道。
事已至此,李云天已經沒有別的選擇,唯有娶了朱玉馨,以平息市面上的那些流言,這也是張太后此番喊他前來的目的,否則張太后早就要治他玷污朱玉馨清白的罪過。
“你已有正妻,哀家本不想讓瑞祥郡主下嫁于你,可瑞祥郡主寧愿放棄皇族的尊貴來當你的妾室,哀家知道她的性子,不想她鬧出什么亂子來,故而準備賜婚,成全她的心愿。”
張太后聞言,嘴角流露出了一絲笑意,鄭重其事地叮囑李云天,“瑞祥郡主為你付出甚多,你以后可不要辜負了她,她現在雖然是庶人,可也是哀家的小姑,哀家的意思你可清楚。
“太后放心,臣一定不會虧待了瑞祥郡主。”
李云天聞言連忙沉聲回答,張太后的意思很明顯,朱玉馨進了李家的門后名義上雖為妾室,但他和李家的人卻不能將朱玉馨當妾室來看待,禮制要與周雨婷平級。
“有你這句話,哀家也就放心了。”張太后微微一笑,望著李云天說道,“你既然后天出征,那么明天就把與瑞祥郡主的婚事辦了,由于事情太過倉促,成親的禮制就一切就簡樂。”
“臣遵旨。”李云天沒想到與朱玉馨的婚事竟然如此之快,不過他哪里有選擇,恭聲答應了下來,準備回去以后就讓人布置。
“哀家知道你公務繁忙,因此已經讓人著手布置此事,屆時你就等著當新郎官即可。”張太后對李云天的反應很滿意,笑著向他說道,“希望這件喜事能給你帶來好運,順利平定交趾的叛亂。”
“謝太后恩典!”李云天聞言連忙跪了下去,高聲向張太后道謝,如此一來還真的省了他不少事。
說實話,由于朱玉馨已經被張太后廢為了庶人,以何種禮制來迎娶她李云天心中可沒譜,畢竟這種事情大明從來沒有發生過,無例可循。
“啟稟太后,午膳已經備好,是否可以上膳?”這時,一名內侍走進殿內,向張太后說道。
“端上來吧。”張太后聞言點了點頭,隨后讓人給李云天和朱玉馨各自備了一桌膳食,陪著她攻進午膳。
或許是要成親的關系,李云天和朱玉馨的神情都顯得有些不自然,畢竟兩人之間的關系轉變得也太突然,使得雙方都有些無法適應。
張太后的心情顯得很舒暢,饒有興致地與李云天聊著平叛交趾的事情,她也聽說了李云天平定交趾的策略,覺得太過匪夷所思,故而有些事情想問清楚。
李云天微微躬著身子,有條不紊地向張太后解釋著,席間的氣氛十分溫馨。
其實,張太后本來不想如此倉促地把李云天和朱玉馨的婚事給辦了,再怎么說朱玉馨也是她所寵愛的郡主。
可是誰成想柳升如此快就在交趾戰敗,而李云天又要在兩天后就率軍出征,如果再不把兩人的親事給辦了的話,朱玉馨很可能要等個兩三年才能再見到李云天。
張太后心中也曾有過一個擔憂,那就是李云天此次平叛十分兇險,萬一回不來的話朱玉馨可就要成為寡婦。
不過朱玉馨心意已決,即使李云天回不來,她也愿意為李云天守寡終生。
故而,張太后決定在李云天南下交趾之前把這件事情給定下來,畢竟朱玉馨快到雙十年華,實在是沒有時間再等下去了,否則就成了人們眼中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同時這也是皇家對李云天的一種恩典。
實際上,自從去年平定了漢王的叛亂后,張太后就一直在找機會撮合李云天和朱玉馨,可惜李云天一頭扎在了繁忙的公務上,故而她也沒有找到什么好時機,事情就一直拖了下來。
不過朱玉馨與周雨婷之間的關系在這一年來卻變得越來越親密,張太后有意無意地給兩人制造在一起的機會,并且故意將一些風聲透露給周雨婷。
以周雨婷的聰明肯定已經猜到了張太后的用意,以后等朱玉馨嫁過去也會少了很多的波折和麻煩。
如今,張太后期望李云天能順利平定交趾的叛亂,既解除大明西南匪患,也不枉朱玉馨對李云天的一片癡情,更沒有辜負她成全朱玉馨的一片苦心,對李云天期望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