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黃皓見狀也開始添油加醋的譏諷道:
“譙大人如此為安定王說話,莫不是譙大人與安定王唱雙簧之計,故意讓天子宗室落入魏軍之手,好給安定王上位鋪路吧?”
譙周門生故吏遍布蜀中,平時朝中官員哪個敢這樣和譙周叫板,劉身為太子也要敬他三分,黃皓再受皇恩寵愛,也不敢得罪譙周,如今大家都是這皇宮內的囚徒,誰也沒有心存敬畏了。
譙周剛剛被新興王劉詢已經氣的胸悶氣短,一時間說不出話來,此時黃皓又再次激他。
“譙大人不說話?莫不是說到大人心里去無話可說了?”黃皓又接著說道。
“黃皓!豎子!”譙周用手又指著黃皓,當即一口氣沒有上來,倒地昏厥了過去。
“譙大人,譙大人!”陳壽連忙過來扶起譙周,拍打譙周背部,好一會兒譙周才舒緩過來。
陳壽曾經以求教于譙周,算是譙周的學生,此時看到老師受此大辱,頓時大怒道:
“閹官黃皓!如此陷害朝中忠良!陛下你快看看吧!大漢都已經要被這閹人禍害亡國了,先帝九泉之下也不瞑目啊!”
“夠了!讓朕靜一靜,黃愛卿少說兩句吧,譙大人為大漢盡心盡力,一定不是那樣的人,至于安定王是朕的兒子,朕了解他,斷不會做無君無父之事,陳壽快扶譙大人去休息吧,不要氣壞了身子。”
劉禪這才不耐煩的呵斥著,雖然他并不知道安定王劉瑤是什么想法,但群臣、太子和宦官在朝堂天天斗的你死我活,讓他早已經頭疼不堪。
如今已經這個局面了,他們還是不依不饒的斗著,特別是這些大臣,動不動就拿先帝壓他,更有甚者拿諸葛丞相壓他,這劉禪更加煩躁。
黃皓看到劉禪臉色不好,連忙跪地磕頭道:
“陛下,都是奴不好,奴罪該萬死,奴不知道譙大人身體如此虛弱,奴也是為了陛下社稷著想,才出此重言,氣到了譙大人,還惹得陛下生氣,奴請陛下責罰!”
“罷了!罷了!都安靜一會兒吧。”這也是劉禪喜歡黃皓的原因,黃皓從來不會拿先帝和諸葛丞相壓他,也從來不會指責劉禪,劉禪一生氣,黃皓就只會攬罪求饒。
對于黃皓陷害朝中大臣的事情,劉禪也是一清二楚,只是有時候他不想活的那么明白活的那么累,誰讓他舒心他就對誰好。
成都城外,姜維軍營。
“大將軍,這鄧艾龜縮在成都城內不出來,我軍只帶來兩萬兵馬,兵力與鄧艾大軍不相上下,該如何拿下這成都城啊?”連續多日的圍城之下,廖化已經心急如焚。
姜維顯然也在沉思,沒有回答廖化的話。
“大將軍,兵法云,五則圍之,十則攻之,如今我軍與魏軍兵力相當,只可智取不可強攻啊!”諸葛緒已經歸順了漢軍,此時說道。
自從那日在劍閣關大破鐘會,在魏軍大營的囚車中救下了諸葛緒,本來魏軍是兵分三路伐蜀,一路諸葛緒軍,一路鐘會軍,還有一路鄧艾軍。
諸葛緒用疲兵之計,聲東擊西使得姜維四處奔波防守,苦不堪言,結果鐘會擔心諸葛緒立下大功威脅自己的地位,便設計用畏敵不前的罪名將諸葛緒抓入囚車中,并吞并了諸葛緒部隊,準備將諸葛緒用囚車送回魏國交給晉王司馬昭處置,結果機緣巧合之下鐘會兵敗,諸葛緒被姜維救下。
姜維聽說了諸葛緒被排擠治罪,當下拋出了橄欖枝招降諸葛緒,諸葛緒便順其自然的歸順了漢軍,并幫助姜維收攏了五萬魏軍降兵。
后來姜維率張翼廖化以及兩萬漢軍回兵成都救援天子百官,劍閣留守傅儉蔣舒和三萬漢軍,并看押五萬魏軍降卒,姜維害怕自己離開劍閣后諸葛緒會在劍閣出亂子,便把諸葛緒也帶來了成都。
此刻,姜維正在焦頭爛額,考慮怎樣才能拿下成都城,又不會讓天子百官收到傷害。
“報!大將軍,成都之外五里處出現萬余大軍!”一名漢軍士卒當即稟報。
姜維頓時驚訝的站了起來,問道:“什么!萬余大軍!大軍打的什么旗號?魏軍還是漢軍,亦或者是吳軍?”
其他將領也在交頭接耳的議論著,若是漢軍當然是好事情,若是吳軍也是友非敵,可如果是萬余魏軍加入戰場,姜維兩萬漢軍可就危在旦夕了。
那士卒聽見姜維焦急的詢問,不敢猶豫,隨即回答道:
“看鎧甲服飾應該是漢軍,打著劉字旗號!”
其他將領又開始議論起來,打著劉字旗號的漢軍,蜀地沒有姓劉的太守啊?如果是吳軍又怎么穿著服飾,一時沒能知道這支漢軍是誰的。
姜維略一思索,臉上頓時舒展開笑容,對著眾位漢軍將領說道:
“想必是安定王殿下大軍來了,眾將士快快隨我前去迎接!”
對于這個安定王殿下,姜維以往在成都可能見過,但卻從未注意過他,如今已經滿是好奇,倒想看看這位殿下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劉瑤又披著他的亮銀色鎧甲走在大軍前頭,氣勢裨倪萬千,他從未領過如此多的兵馬,一時間是無比激動。
再看看身后,張遵、關休、陳佘、羅憲、羅襲、沙思骨幾位大將緊跟其后,孟伊寧和月影也騎著馬跟在劉瑤身邊。
本來軍中是不能攜帶女子家眷的,劉瑤讓孟伊寧留在建寧,這孟伊寧又怎會聽他的,無奈劉瑤給孟伊寧一個軍師祭酒的職位,讓他隨軍出征,月影作為孟伊寧的侍衛身份也自然而然的隨她一起。
劉瑤正領著在自我陶醉一番,忽然看見遠處幾十騎飛奔而來,陳佘連忙率親衛突出陣前,將劉瑤擋在身后。
“殿下!”
“殿下!”
前面幾十騎遠遠的高呼著殿下,為首的一員老將軍神采奕奕,顯得格外矚目。
劉瑤見狀,立馬就看到了是姜維,他在成都是見過姜維幾次的,大漢的大將軍,滿朝文武豈有不認識他的道理。
當即喊道:
“是大將軍來了!陳佘速速退開,眾將快下馬,隨我面見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