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豈不是要傷及無辜?”悟塵心里驚異,卻不知該如何對待萬江之舉。
“他是料定,必會到你手中,留個下下策,只是震懾。”如玉笑笑,說道:“行家里手,見一眼便可知曉,封印的厲害,不會輕舉妄動,而要想方設法,找到龍魂,以期解開。”
“倒是和尚淺陋了。”悟塵系好荷包,又問道:“這金丹卻要如何處置?”
“老龍此時拿出來,應是要贈送與你,托付后事。”如玉輕嘆一口氣,生出許多惆悵。
悟塵聞言,唏噓不已,便要之真快馬加鞭,趕回觀音殿。
如玉心中有事,一路上悶不做聲。
悟塵暗自心驚,想那萬江,竟如此決絕。
先不論他報仇之心如何,臨時籠絡群妖,大事未成,又生出變故,差點先失去如玉。
而如玉被捉,安然無事,萬江便立刻知道,如玉把龍魂轉到悟塵體內,而且,她已修成人族真身。
既如此,把母龍之魂帶在身上,反倒成為眾矢之的。
交給悟塵,或收入體內,或帶在身上,都可保全洞府妖眾一時平安。
那張海新晉官職,主管僧、道二事,觀音殿雖然不受轄制,卻終究不再是清凈之地。
只要張海以新增擴建為由,整修觀音殿,將觀音山里里外外,翻個徹底,任誰也挑不出毛病來。
此是眼下當務之急,萬江應該也已計算到這一步,索性做好魚死網破的準備。
如玉思慮良久,輕嘆口氣,笑著安慰悟塵道:“相公莫要擔心,所謂機緣,不正是隨機應變么?”
悟塵將龍魂金丹收進乾坤袋,心中生出萬般憐愛,感嘆世間沒有如此通情達理的女子。
路途坎坷,棗紅馬一路飛馳,三個妖徒兩個變作喜鵲,落在車頂,剩下之真策馬奔騰。
如玉忽然看見悟塵從陰司抱來的畫卷,一時好奇,便問:“這是什么畫?”
悟塵道:“還未打開,不知里面畫的什么。”
如玉聞言,便要打開欣賞,也好排解無聊。
畫卷慢慢拉開,悟塵看見上半部分,不禁眉頭緊鎖,對如玉說道:“且慢展開。”
說話時,已經慢了。
一個顛簸,如玉手上沒有抓穩,畫卷的下半部分突然跳起,將那幅帶引悟塵穿梭世界的山水畫,完全展開。
悟塵心中存個僥幸,以他的記憶,前幾次都須要念過咒語,才會穿行,卻不知這畫中究竟有什么玄機。
如玉聞言,剛轉回頭,未及發出聲音,已經被吸進畫中,消失不見。
畫卷隨之收攏,合在一起,任憑悟塵和尚如何撕扯,不能再拉開分毫。
悟塵不知所措,茫然地看著畫卷,心中涌出無數種可能,卻都無從驗證。
許久,平穩心緒,悟塵安慰自己,既然畫卷在今日出現,又把如玉吸進畫中,應該也是各自的機緣。
大不了,如玉也去抓一回鴨子,成功也好,失敗也好,總有個去處,即便不能回到大明朝,也比冒著被別有用心之人捉住的風險,再因擔心被煉成丹藥而東躲西藏。
以如玉的見識和本事,不管被引去哪里,都不至于吃虧被騙吧。
悟塵自我安慰已,只好也把畫卷收進乾坤袋,等回到觀音殿,再做分曉。
馬車飛馳,中午時分,正到觀音山下。
三個妖徒驚問師娘哪里去了?
