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覺得方丈的樣子有點討厭,可是他的問題我還是得回答。
而且他今天擺出這樣一幅姿態(tài)問我問題,擺明了是要考驗我這段時間研究經書,以及坐禪的心得。
二十天的苦修,倒是讓我漸漸明白了一些淺顯的道理。
心經淺釋其實并不是一本佛教經典,只是一個得道高僧研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的一些心得,幫助一些剛剛進入佛門的弟子更好的了解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佛教的人認為,讀懂了心經,佛經就算入門了,并且心經是有法力的,可以消除業(yè)障,啟迪智慧,給每個研究心經的人帶來莫大的好處。
這也是方丈讓我研究心經淺釋的道理。
心經雖然字數(shù)不多,可是里面蘊藏的哲學道理卻比較深奧。
我當即說道:“師父,就我的理解,心經是告訴我們,不要為表象所迷惑,看清生命的真義,才能超脫一切一切的痛苦和厄運。”
方丈聽到我的話,看了一眼,眼中露出一絲的驚訝的光芒,似乎沒想到我能說出這些東西,隨即又說:“嗯,有點見解,那為師問你,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是什么意思?”
我想了想,說:“任何物質現(xiàn)象都是緣起,它有相狀,有功用,但是它的相狀和功用里面沒有永恒不變的主宰,所以說是空。所謂空,不是指物體之外的空,也不是指空物體滅了之后的空,而是‘當體即空’。色是緣起所起……”
我在方丈師父面前,侃侃而談,這段時間被逼著研究心經,倒也有了些領悟。
方丈聽到我的話,眼中驚訝之色更甚,顯然完全沒想到我能說出這么多的東西。
剛開始方丈還點頭表示贊許,到得后來,眼中竟然現(xiàn)出迷惑的神色,仿佛我說的東西他也不懂了。
其實說到后面,我自己也蠻混亂的,不知道我說的是什么狗屁,只不過想表達的還是很清楚。
心經主要闡述的還是說,自然法則是真切可信的,因此我們應該做到心無掛礙,去追求真理,因為心無掛礙,所以也就不會受到太多的外界的影響,也就更能容易超脫塵世的煩惱獲得成功。
這一和方丈論經說法,不知不覺間,竟然天都亮了。
方丈聽我說完后,直用袖子擦額頭的冷汗,說:“可以了,可以了!今天開始學習刀法吧。”
看到方丈師父的樣子,我差點忍不住大笑出聲來。
要論對佛法的理解,我自然不可能比得上浸淫了一輩子的方丈,不過方丈年齡大,沒怎么接觸外界,所以很多新的名詞他都不懂,可是他又是堂堂碧云寺的方丈,真要問我,不恥下問,又覺得有點沒面子,才會這樣。
不過,最終我的考核還是通過了,讓我感覺到非常的興奮,終于要開始正式學刀法嗎?
方丈讓我將大關刀交給他,隨即給我講解起了刀法的原理,說:“刀法最講究威猛,尋求多變,并追求嚴謹,共有劈、砍、斬、撩、掛、挑、云、掃等要點,本來還有刀譜,固定的招式。不過為師認為,招式是死的,人是活的,所謂的招式,只不過是一些嘩眾取寵的人的把戲,華而不實,你不用學習招式,只需要掌握要領,并能真正運用得當就行。”
我聽到方丈的話,忍不住問道:“師父的意思是無招勝有招?”
方丈說:“可以這么說,但也不能完全這么說,以你的水平還達不到那樣的境界,我只是要求你,擯棄武術表演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追求實用為主。就好比這樣。”說著單手持刀輪舞一圈,嗖地一聲響,那把將近一百斤的大關刀竟然橫掃過來,帶起強烈的勁風聲,速度之快,竟然絲毫不亞于堯哥。
我嚇得急忙往后跳開,只見得一刀掃了一圈后,方丈并沒有展開后續(xù)的動作,只是淡淡地跟我說道:“像這樣的一刀,明顯可以非常簡單的完成動作,可一些欺世盜名,妄稱武術大師的人總要加上一些無聊的花哨動作,簡直貽笑大方。”
我聽到方丈的話,感覺他說的很有道理,以往在電視中看到那些所謂的武術表演者,表演的功夫,總覺得華而不實,聽到方丈的話更是覺得很有道理。
“師父,那我該怎么練習呢?”
我隨即問道。
方丈說:“我只教你基本動作要領,其余的要看你自行領會,也是考量你對心經的理解。”說完便為我展示起了刀法的七個動作要領。
別看老方丈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可是那一把將近一百斤的大關刀在他手上使來,卻好像完全不費力一樣,甚至比堯哥的大關刀更加厲害的樣子。
堯哥的大關刀猛是猛了,可是始終給人一種不連貫的感覺,而方丈手中使出來的大刀,快的時候風聲響耳,如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慢的時候,卻又給人感覺沉穩(wěn)如山,仿佛固若金湯,牢不可破。
最讓我驚訝的還是老方丈這么大年紀玩這么一把大刀,竟然臉不紅氣不喘,害我之前白擔心了,生怕他一下子使力過猛,閃了腰什么的。
不一會兒,方丈演練完了,問我記住了沒有。
我當場懵逼了,尷尬地說:“師父,您剛才的表演太精彩了,什么也沒記住。”
方丈登時不高興了,將大關刀扔給我,說:“罰你練習一天,等你記起來了再說。”
就這樣,我被方丈留在塔林中練習。
雖然他剛才的動作我沒有記清楚,不過,還是有一個大概的印象,在塔林中一遍又一遍的重復演練,再加以印證剛才看到的方丈耍大刀的印象,竟然讓我逐漸地想起了方丈的每一下動作的要領。
不過想起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一回事,要想做到像方丈大師那樣的將一把大關刀運轉如意,非常的困難。
有時候一刀劈出去,用力過猛,身子失去重心跌出去,要是實戰(zhàn)中,肯定會吃大虧,還有就是斬下去后,接下來就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雖然問題狠多,不過我也不氣餒,知道繼續(xù)苦練下去必定會有收獲。
練習了一天,晚上回到寮房休息,寧采潔就打了一個電話來,說是她好幾天沒見我了,讓我第二天下山去見她。
我跟寧采潔說,今天方丈終于傳授我刀法了,時間很緊,爭取早點學成下山,讓她暫時先忍忍。
到了第二天,方丈便開始指點我一些竅門,比如說如何收刀,如何保持身體平衡,如何才能使刀勢綿遠不絕等等。
之前我犯了一個很致命的錯誤,方丈告訴我,出手七分力,三分后手,除非有必勝的把握,否則出全力是大忌,因為出了全力,一擊不中,接下來勢必疲軟,很容易被對手抓住空子。
就這樣在碧云寺中又苦練了整整一周,我對大刀的使用已經有了些心得,漸漸地能夠流暢的揮舞大刀,不至于像剛開始那樣破綻百出。
而這一天,方丈拿了一根木棒來,讓我用大刀攻擊他。
我瞅了一眼方丈手中的木棒,一個拳頭那么粗,長不到一米,登時有種被羞辱了的感覺,方丈大師啊,雖然我知道你是高人,可這也未免太看不起我光頭坤了?口上說:“師父,你那根棒子太短了點吧,我怕……我怕……”
支吾半天,也不好開口說,怕傷到方丈,畢竟方丈一代高人,這種話說出來難保不高興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