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里揣上幾張認字卡片,裝上設計圖,想想又帶上了筆墨,怕到時需要跟店家溝通。
倆孩子自己的零食讓他們自個挑選要帶的裝好,帕子給倆人各系了一條,自己也揣上一條連帶口罩裝在包里。
能防還是防著點,晴天灰大,到時下了山到平路上就用得上。
她一一將各類罐子和袋子還有貨物打包裝進自己的背簍里,“肚仔”的背簍里她塞了十來張油紙,到時用來包花束用。小家伙的背簍里裝了他們的午餐,包子、饅頭和餅子,連帶屠戶小哥倆和大娘的都算上了,滿滿的裝了一小背簍。
屠戶小哥倆給自己幫的忙不少,前幾次看他們帶的都是干面餅子,想來也沒啥味道。大娘都不帶午飯,基本是餓到回家。自己弄的雖然算不上美食,但花樣和口味多,應該能讓他們忙活一天稍微吃得舒心點。
為了配饅頭,腌菜她也夾了兩小紙包。這一天吃一點的,壇子里的也下去不少了。
地里的菜好些都能收了,她和小家伙吃不了那么多,像白菜蘿卜什么的再長十來天指定就老了。她在想要不要抽時間腌一些,可又不知道自己動作這么大到時怎么收拾,肯定會被發現的吧。
其實她很懷疑對方什么都不知道,就算上回真不知道,這回呢?她留下的痕跡太多了,她開了塊地、變更了好多用具、庫存的糧食也是不停在變化的。
算了,還是等等吧,等看短期內小家伙的父母還會不會回來。
如果這次她還能安然地度過,繼續借住在這個小院,那她就當小孩父母默認同意了,到時再處理那塊菜地。
“阿元,我們把昨天玩的紙塊也帶去吧,到時我們兩個就能玩的。”小豆子鼓動著人。
“我們要幫夏夏換東西的,不是去玩的啊。”于元提醒道。
“沒人來換的時候我們就能玩了啊。”小豆子自認考慮得很周全了。
“好吧。”體驗過沒人來也要守在那里不能走也不知道干啥的于元點了頭。
“繩子也放進去。拿短的那兩個。”小豆子指指掛在堂屋的短跳繩。
“哦。”于元很聽話地跑過去取,被正從門口進來的馮時夏撞見。
“這個就不要帶了,那里不夠地方跳啊。”馮時夏也知道孩子們陪著她做生意很無聊,可一個攤位的空間確實不好施展,而且賣吃食的地方塵土飛揚的,那不是明擺著趕客人嗎?
小豆子僥幸地吐吐舌頭,拉著于元忙離開這個作案現場。
昨天的花一直養著,狀態還好,本來應該連桶子一塊帶去,可這里的實木桶真心太沉了,就小家伙常用的小號估計都有快十斤重。
那邊還有兩籃子花,這個桶真沒法拿。角落之前鋸下來的幾個短竹節帶上,雖然她沒有把握頭一天就有人能買這種放三五天就凋謝的插花,可廣告還是要打出去的,至少讓別人知道自己這里有這種東西。
讓別人帶回去自己水插也可以,但她的賣點不止是花本身,還有她的審美,是這搭配的附加值。
所以她更傾向于自己這邊都準備妥當,對方拿回去要怎么處理那是對方的事。當然若是人家就是只要一束花,她肯定也不會強求。但是她的能力、她的水平得先擺出來展示給客戶看到。
帶不了桶,水也不好固定造型展示,也不方便客戶拿取。在沒有專屬花泥的這兒,她的最優選擇只能是泥土了。
她從菜地里挖了些泥土帶上,準備到市場那邊再去打水分裝潤濕。
昨天做的花環重新給孩子們帶上,正好一路上還能宣傳宣傳。
外衣上重新套上換下來的灰色男式上衣,帶上剪刀,關門跟狗子告別。
她已經能預見回來后開門的場景,要是沒有今天的新生意,這回她還能帶上它倆,奈何計劃趕不上變化。
“白菜、黑豆,在家要乖乖的哦,今日一定不能再把屋子里搞亂了。不能隨便撒尿啊~”于元將跟上來的小狗又抱回它哥身邊,才關上門。
要是她自己有車就好了,有車想帶誰帶誰,想帶幾個就能帶幾個。有車的話,就算被趕出門去,她也不至于露宿荒野山地,還能依靠它去到別的地方。
錢!還是需要錢啊!
不行,她得把肥皂做出來。這里雖然有皂丸,但是,縣城她并沒有發現有,至少在普通人這兒,要么是買不起,要么是買不到。
無論哪一種,代表這一塊也是有廣闊的市場的。
肥皂一旦做出來,體積小不占空間,保存時間長,比做食品的風險低多了。
這里的人能用果莢做替代品,那是不是就代表著市場預期其實不太好。
那當然不是。
現代社會里,哪怕是同一種產品,一模一樣的功能,都有數不清的不同設計和細微差別的替代品,更別說是功能或使用體驗上更新迭代的產品了。
當然肯定有一部分人會因為價格或是別的因素堅持選擇不購買,但是,總有人會看到這個新產品的優點,愿意花點錢換來更舒適的生活體驗。
以前聽說古代也有用草木灰洗衣的,但是,為什么后來肥皂成了社會的主流必備品呢?
當然不僅是因為社會進步,人民經濟水平提升的因素,它是一種社會理念的變革。
把瑣碎的時間通過更便利的方式整合起來,花在你自己更愿意投入的地方或者更有價值的地方,才是真的經濟。
同樣,這樣的消費變化也體現了人們對更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所以,市場肯定是有的,雖然已經有皂丸走在前邊了,但只要還沒普及開,她就還有機會分一杯羹。
肥皂,皂化反應。堿和油脂。
油脂不難獲取,堿么,她可能問不到也買不到,可是,她澄出來的不就是堿么?
只是這堿是不是真的能起到作用,要怎么操作,能不能成功,都是未知。
但,她必須往前走了。
種調料、做花生糖、做蛋糕她不都是這樣過來的么?不都做到了么?
慢慢摸索,一步步踩著石頭過河,走出第一步才是最重要的。
馮時夏拼命給自己鼓著勁,放下東西又跑到廚房泡上一小桶草木灰。之后神態輕松地走出來,如釋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