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泉,東西收拾好沒?今天要去學堂了!”高璟激動地問道。
“少爺,都收拾好了。”明泉立刻答道。
高璟點點頭率先走了出去,明泉立刻緊跟其后。
高璟走進學堂并沒有去他所在的教室,而是直接去了高大伯的辦公地點。
“大伯”高璟敲門道。
“進來!”高大伯溫聲答道“璟兒,找我什么事?”
“大伯,我想去中班,蒙學的書我都會誦讀和釋義了”高璟回道。
“你說會還不行,我得考考你,考核過關才行!”高大伯說道。
“大伯,你隨便考。”高璟信心十足的答道。
“你先把《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和《孝經》都誦讀一遍!”高大伯要求道。
“《百家姓》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孝經》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高璟朗聲誦讀。
“嗯嗯,背的不錯”高大伯頻頻點頭“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是何意?”
“人的身體四肢、毛發皮膚,都是父母賦與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的開始。人在世上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聲於后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高璟回答道。
“愛敬盡于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高大伯再問道。
“以親愛恭敬的心情盡心盡力地侍奉雙親,而將德行教化施之於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從效法,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高璟立刻回道。
“嗯嗯,回答的不錯”高大伯欣慰道“璟兒,你是你們兄弟三人中進步最快的,所以以后我對你的要求也會更嚴格,怕不怕?”
“不怕,都說嚴師出高徒,我求之不得”高璟答道。
“好!”高大伯大笑著拍的拍他的肩膀“我把四書五經的書本找給你,你等會跟我一起去新的班級。”
“是,大伯”高璟大聲答道。
高璟跟著大伯走進中班,大家都在疑惑:這是誰啊,這么小就能來中班了?“安靜”高大伯向大家介紹:“這是下班的高璟,從今天起就在中班學習了,希望大家能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璟兒,你最小,坐最前面,瑜兒,你坐他旁邊。”
“好的,夫子”高璟走到座位前迅速坐好。
“好了,現在開始講學,《論語》和《孟子》老夫都已講解完畢,今天我們開始講解《大學》,你們先聽老夫朗讀一遍“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大概是第一次在古代聽課,如此枯燥的內容高璟竟然聽的聚精會神,正在恍惚間,高大伯說道“璟兒,《論語》和《大學》的內容你錯過了,以后每天下學后找我補習一個時辰!”高璟立刻站起來回道:“是,夫子。”高大伯點點頭背著手踱著步走出了教室。
高大伯剛走出教室,一身白衣五官立體樣貌俊美的少年走到高璟桌前:“高瑜,不介紹我們認識一下?”高瑜立刻介紹道:“三弟,這是縣令之子潘安,潘安,這是我三弟高璟。”高瑜語音剛落,一位身著青衣樣貌端方氣質如竹的少年走到跟前說:“還有我沒介紹!”高瑜拍了拍頭說:“看我糊涂的,怎么忘了徐兄!三弟,這是主薄之孫徐青。他們都比我大2歲,你跟著我喊就行!”高璟趕緊站起來行禮:“潘兄,徐兄。”潘安,徐青還禮道:“璟弟既然是瑜弟的弟弟,那也是我們的弟弟,以后有什么事需要為兄的,只管招呼一聲。”高璟笑道:“多謝潘兄,徐兄!”高瑜遠遠看見高大伯走了過來:“趕緊回座位,有什么事下學后再說,夫子來了!”高瑜話音剛落,潘安和徐青迅速回到座位上坐好。高璟在心中感嘆道古代的學堂跟現代真是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