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又過了幾天,宮里面下來賞賜,說是賀家的賀青沛為人勇猛果斷,忠勇護主,所以特地賞了十幾個金餅。
賀家人心情沉重,領了賞賜,然后又給了那傳旨的太監一筆重謝,想要問問賀青沛到底如何了。
那傳旨的太監只是笑,卻不給答復,叫賀家人好好等消息,他也不知道到底賀青沛到底怎么樣了。
越是這樣,賀家人才明白,賀青沛恐怕情況不妙。
宮里,賀青沛的情況,的確是不妙,他身上被獵豹撕裂的傷口,本來在草原上已經止血了,只是人還動不動的發燒,可是在草原上,缺醫少藥,喝的中藥不是很齊全。好不容易回到皇宮,三皇子立刻叫了太醫精心照顧他,沒想到他的病情反倒惡化了,整個人燒得意識昏迷,只差沒有直接死了。
三皇子非常擔心,這種情況下,那太監怎么可能會直接對賀家人說實話,說你們家的孩子已經快死了呢。
賀家動蕩不安,別說是賀青浣擔心的幾次偷偷的差點兒哭出來,就是大人賀年平也安頓不住,時不時的失神。
他的妻子在生育賀青沛的時候難產,大夫說,以后恐怕都不能再要孩子了,也就是說,他們這輩子就只有賀青浣和賀青沛這兩個孩子了。但幸好,他們也算是兒女雙全,兩人還戲稱,他們已經有了一個好字,就不要再去拼湊另一個了。
如果賀青沛真的重傷不治,他家的好,就沒了。
賀年平心里的滋味兒,難以言喻,如果不是他還算有那么幾分定力,現在早就將自己的公務都辭去了,不再上班。饒是如此,現今每天都是點卯一下,做事的時候心不在焉。幸好他們也不是什么重要的衙門,很多人這么混日子。
宮中,賀青沛的情況一直不見好轉,若非是每天強撬開他的嘴給他灌藥灌粥,現在他恐怕已經死掉了。
這日,賀青沛昏迷中又一陣抽抽,差點兒咬到自己舌頭,看起來特別可怖,三皇子再也按捺不住,沖去了穆貴妃宮里。
“娘娘,求您救一救我身邊的伴讀。”三皇子跪在地上,對穆貴妃娘娘磕頭。
穆貴妃娘娘開始那么和藹可親,將三皇子扶起來,說道,“不是已經叫太醫在看了么?那孩子怎么還不好啊。”眉目里,分明帶著擔憂。
但是三皇子卻知道,穆貴妃跟賀青浣非親非故,憑什么擔心,不過是她的假面具罷了。
賀青沛現在雖然有太醫在看著,可是那卻不是什么頂好的太醫,想要讓最好的太醫看,他一個伴讀,并沒有資格呢,要想換太醫,還需要找穆貴妃或者是皇帝本人。
可是,找皇帝的話,哪怕皇帝知道了,誰曉得真正掌管宮務的穆貴妃會不會在中間下絆子。
穆貴妃聽了三皇子的哀求,答應下來這件事。等三皇子走了,他點名要的那名太醫,卻是沒有直接去三皇子宮中,而是先來了穆貴妃這邊。
穆貴妃靠在塌上,懶洋洋的看著下面的太醫,半天時間沒說話。
終于,她慢吞吞道,“你去吧,賀家的那個小人兒,倒是生的很精致呢。”
那個太醫心里大概有譜了,宮里面,最近要的,并不是醫術有多好,而是揣測上意啊!
穆貴妃分明是不喜歡那個賀家的人,且之前大皇子身邊的那個賀家子,就已經被弄成了癱子,這一個,怕是娘娘也不準備留下來。
到了賀青沛那里一看,那太醫一愣,這賀家的小孩兒,可不是真的如同穆貴妃說的那樣,是生的精致的么!
別說他現在形容憔悴,還有一股病里的風流,將穆貴妃死死的比了下去,若是清醒過來,健康一些,穆貴妃更是連看都不夠看了。雖然說這是個男孩兒,可是,也怪不得穆貴妃容不下他。
在心中替這孩子哀嘆一聲,太醫慢慢的診了脈,心中更是有譜了。因為他知道,這孩子現在病的越來越重,根本就是有人下了虎狼之藥,這藥不但不治病,還會讓他的情況越來越惡化,肯定是之前診治他的太醫的手筆,也必定是穆貴妃交代過的。
這太醫不敢亂說話,而且,他也肯定不會救賀青沛的命的,慢吞吞的講了一大堆玄之又玄的醫理,開了個藥方,跟之前的那個太醫開的差不多,**不離十的樣子。
三皇子看了那藥方,上頭的藥名都差不多,心里一陣悲涼,說道,“太醫,真的只能這樣了么?”
“盡人事,聽天命吧。”
換了新藥方,賀青沛更是奄奄一息,好幾次都差點沒了。那太醫卻是也奇怪的要死,換了個別人,哪怕是身強體壯壯如牛的,吃了這么多藥,也早該死了,為什么這賀青沛就如此的小強,如何也死不了呢?
賀青沛這么拖著,太醫也沒辦法給穆貴妃交代,但是又不能輕易再換藥方,被人看出來不妥當,心里頗為埋怨。
終于,到了端午的時候,賀青沛還是昏迷著,只是人已經瘦的脫了形,雖然還是很好看,可是,卻是那種觸目驚心的好看了。
他一直不好,三皇子的心情也不好,趁著端午節,皇帝叫兒子和妃子們一起開宴會,在宴會上對父親說道,“父皇大人,兒臣有一事相求。”
皇帝今天很開心,點頭道,“什么事,但說無妨。”
“兒臣身邊的伴讀賀青沛,春獵的時候為了救兒臣的性命,受了重傷,一直纏綿不愈,昏迷著。按規矩,早該挪出宮了,兒臣憐惜他,只現在這情況,不如讓他回家吧。”
說到這里,三皇子動情,難免有些眼眶紅紅的。
皇帝這才想起來似乎是有三皇子的伴讀在上回的事情里受傷了,摸了摸胡須,說道,“好吧。”
就在這時,他身邊坐著的穆貴妃忽然道,“陛下,您這么做,恐怕賀家人可要傷心啦,當初他們費了好大力氣才讓自己孩子進宮為三皇子分憂,可是現在孩子身體不好,就給送出去,豈不是傷了臣子的心。況且,哪里的大夫能比宮中御醫還治病得力。不如,就讓他在宮里治著,讓他家里人過來看看,不就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