悟塵尷尬一笑,拍拍乾坤袋,便往觀音殿走。
一人一馬三個妖精,上到觀音殿,李大寶剛做好午飯。
看見悟塵穿著道袍,還帶領三個道士,一匹棗紅馬拉著馬車,也沒多問,趕緊添把柴火,又多做些飯菜,一起用餐。
飯畢,沒有多余的房間休息,悟塵與徒弟商議,要之真帶領兩個師弟先去觀音山隱蔽處,尋那險峰高樹暫歇,修煉之事慢慢為之。
若無召喚,不可輕易現身,偶遇急事,相機而行,日后打發李大寶下山去住,再另做打算。
妖徒依言,便要入山。
臨別之時,悟塵取出煉妖爐,將其中所煉妖丹,一白三黑,贈與徒弟,要他們相互扶持,共同分享。
送走三個徒弟,悟塵去偏房找到李大寶,把官道頭村村民所贈干糧,和孫仁壽贈的錢糧,收進倉房,又要他給棗紅馬和馬車安排個地方,關閉殿門,在殿外攔住香客。
換上僧袍,悟塵沐浴洗禮,去做個木質牌位,把陸判官傳來的冤鬼生辰表,悉數抄寫在絹紙上,小心做好生辰牌位,供在觀世音菩薩法相前面。
又取些新鮮果品,供在桌上,點蠟焚香,祭拜十方佛祖菩薩,愿為亡魂解脫業障,好生輪回。
禮畢,悟塵取出陸判官贈的二件寶物與那畫卷,將金剛杵和畫卷安放在觀世音菩薩蓮花座下,托著金剛缽盤腿而坐,彈缽念佛,唱誦大明咒,便是一個下午。
悟塵以為,如此便找到能打開畫卷的法門。
直到李大寶做好晚飯,前來敲門,畫卷也是紋絲不動。
悟塵無心用齋,只是不知該如何與萬江和如意解釋。
入夜,李大寶早歇,悟塵在西廂房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也不知萬江封鎖洞口,暗道在什么位置,懊悔沒有讓之真與萬江約定個開門的暗號。
正在懊惱,萬江不請自到。
“見過恩公!”萬江拱手。
“愧不敢當。”悟塵急忙下床,合掌行禮。
“恩公不回來,小龍也要去找你們,做個告別。”
“有何打算?果真要破釜沉舟?”悟塵說著,取出龍魂金丹,要物歸原主。
“人心太過善良,必然難敗惡人,恩公與那張海等人相比,多的是善念,少的是欲念,猝然相遇,能得保平安,也算幸事。”萬江坐到凳子上,取出金丹,托在右掌,對悟塵說道:“恩公請靠近細看這金丹的奧妙。”
悟塵湊近萬江的手掌,瞇眼細瞧,卻只見金色光芒閃耀,并無什么奧妙。
萬江見悟塵和尚看得仔細,暗暗掐訣,用左掌猛地擊中金丹。
悟塵未及眨眼,金丹已透過眉心,進入體內。
慌亂間,悟塵要逼出龍魂金丹,卻與血脈相融,在身上閃過一道光芒,消失于寧靜的夜空之中。
“這是為何?”悟塵驚問。
“如玉既已尋到她的機緣,也算了卻小龍一樁心事,她以人族真身,無論去到何處,總不至于再被追殺。”
“你都知道了?”
萬江笑道:“知女莫過父,幾百年來,朝夕相處,有些事,又如何瞞得住?”
“只是如意卻要如何?”悟塵問道。
“待恩公機緣一到,自有她的去處。”萬江站起身,上下前后檢查一遍悟塵的身體,笑著說道:“看來愛妻對恩公也是非常喜歡了,不然這龍魂融合怎的如此之快。”
“這……”悟塵語塞,無言以對。
“小龍便要回去,不日遣散眾妖,擇機與那張海決一死戰,縱是遭受天雷之刑,也要戰他個萬劫不復!”萬江說完,拱手告退。
“且慢!”悟塵伸手攔住,問道:“青遠縣境內,旱了多久?”
“呃…”萬江驚疑,說道:“據本地妖精所言,今年正是第三年。”
“此事仍有轉寰余地,萬萬不可貿然行事,還需從長計議。”悟塵道。
“如何轉寰?”
“此地是否尚無龍王?”
“地域狹小,無龍王之職。”
“若是建有龍王廟,塑化形象,仔細供奉,是否可擔龍王之職?”
“非得官府賜印,父母官點睛開光,才可取龍王職缺。”
“如此便好。”
“恩公有何打算?”
“你且回府,先于井中,開一眼甘泉,令水流涓涓向南,日夜不息,貧僧自有安排。”悟塵合掌,目送萬江。
萬江走后,悟塵取出玉凈瓶,將金蛟放出,查看傷勢。
這玉凈瓶果然寶貝,重傷金蛟已經恢復大半,伸展身體,對悟塵致謝,道:“我乃六百歲金蛟,從南而來,本欲借水勢入海化龍,卻未料至萊州府竟遇大旱,藏于泥中卻被道士發現,多謝大師相救。”
“舉手之勞,不必掛懷,既然這玉凈瓶于你修養有用,你便先回去,日后有求于你。”悟塵說完,又用玉凈瓶將金蛟收在其中。
萊州府向西向北,都可入海,悟塵收回玉凈瓶,開始計劃未來之事。
一夜無話,次日雞鳴,悟塵取來三個掏空的葫蘆,削個木塞,灌入玉凈瓶中凈水,獨自到殿后密林之中,召喚三個妖徒。
之真、之純、之正,聽到召喚,立刻以喜鵲身形,聚在一起,聽候悟塵安排。
悟塵將三個葫蘆,依次交給徒弟,道是凈水,及時飲用,以增強法力,又要徒弟分三個方向,白天探查萊州府境內各地旱情,傍晚回觀音殿西廂房檐下歇息。
三個徒弟謝過,變化道士形象,又求悟塵教演一套鞭法,防身之用。
悟塵取一根樹枝,演練一套太極棍法,教授要訣:快、準、狠,出其不意,直擊要害,以無形化有形。
最后又演一遍秦瓊的絕招撒手锏,囑咐徒弟,若遇強敵,保命為先,不可戀戰。
徒弟會意,分散而去。
悟塵轉身往觀音殿走,到達門前平臺,李大寶已經做好早飯,來請和尚用齋。
山下熙熙攘攘,卻有一眾,約十四五人,正慢慢往觀音殿走。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悟塵望下觀瞧,對李大寶笑道:“來得夠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