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3章
中秋宴會的時候,顧九帶著秦書寧一起去了。
她年歲小,原是可以不隨著進宮的,但小姑娘從祖母的口中得知宮中宴會有花燈,便鬧著也隨行。
顧九不同意,她就去纏磨了秦崢。
秦崢此人,早先顧九一直覺得,沒什么事兒可以讓他去改變原則,可惜后來有了女兒,她才發現——
秦書寧就是原則。
于是,最后去宮中的時候,秦書寧小姑娘樂顛顛的坐在了父親的懷中,還時不時的沖她吐舌頭。
顧九又好氣又好笑,點了點她的額頭,頓時便見她從秦崢懷中爬出來,又討好似的蹭她:“娘親最好啦!”
她的聲音帶著奶味兒,既甜且軟,笑起來的時候,就像是顧九幼年的翻版。
饒是顧九知道自己女兒是什么德行,可還是忍不住將她摟了過來,板著臉唬她:“坐好了,當心摔著。”
只是那眉眼中的笑意,卻早已溢了出來。
秦崢瞧著她們母女的互動,在一旁笑的心滿意足。
先前他總覺得,孩子便是要嚴加管教,可自從有了秦書寧,他才知道,原來看到自己孩子是這樣子的。
恨不得將這天下所有的好東西都奉上,任憑她挑選。
就是不知道,他家里這樣一個嬌養的寶貝女兒,將來會便宜了哪個混賬。
秦崢一想到這個問題就頭大,索性她眼下還小,不過想了一瞬,便將這事兒拋到腦后去了。
秦書寧年歲小,起先還在母親懷中與她玩,沒一會兒,小腦袋就一點點的垂了下去。
見狀,顧九不由得失笑,小心的摟好了她,就見秦崢往后坐了坐。
“路上人多,到宮里還早呢,你也靠著我睡一會兒吧。”
說這話的時候,秦崢伸出手來,讓顧九拿自己當靠枕靠著。
男人這般體貼,顧九眉眼中也多了笑意,點頭應了,靠在他的肩膀上假寐。
秦崢輕輕地環著她們母女二人,只覺得一顆心都被充盈填滿。
......
到了宮中的時候,因著時候還早,顧九便帶著孩子去了昭和宮。
當今圣上淡薄美色,登基六年來,后宮只有五六個嬪妃,且都是當年跟著他的老人。
自從登基之后,三年一次的大選,皇帝延遲成了五年一次,且那唯一的一次選秀,留下來的人,還都盡數賜給了皇室及臣子家里。
新人不進來,老人中能活到現在的,早就摸透了當今圣上的脾氣,所以倒也安安分分的。
孝端皇后在登基元年便死了,那之后,皇后之位空置,皇貴妃掌鳳印,當權到如今。
而這位皇貴妃,便是當初曾給顧九解圍過的大皇子妃。
見她前來,皇貴妃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平身,賜座。”
她說著,又看向隨著進來的小姑娘,問道:“這便是書寧吧?”
聞言,秦書寧乖巧的行了禮,道:“書寧給娘娘請安。”
“這模樣,真是個可人疼的。”
皇貴妃掩唇一笑,招手讓秦書寧來自己身旁,從手腕上褪下來一個鐲子,道:“本宮見你便心喜,這個小玩意兒,你且戴著玩吧。”
那是一個羊脂玉鐲子,倒算不得特別值錢,不過因是皇貴妃賞的,顧九頓時便笑著謝恩:“多謝娘娘,只是她人小福薄,當不得娘娘的賞賜。”
“這話說的,本宮瞧著她就擔得起。”
皇貴妃溫柔一笑,又摸了摸秦書寧的頭,笑道:“本宮這身子不爭氣,到如今膝下唯有太子一人,原先還不覺得如何,現下見了書寧,才知道,兒子哪兒有閨女好。”
顧九聞言,笑著稱贊道:“太子殿下明理知大義,是西楚的福氣呢。”
皇長子宣和,在十歲的時候就已經被立為了太子,如今已有兩年。
聽得她夸贊宣和,皇貴妃臉上笑容便溫柔了幾分,又笑著讓秦書寧回了位置上。
不多時,前來請安的人便愈發多了起來。
偌大的殿內座無虛席,這幾年秦崢在吏部的位置穩固,老尚書有告老還鄉的意圖,而接任的人,極大可能會是秦崢。
也正是因此,前來與顧九寒暄的人便多了起來。
待得顧九終于送走一波客套的人,無意中一回頭,卻是驟然出了一身冷汗。
秦書寧不見了。
片刻之前,她還在自己身邊百無聊賴的玩手指呢,這么一會兒的功夫,人就沒影了!
哪怕知道這里是宮中,顧九也忍不住懸起了一顆心,她尋了個借口出去,到了殿外便叫住宮人詢問:“可曾見到一個四五歲的小姑娘出來么?”
那宮人是個面生的,才過來送點心,先前并不在此處,聞言搖了搖頭,恭聲道:“回夫人,奴婢并不曾見。”
顧九的一顆心,越發沉了下去。
她一路尋著往外找去,不想才繞過一處回廊,便聽得隔壁的院內有笑聲傳來。
顧九急匆匆的進去,就見她家小姑娘正坐在一處秋千上玩的開心,而旁邊推著她蕩秋千的......
赫然是當朝太子,上官宣和。
正是秋日時分,日光籠罩下來,紅墻琉璃瓦,處處泛著柔和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