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見這孩子一直不知如何下筆,她無奈地在心里嘆口氣。
這孩子向來寫字最規矩,而恰就是這種嚴格遵守規矩、遵循條框,一旦給他完全放開,他反而最無所適從。
馮時夏想了想,還是給他在畫紙上先畫了一些像容器的框架或者簡單隨意的圓、三角等大的幾何形狀。引導他拿起筆在上邊接著補充。
于元抬頭看看已經把筆又交回他手里的夏夏,對方什么都沒說,也沒要求,可是眼神卻希望他開始去做的樣子。
仔細盯住了紙上那些樣子,只有他的有這個。
他忽然想起了跟夏夏畫包糖塊的紙的時候,就是這樣把紙鋪開,他畫固定的一部分,其他都是夏夏來填滿。
今日怕是要反過來了。
他覺得抓到了夏夏的要求,便努力想著要畫些什么到紙上去。
圓圓的?
圓圓的夏夏買的糕餅,上頭還有還多花。
圓圓的大哥帶回來的石頭,有好多好多。
圓圓的亮晶晶,可以拿來換挑擔伯伯的那些好玩的。
尖尖的?
尖尖的屋頂,前些天還飛來了一只剪子鳥。
尖尖的葉子,上頭還會有螞蟻。
尖尖的餃子,他也會做的,里頭還有好吃的蛋蛋和肉肉。
飛到天上的那個紙也是尖尖的,后頭有尾巴,下邊有豆子和他牽著繩子在玩,還有二毛、貴寶和大毛哥。
還有這個瓶子?罐子?桶子?池塘?
他一下子覺得有好多東西能畫了。
馮時夏看著幾個小的都動筆了,小女孩和大男孩卻還發愣。或許是內心害羞,或許是擔心畫壞畫錯,他們倆人都只左右看看其他小的。
后來發現每個人都畫得不一樣,更不知道在畫什么,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完全抓瞎。
這會兒讓他們跟小的幾個一樣大膽去亂涂線條,可能根本很難做到。
她思考了一會,覺得還得區別對待。本想把桌上原先擺的花搬回來,給他們一個目標,但又覺得這樣的要求可能他們倆不一定喜歡,那樣就跟被硬性逼著上靜物素描課沒什么區別了。
如果畫同一個東西,倆人對最后呈現的結果心里肯定有感受落差,這對初接觸畫畫的人來說可不是什么好事。
而挫敗感和被打擊掉的自信是毀滅興趣的最大幫手。
她想了一下,比劃了一個鋤地的動作,指指后院的荒地。這是他倆都比較擅長和熟悉的事情,至于他們從自己的比劃里聯想到什么,準備畫一把鋤頭還是描繪種地的場景就隨便他們自己了。
這是孩子們第一堂真正意義上的繪畫課,馮時夏只在一旁靜靜縫著被罩陪著他們等作品完成。
最后出來的風格果然還是很不一樣的,有的孩子會很注重細節,一片葉子的脈絡,一根線條的走向都看得出來意圖,比如小家伙、小黑仔和小女孩;有的孩子就很籠統,力求用簡單的線條把整體意思表達出來就行,比如“學委”和大男孩;當然,還有的孩子就很激進,渾身打雞血似的恨不得用各種線條涂滿整張紙,比如“肚仔”和小胖墩。
馮時夏覺得很有可能這兩個一早就有印象派畫風跡象孩子越來越像是因為坐得太近相互影響的關系,她有在考慮下次要不要調換位置的事。
最好認的還是小女孩和大男孩的畫,可能也是因為年紀大一些的原因,哪怕技法不行也還是很想把東西更寫實地描繪下來。
小女孩畫的一片草地,有畫不同種類特征的植株。大男孩畫的能根據輪廓大致分辨出是幾個人一起在勞動。
小家伙畫得也多,還細,大多她認不出來是什么,唯獨有片葉子認出來了。
小黑仔開始用羽毛印了好些痕跡,后來見大家都用筆,他也拿筆把那些羽毛連到一起,像編織的工藝品似的。
“學委”那可能就是在嚴格要求自己畫格子吧,或者其他什么她沒弄明白的東西,因為有的格子里頭好像還點了一些點進去,不像是隨便亂點的,只是不知道代表的什么。
“肚仔”和小胖墩的線條實在堆疊得太滿,恕她真的難以辨認。
畫完后她看了一圈但沒有評價,只讓大家在邊角留白的地方畫上自己的字母代號,她再給標注了大致的日期。
畫是畫完了,她不評價,但是孩子們的創作應該都有自己的想法,這是需要表達的。這是畫畫中另一個重要的部分,讓大家都能跟隨著創作者去理解他們的想法,聽到他們畫畫的聲音。
她把堂屋正對門口的坐向空出來,那里光線最好。讓大家輪番過去帶著自己的畫跟小伙伴說明。
如小女孩害羞說不了兩句就跑了下來,如“學委”力求簡潔有力,吐了幾個詞語就不肯再說了,如小家伙每一處介紹的精精細細,如“肚仔”話癆地重復了無數遍同樣的問題。
好在,大家都勇敢去開口說了。
最后,馮時夏高興地起身拍拍手鼓了掌,把大家的畫都收攏來打算替他們保管。
她手里的每一幅作品筆法都很稚嫩,哪怕年歲最大的兩個,跟幼兒園小朋友的作品也差不多,但她卻覺得自己的第一步總算是做到了,孩子們的第一步也做到了。
她當然不覺得自己能培養什么天才,也不知這樣的教學方式還會不會扼殺某種繪畫天分,只是大不了權當在孩子們不算抵觸的課堂時長內帶著他們涂鴉玩一玩,調劑下寫字的枯燥吧。
畢竟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跟小家伙似的一坐能半個小時不扭屁股地寫下去的。
她如今都不知這么點大的孩子究竟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她沒當過老師,也不是什么教育專家,算不上有多大的資格和能耐。她更不是神,不想因為一堂課給自己綁上多高大沉重的枷鎖。
這些孩子現在連基礎文字學習的機會都沒有,她只能盡自己所能去啟發和引導,希望能對他們以后的成長有一個正面的作用,其中也許難免仍有錯漏的地方,但她選擇先寬恕自己。
不然她連這一步都不會有勇氣去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