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沖不了量的生意,必須從最開始選材起就要嚴格把控品質,立起口碑。只顧一錘子買賣沒有回頭客,就真的失敗了,之后再想挽回生意就難了。
想到這,她還是果斷進了牌樓旁一家大的糕點店,選了雜質少味道醇厚的一款麥芽糖,得12文1斤。夠買兩斤白米了。
白砂糖她沒在這兒買,因為看起來和她之前在那小店的一樣的,這兒卻要23文。
數著口袋的錢,她買了半斤麥芽糖,用自己帶的罐子裝了,用麻袋嚴實壓在小家伙的簍子底,免得它漏出來。
接著直接到雜貨街又買了一把細麻繩和一斤白糖,賣花生的不多,幸好那家歪脖樹下的糧店就有,得6文一斤,看莢果大小還比不得小家伙家里原來那些,也不知里頭怎么樣。
張云春看出馮時夏的猶豫,大部分種花生的農戶都會自家留種,沒種的也少有來買花生的,買一斤的錢都夠買白米了。縣城人家除了剛上花生時會買些嘗鮮,除了做糕點的,平時買花生的人也不多。
但現在這時期花生的存量也不多了,所以,價格還維持得較高。但確實不上不下挺尷尬的。
他主動剝了一顆給這啞娘子嘗嘗看,雖然她穿著非常一般,但從上次來買的東西看,她可比好些人花錢果斷。這次也是,白糖一買就是1斤,他記得上次她就買了半斤,不過才幾天而已。
他有預感對方會買花生。
馮時夏有點意外自己還沒表示什么,老板就已經主動展示給她了,里頭的顆粒不算特別飽滿,但是也不算差,保存得還比較好,沒有酸敗霉變的現象。咬咬牙買了3斤,地還是得種一種的。
張云春心下暗喜,這種客人是真的好做生意,用不著他啰嗦一堆,也不會來軟磨硬泡地還價,說買啥就買啥。
用他們拿出的袋子給裝好,他順手從柜臺里抓了一把炒來自己吃的豆子,塞給小娃子,這么懂事乖巧、幫著大人問前問后的娃娃確實討喜。
馮時夏帶著小家伙揮揮手跟這位看起來瘦弱的老板告別,她覺得自己得像這個老板學習,察言觀色知人情。
可不能做成那個賣畫的少年那般,明明做不到的非要硬頭皮答應,盡賣些瑕疵品毀自己生意不說,還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精神恍惚的樣子。
說來,剛剛在那個街口倒沒有見著那個少年了。
身上剩下的錢只有11銅幣了,除開下次的入城費和車費,能動用的也不過6、7銅幣了,但確實也沒有什么非要買的了,因為小家伙的家人帶回一些,雞蛋還有好幾個。
那些洗漱用品她現在想都不想了,要添的碗盆還有給狗狗要買的篦子等賺了錢再說吧。
小孩一跟自己又是一天,給他買點什么吧。哦,換牙期得補補鈣,這次還是去買根大骨頭,小孩喜歡吃包子,再給他買個包子,自己就不吃了。
這樣盤算著,馮時夏決定帶小家伙轉轉這條街再去買骨頭。之前時間緊,走馬觀花就過了,現在時間還早,可以逛一會。以后做起生意來,怕是也沒多少空來閑逛的了。等下午收攤那會,那就肯定沒這么熱鬧了。
跟著大哥摸了陣魚后回家吃了飯的李金豆,在心里再三建設說,只是去看一眼,然后告訴阿元自己生氣了。
結果,到了院子,還是沒人。接連來看了好幾趟,都是如此,連氣都沒處發,他狠命地甩著那塊小帕子,決定等阿元回來后自己一定不會輕易和他和好。
而村里另一戶這會兒也在午飯時念叨著同一個人。
“娟子,早上你聽見是阿元的聲了嗎?”這個問題困擾了于平一早上,不弄清楚心里就是不得勁。
“沒呢,我就聽著敲門聲起的,沒聽見別的聲音。我到門口的時候沒見著誰。”于娟從飯碗上抬起頭,輕聲回道。
“我好像是聽見叫‘二叔’的,昨兒你娘也聽見叫的‘二叔’。應該是阿元啊!可如果有事咋不進門呢?”于平咂吧著嘴里的一點肉干末百思不得其解。
于小榮趴伏在桌上,筷子在菜碗里翻飛,等把幾塊肉都挑完了才插嘴道:“哼!小傻子就是壞,肯定就想使壞,嚇唬人!”
“誰讓你叫小傻子的?那是你弟弟,跟村里人亂學什么?”于平眼睛一瞪。
“娘,你看,爹罵我。他還是不是我爹?明明是小傻子做壞事,還罵我。”于小榮憤怒了。
“榮仔乖,你爹不是故意說你的,就是太生氣了,”方氏活著稀泥,又跟于平道,“平哥,小榮還小不懂事,你別那么大聲。再說,沒準就是阿元那娃子在胡鬧,不知道住外邊去了跟誰學的。”
“別老慣他,讓外邊的人聽著該怎么說。阿元平時挺懂事的,不是這種胡鬧的人,就算真是他,估計是有什么事想跟咱說吧。要不,我等會上去看看?”于平決定還是得弄清楚。
“你呀,難怪你兒子說你,把阿元看得跟什么似的。要去讓娟子去,你去干啥?新弄的谷種不夠忙活的?地里還有一大堆事呢。”方氏橫了一眼于平,轉頭跟女兒吩咐,“娟子,聽著沒?等會你洗了碗,上去看看,問問有啥事,沒事就趕緊來地里幫忙。”
“欸。”于娟咽下嘴里的飯才應道。
“娟子,明兒你警醒點,如果還有敲門聲就趕緊去抓著人。我倒想看看,到底是誰敢這么耍人?”方氏還是有點不甘心,見她仍細嚼慢咽吃著飯,不由得又訓斥了兩句,“還有,吃快點!你看看你,誰家女娃像你?吃飯干活都慢悠悠,跟個小姐似的,一點都不麻利,這副樣子以后有誰會要?”
“行,行了,明兒咱們自個兒醒著點。娟子,快吃飯吧。”于平見狀忙打圓場。
“聽著沒?!不會應聲啊?”方氏見男人又下自己面子,不免又大聲了兩句,自家教女難不成外人還有話說不成,放到哪兒都是自己有理。再說,還不都是為這妮子好。
于娟淡淡地掃了眼自己碗里的幾根青菜和飯菜掉得滿桌的弟弟,應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