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子我雖然干的是倒賣人口的營生,可也不是什么惡都做的。這輩子最后悔的就是信了孫婆子的話,為此我東躲西藏了這么多年,老了差點落不了根。”
說罷,一轉頭,對著姬士學就是一個叩拜,“大人,那日陶家如今的大小姐,陶晚寧也在場。”
“不...”
如此震驚的消息,最先做出反應的自然是母子連心的安姨娘。
她憤怒的猩紅了雙眼,瘋狂的大叫一聲。
“安姨娘,這就是輪回報應,你為了自己的地位,奪人骨肉,害人身死,今日便要你來嘗嘗這剜心的滋味。”
徐牙婆并沒有被她嚇到,冷冷的瞅著她,嘴角始終掛著諷刺的笑。
安姨娘已經完全失去了思維,整個腦子里全是空白一片,不知該如何解釋或是狡辯脫身,她手足無措的閃爍著目光,想要抓住一個救命的稻草。
終于,她還是將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陶行知的身上。
只可惜,一聲巨響的驚堂木,震懾了四方,“來人,速速去將當年目擊者陶晚寧帶到堂上問話。”
“不行..”
“姬大人...”
“你敢...”
異口同聲的阻攔,讓大堂一瞬間陷入了僵持,聽令得官差更是不敢有所動作,僵硬的站在那里。
姬士學冷眼看向陶行知,就是他喊的‘你敢’
“陶大人,你怕是還沒有弄清楚現在的局面,當年一案,牽扯到四五條人命,你覺得下官敢不敢?”
陶行知剛想要上前理論,就聽剛剛喚‘姬大人’的一位大人,從椅子上慢慢站起來,面上皆是冰寒。
“姬大人,本官在這里聽了整個案件的過程,孰是孰非本官也心中有數。要說陶大人有沒有過錯,那自然是有的,但是追根究底最大的錯還是陶夫人所為。”
“姬大人你才入京,對京中的局勢還不是很清楚,所以本官給姬大人一個建議,見好就收,莫要為了名利冒進,到時候想要脫身都難。”
這位大人說的聲音并不大,能聽見的無非就他們幾人,剩下的兩位大人也齊齊的從椅子上站起來,贊同的點頭。
“姬大人怕是有所不知,陶晚寧嫁的可是丞相府的庶四公子,李承志。若真的去拿人問話,你可有想過后果?”
姬士學聞言,表情并沒有任何的變化,始終冷峻的透著威嚴。
“三位大人的意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因為陶晚寧嫁的是丞相府?”
三位大人見他如此,一下子有些摸不準他的意思,臉色也不太好看起來,“姬大人如此理解也可以...”
“啪”
他們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姬士學怒意下一個驚堂木給打斷。
“三位大人的想法,恕下官不敢茍同。若是人命都能小事化了,那么這天下間還有什么王法?來人,給本官去丞相傳陶小姐問話。”
官差心中一稟,卻不敢不從,急急穿過人群跑遠了。
三位大人被姬士學擠兌的面上火辣,恨的牙癢癢,一甩袖子鐵青著臉走了。
大堂之上能夠攔得住他們的唯有璃蘇。
只是他此時正慵懶的斜靠在圈椅里,懶洋洋的看著這一幕,也不出聲,就那樣微瞇著眸子看著三人離開。
嘴角不免得嘲諷一笑,還真是利益前驅,眼看著岳父大人要得罪李權佑,找了個由頭溜了,倒也是本事。
這種人,他都懶的去說。
陶行知是心里最急的那個,可是也不好直接開口請求他們留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拂袖離開。
不過一想到晚寧要到堂,一股子希望又油然而生。
她可是自己最得意的孩子,能夠嫁入丞相府,是他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
姬士學不知死活的想要去戳丞相的臉面,看丞相不脫下他的一層皮。
夜就在等待中逐漸地加深,這怕是大靖有史以來,最長久的一次公開升堂。
而大堂之外的百姓卻絲毫不覺得饑餓或是勞累,反而看的津津樂道。
璃蘇心疼姬臣站在外面,微微側首對著站在身后的風淮輕聲的說了一聲,風淮領命恭敬的退了出去。
姬臣看著風淮走到自己的面前,一拱手,輕聲道:“姑娘,主子讓您先回府,這里有主子坐鎮,保證不會讓大人受委屈。”
姬臣聞言,莞爾一笑,“你回去告訴你主子,牽扯到了李丞相,一會定有好戲看,我可不想錯過了。”
風淮嘴角一抽,略有為難的退了下去去回話。
就在所有人都等著陶晚寧的到來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將陶家的案子給截斷了。
前去丞相府找人的官差臉色極為的難堪,跑的滿頭大汗,擠開人群,不等姬士學問話,倉促的行了一禮,急聲道:
“大人,丞相府發生命案,京兆尹梁大人,刑部尚書王大人都在,屬下說明了來意,丞相府的管家說李夫人受了驚嚇昏過去了,不能上堂。”
所有人都驚了,丞相府竟然發生了命案?能夠驚動京兆尹和刑部,那一定不會小案子啊!
看熱鬧的一些人開始蠢蠢欲動起來,想著去丞相府在吃一瓜,可又舍不得這里,一時間陷入兩難之地,竊竊私語起來。
陷入兩難之地的可不是只有他們,還有姬士學。
他臉色極為難堪,若是今日不將陶行知的罪行定下來,說不定就要生出變故來。
他將視線慢慢的看向了陶詩寧,見她憂郁的眼神全是信任,無聲的淚瞬間勾的他有了絲絲的疼。
人群這個時候又被人擠開,一身素衣不帶任何飾品的身影走的極快,來到大堂中間撲通一聲便跪了下來,口中更是高聲喊道:“求姬大人為我姨母申冤,求姬大人為我姨母申冤...“
一聲聲請愿,喊的眾人心中皆是難受,陶詩寧更是潸然淚下,痛哭流涕。
跟在女子身后的男人也隨著一撩衣袍跪了下來,姬士學大驚,猛的從公案后面走了出來,疾步上前去扶男子。
“邱大人,萬萬不可,萬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