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斤的竹筍堆得像個小山包似的,挖的時候都是滿心的喜悅,挖回來后則是滿滿的成就感,可想想最后的處理又變成了滿目的麻煩。光那一層層的筍殼就是大麻煩。
但,這也算一種甜蜜的負擔吧,既已享受了這種豐收的愉悅,又豈能避免這些細枝末節的瑣碎呢。
趁著新鮮還是要盡快處理的,先將下午采的蘑菇分放開,才發現采來的“雪裙仙子”的裙子上有點也沾了些黑色,這倒奇怪了,這些蘑菇從采到拿回來也沒有接觸別的東西啊?
左思右想,馮時夏的視線定格在那裙上頂著的黑色尖尖上了,再用手試一下,果然,是這上面的。用冷水沖洗了下手,卻去除不干凈,又特意燒了些水,這才徹底洗掉。
不過能洗掉就放心了,這就不用特意先處理這些蘑菇了,不然這沒冰箱的,這天氣全洗了也容易壞。半夜也沒人守著來烘干。
最關鍵的是,馮時夏瞧著這許多的筍也動了點心思,昨天看到的出村的路,本打算等病好之后再探的,但現在她又有點蠢蠢欲動了,打算明天蹲下村民的動向,如果順利的話,能早點去城里看看情況也是好的,順便帶上些竹筍一并去賣賣看。
現在自己身無分文,這是自己最容易能賺錢的法子了,至少應該能賺點路費。好歹這是純正的農產品、山貨,如果全賣了,幾百塊至少有的才是。自己語言不通,對找到工作已經不抱太大希望。
但自己肯定也拿不了那么多,打算跟小家伙交換一些輕便的蘑菇一起帶走。再者,自己挖筍最主要還是想變相上交給小家伙生活費,所以肯定要留下大部分的。
那這要留下的,眼下這家里就只有小家伙一個人,如果自己不幫著處理的話,這些筍肯定要白挖了。
不過,熱水沾濕手掌后帶來的一陣刺痛,讓馮時夏驚呼連連,今天又磨了一下午的水泡越發亮了,碰一下都疼,更別說泡熱水了。
小家伙又湊過來呼呼了好幾口,馮時夏都有點不好意思了。也沒受傷沒留血的,小家伙自己還被刮了一道,蹭開了些皮呢。
馮時夏壓下自己的嬌氣情緒,給小家伙也細細搓洗干凈,不打算讓他參與剝筍。他手小做不來不說,也怕他被筍殼割到。
可當馮時夏搬來小矮凳,拿來大刀、籮筐、菜盆等工具開始工作時,小家伙又不干了,哪怕馮時夏推了又推、阻了再阻,他還是要幫著做。
好吧,這也是甜蜜的負擔啊!
只得自己從堂屋再搬來長條凳放倒,矮凳讓給小家伙。但她還是只將剝小筍的任務交給小家伙,大筍他的小手都拿不好,更別說轉動著去殼。另外,小筍的筍衣比大筍的軟多了,正適合他。
不知道這離城里到底多遠,按自己的體力,估摸著最多也只能背個20來斤,留十幾根大筍就夠了。其他的刨開留著現吃的,剩余的都得收拾了,曬干筍是最簡便的處理方法了。
馮時夏拿著根長筍教小家伙一圈圈地剝筍衣,現在自己手里正沒啥勁,拿捏不準分寸,這般粗細的筍可上不了這把大刀,一個不好得把自己手給劃啰。
倆人正忙著,“阿越——”院子里又傳來叫喊聲,是“肚仔”又來串門了,大約還是來送菜的。估計“肚仔”家是定期會給小家伙送菜的。
然這次她只猜對了一小半,被小家伙迎進來的“肚仔”兩手空空如也。
小豆子家確實偶爾會給阿元送菜,卻也不是定期定量,只每次小豆子來找阿元玩的時候,如果看他家菜架的菜不夠了,第二天就會從他家送些菜過來。這些菜有的是小豆子自己家的,有的是阿元家的,只是他們順手幫著給摘回來。
這也是于長交代的,他擔心阿元只懂得省著吃,不會特地跑去地里摘。院子里已經有塊菜地了,他還特意在外開出一塊來,雖然也不大,但憑阿元一人,本是連院子里的菜都吃不完的。
所以,開那塊菜地除了為豐富些種類,以及偶爾自己回家時能摘點出去賣賣,更多的是為了讓小豆子家也可以隨時去摘菜吃。他們家人多,開的菜地估計也不太夠吃,自己沒有太多能回報給他們的,只能用了這么個法子。
但對方也是樸實人家,都想著多照料他兄弟倆一些,并不會刻意占便宜。
后來,每次自己給阿元帶點什么吃的,也都會給小豆子分些。逢年過節,哪怕自己不吃,有時也會割點肉送過去。就希望他們在自己離家的時候能多照看阿元一些。
馮時夏只當“肚仔”這回是單純過來串門了,她并不知道,小豆子和阿元早上已經碰過頭,他下午也來找了阿元好幾趟,只這家里都沒人,現在才又找來。
只因回家后他發現早上和阿元還沒交流清楚,阿元沒告訴他,有沒有將馮時夏的事告知于大哥。他抓心撓肝地就想知道答案。
“肚仔”進來看過他倆在忙活的事情后,就又將小家伙拉去門外說悄悄話了,馮時夏是不知道他倆為啥總有這么多“小秘密”,但她知道這天色,過不了一會“肚仔”就要回去了。
對這位小老師的幫助,自己還是得表示表示的。從堂屋也找來一個小提籃,給裝了兩個大筍進去,算著“肚仔”的力氣,約莫差不離吧。
果然,沒兩分鐘,“肚仔”又要回家了,馮時夏忙把提籃遞過去,倆小不點都是一愣。馮時夏也不知道要開口說啥,“這個那個”了幾聲,沖小家伙使了個“交給你辦”的眼神就進屋去了。
也不知小家伙那頭怎么說的,反正“肚仔”最后是聽話地提著筍回去了。
倆人又忙碌了一個多鐘,才堪堪把兩樣筍剝完,這時外面已經黑了。剩下的大筍得自己來。
晚上就準備吃今天弄的新鮮菜了,也算是犒勞倆人辛苦了一天。想想早上吃的粥,馮時夏跑去又看了看米袋,白米不多了,遂找到裝了谷黃色米粒的袋子挖了半碗,打發小家伙去將晚上要吃的粥去煮上。
豆類和其他雜糧就沒放了,因為等不了那么長時間來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