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元卿一系列的動作行云流水,再自然不過了,一點沒顯得羞愧。
盧母也習以為常,只有張如意目瞪口呆,似乎遭受巨大的沖擊一般。
掉在地上的,還能再撿起來,可見盧家之前窮成什么樣,雖說這些,張如意都接受,但是她就是看不慣。
掉了就不要了,誰還差那一口肉吃?以前藍衣是她的丫鬟,都不會撿掉在地上的東西。
張家是京都的高門,若是帶著盧元卿回府中吃飯,他這個動作,一定會讓自己丟人,里子和面子都沒有,弄不好,傳遍京都,成為世家圈子里的笑柄。
“肉掉在地上,為什么不能撿起來?”
盧元卿覺得,只要吹干凈上面的塵土,或者用水洗一下,就可以吃了。若是扔掉,很浪費。
他娘拉扯他不容易,他讀書,最是耗費銀錢,他總是記得,他娘當年有多么的不容易。就算家里有錢,那是張如意的,和他沒有關系。
他努力考取功名,光耀門楣,還要讓自己的娘和媳婦過好日子,總靠女人,這輩子都擺脫不了小白臉的名頭,軟飯是那么好吃的嗎?
張如意沒多說,覺得小事上吵嘴不值當,何必讓夫君和婆婆心里不舒服呢?
自從嫁給盧元卿,她的大小姐做派少了很多,人也變得豁達,雖然,可能會失去一些貴氣,變得有點小家子氣。
“這樣過得好,何必在意別人的看法。”
勤儉是一件非常榮尚的事,無論將來日子過成什么樣,能保持本心,就不會有大差錯。
盧元卿適合做官,而他雖然性子直,卻能當一個兩袖清風的好官。
話題又扯遠了,張如意看一眼天色,趕忙站起身,三人一起來到后院。
班主正在抓緊進行排演,他的職位,和現代的導演差不多,底下的唱戲的哪里不到位,應該如何做,他都在一旁,耐心地說明。
見到來人,班主施禮,很是恭敬。
南邊戲班子多,他們并沒有特色,混的也一般。是他決定北上討生活,帶著二十來個人,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
誰料來到邊城,就趕上疫病,班主悔不當初,眼瞅著兜里的錢袋子越來越癟,他愁眉不展。
想要機會,機會就送上門來,一場木蘭從軍,讓戲班子從上到下都活了。
不僅僅是為了將來的排演,而是再看到臺本后,這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讓戲班子上下,朝氣蓬勃。
他們之所以從南邊來,是因為他這個戲班子的人,都有比較凄苦的身世,要么是沒爹娘,要么就是被兄弟奪產,趕出家門。
所以在聽說到北地的時候,眾人沒有任何意見就跟著來了。
“班主不必多禮,最近一段,你們辛苦了。”
李海棠對班主點點頭,戲班子這些人肯吃苦,尤其是其中的旦角,是一個二十左右的小娘子,長相英氣,絕對符合花木蘭的形象。
而她的夫君,壯實憨厚,還會點花架子,也能勝任大齊士兵的形象。
小夫妻是戲班子的臺柱子,也是因為家里人偏心,才不得已出來討生活。
“班主,你們戲班子可有名號?”
李海棠想到一個問題,而后問班主,“你們要在幾十萬的將士面前唱戲,總得留個名字。”
“這……”
班主摸了摸胡子,他們就是南邊最低等的散班子,偶爾去村里唱戲,并沒名號,主要是沒混出來,人家也不用費心記名字。
以前接活,都在人力市場上掛牌子,等候誰家有喜事,上來問價錢,唱一出,還得經過一番討價還價。
有名氣的戲班子都在大戶人家或者是茶樓,茶館開唱,根本不必這么凄慘,像他們到處跑,風吹日曬雨淋,賺個辛苦錢。
“京都德全班聞名大齊,咱們就叫德勝,旗開得勝!”
李海棠起個名字,感覺自己水平不錯。
“借夫人吉言,德勝班,真好!”
班主配合地拍手,心里卻想,若是有一日,能有德全班一半的名頭,他就是死,也能閉上眼睛了。
只是沒想到,真有那么一天,而眼前之人,就是他們德勝班的貴人。
“有一幕,一定要表演得搞笑一點,花木蘭是女子,代父從軍,和士兵們混在一處,本就沒有名節,夏天脫衣洗澡,只能自己偷偷摸摸的……”
李海棠把眾人召集在一處講戲,給士兵們看的,不必太一本正經,那樣不容易調動氣氛,一切以搞笑,感動為上。
當年人數眾多,所以,德勝班要唱十幾場循環,以方便將士們都能聽到。
這一天幾十場下來,肯定是受不得,所以她提前準備了一些潤嗓子的茶水,胖大海等。
等一出戲完畢,德勝班可以享受一頓豐富的晚餐,外加銀錢若干。
但是有一點,他們不能收士兵們的打賞,這是規矩。
“夫人,您放心,他們都是保衛大齊疆土,保家衛國的英雄,若是我們要他們的錢,那真說不過去。”
如果可以,班主都想不要錢,但是想到二十幾口人要吃飯,那話他怎么都說不出來。
“海棠,送道具的來了。”
藍衣聽到有人敲響鋪子的門,出去開門。
德勝班為了口糧,把戲服都典當了干凈,再說那些戲服也不能用,李海棠統一為每個人量尺寸,做新戲服。
今年是最后一天,若是有不合身的,早點提出,早點改動,還來得及。
戲班子成員們歡歡喜喜地換戲服,隨后馬上進入狀態,就連對看戲興趣不大的李海棠,都忍不住投入了些,而后隨著情節的代入,忍俊不禁。
尤其是一段,花木蘭來了小日子,男主以為她受傷嚴重,在她的營帳,發現裹胸的白紗布,竟然也沒明白是什么意思。
這一出花木蘭,李海棠費了不少心血,若是到京都唱戲,必然會火。
她必須趁著這個時候,把人忽悠過來。
班主覺得,李海棠對他們有知遇之恩,在哪里唱戲都一樣,毫不猶豫地簽訂十年的工契,而后,他們預定在京都見。